人在广东

你可以不会说粤语

你也可以不吃早茶

但是你不可以饭前不long碗

开水烫碗,用粤语来说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如果你想要辨别

一个人是否是广东人

哈哈,那么请你跟他吃一顿饭

看看他就餐时,有没有用茶水

将餐具烫洗一遍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long碗

当然是为了消毒和杀菌

即使是号称卫生的一次性餐具

有洁癖和强迫症的广东人来说

总要求个心理安慰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北方人也许不懂

long碗对于广东人来说

其实是一种信仰!

(插播一下,在广东人眼里:

除了广东都是北方人,包括海南哈哈哈)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01

有一种餐前仪式叫做long碗

千万不要小看广东人的long碗

它代表着广东人卫生习惯的最高境界

自成一套复杂的工序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当服务员端着一壶滚烫的茶水

和一只塑料大碗过来时

你就要迅速把控主场

撕开封装,茶水或热水倒入杯里

➡拿起筷子搅动十多下,放好

➡然后茶水倒入小碗,将汤勺泡一泡,顺势将茶杯倾斜架在勺上

➡轻轻转动十来圈洗杯口

➡茶杯洗了放好,汤勺搅动几下,放入杯里

➡再拿起筷子、碗,伸向“水盅”上面,边转动碗口边慢慢淋过筷子

➡将洗碗水倒入公用“水盅”

➡最后才是筷碟、碗放下,勺入碗

再倒新茶水入杯,轻喝一口,大功告成!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long碗有多种形式:

第一种是,集中式烫碗

大伙儿坐在一块,把所有的碗筷包装纸一撕,准备一个大水盅,把所有的碗筷装进大盅里,大水盅里盛着热腾腾的开水,直接一起烫。

有人负责把热水里的碗筷360度翻个遍,然后大家再各自认领自己的碗筷。

不过在广东

更常见到的是分开烫碗

大家围坐在一桌子边,各自麻溜地撕开餐具塑封包装。

然后向杯中倒入茶水,用筷子迅速搅动,接着迅速换成汤勺,上下来回10下左右。

趁着水温还未降低,将茶水倒入碗中,再把茶杯杯口在碗中转动,10下以上为最佳。

最后,将碗端起,趁着余温,同样转动着碗口使茶水均匀流过碗口之后倒入水盅。这么一套复杂工序过后,‌‌long碗才算大功告成。

在广东,生活要有仪式感

有一则漫画形象地说明

广东人是如何用开水烫碗的?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图片来源:微博@微调家刘巴布

02

开水烫碗“习俗”来源

餐前用茶水烫碗

在南方各个省份都有出现

并不是广东人特有习俗

但是将开水烫碗推向全国的是广东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那到底是什么让广东人

对这事儿抱有一种迷之执念?

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条

long碗来自于“饮茶文化”

如果你有一个广东朋友

那么你一定知道

喝茶是广东人的必修课之一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泡茶时第一遍茶水一般会倒掉

这一道工序叫洗茶

广东人就顺势把这第一道茶

用来冲洗茶具

民间有云“一盅两件”

在早茶文化盛行的广东

点心上桌前的第一遍茶水

自然就用来洗餐具了。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以水为财的风俗

风水上有说“山管人丁水管财”

水可以说是吉祥物里面的top3了。

广东人用水烫碗

其实是以水为财的风俗

用热茶烫过一遍的餐具

代表着周身围财的意思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而在“吃”上面十分讲究的广东人

觉得用热茶烫过的碗有温度

吃起来口感更加棒棒的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美食家蔡澜就曾在采访中说过

每次他和夫人一起在外面吃饭时

餐前夫人都会帮他烫碗

进餐不用冷碗,是美食家的生活哲学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潮湿的气候

每年一到春季

广东的气候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

那就是——湿!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衣服晾不干

周围都弥漫着一股湿哒哒的气息

微生物非常容易滋生在这样的环境里

即便是清洗干净的餐具

也总给人一种被空气弄脏了的感觉。

long碗

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暗示

可以让人在吃饭的时候心理上更加放心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long碗是一种礼仪

饭前long碗

作为一种广东人饭前必做的事

还有一部分礼仪和社交的作用

一般下馆子从坐下来到上菜

都要10分钟到半小时

坐下没话说很尴尬?

