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名为《27岁,我没有存款》的文章在热传,激起不少网友的“成功焦虑”。

冷静下来想想:他们所谓的“成功”,真的是你毕生追求的“成功”?

当全世界都在关心你的房你的车你的存款时,有没有听到那从心底悠悠传来的抵抗:试着不去做一个成功的人,而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01

“27岁,没有存款”的话题,引起了90后的集体焦虑。所有人似乎都陷入了没有存