掏出手机玩又很没礼貌?

这个时候

long碗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杯盘声声清脆入耳

时而夹杂两句欢声笑语

时不时就有人说下

“唔该茶水卑我下先”

(不好意思,让我先洗下)

换回一句“唔紧要”(不要紧)

这样,话题不就来了嘛?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这不仅拉近了大家的距离

更逐渐变成广东人

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一种情怀

重要的是仪式感

就像日本人吃饭前的那句“我开动啦”

03

开水烫碗靠谱吗?

那么饭前用开水或茶水烫洗碗筷

到底靠不靠谱呢?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专家表示,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时间。

一般来说,100℃沸水,持续5分钟以上才可以杀死或灭活一部分细菌和微生物。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筷子包装上的字,简直在调戏广东人)

如果水温是80℃,则需要加热10分钟后细菌才能死亡。

而一般餐厅为了避免烫伤,提供的热水仅有80度左右,这些水倒在凉的餐具里,温度还会降至更低。

另外,某些细菌对高温有更强的抵抗力。不少人烫餐具的时候,快则几秒,慢则十几秒,这在作用时间上也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吃饭前用开水烫碗,因为作用温度和作用时间不足,效果着实有限,并不能保证杀死大多数致病性微生物。这样看来,饭前烫碗筷这事儿可能真的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

虽然long碗还达不到

杀菌消毒的效果

但是清洗掉碗筷表面的

灰尘和洗涤剂残留还是很效的

毕竟,洗洗更健康嘛!

04

怎样“烫餐具”才能尽量消毒?

在餐馆吃饭时

想要消毒餐具时建议:

烫久点

主要包含以下4个步骤:

煮一锅开水至沸腾;

把洗干净的餐具碗筷放进水里,餐具要整个都浸泡到水中;

接着泡15—20分钟,用干净的夹子把碗筷夹出来;

不要用抹布或者毛巾擦拭,把餐具放在干净的地方晾干。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但是在餐馆烫碗

十几分钟是不现实的

解决办法就是:

在外吃饭时,应尽量选择

卫生等级达标的餐厅进餐

详情可以参考国家食药总局推出的

“食品安全量化监督管理公示制度牌”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上面标注的A、B、C是餐厅的食品安全等级,A级卫生条件最好,应减少监督频次,B级卫生条件一般,应正常监督,C级为卫生条件较差,并且相对条件简陋,应增加监督频次。

尽管,烫碗不是消毒的最佳方式

但作为老广约定俗成的餐前仪式

long碗的存在意义

不仅是消灭细菌那么简单

而是广东人追求的生活仪式感

是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参考资料:

[1]茹芸.开水烫碗其实并不能消毒[J].工友,2009(08):56.

[2]周伟.开水烫碗能消毒吗[J].农家参谋,2007(12):33.

[3]刘秀岩.开水烫碗不能消毒[J].小康生活,2005(06):58.

[4]刘福亭,马慧,徐洪涛.煮沸、蒸气、84消毒液浸泡消毒餐具的效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0(11):43.

[5]陈延年.碗筷用蒸气消毒比煮沸消毒好[J].人民军医,1958(12):843.

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狂丸科学、济南影视

https://new.qq.com/omn/20181019/20181019A24E0F.html

http://www.sohu.com/a/299135887_120092263

http://mail.jiansuo.com/2018/11/19/饭前烫碗筷,广东人的谜之风俗/

http://news.ijntv.cn/ent/2017-12-25/273185.html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饭前long碗,广东人最后的倔强

编辑:最小云

作者:吕剑珊、翁婉瑜

视频:钟斯婕

本文授权转载自@广东科普,有删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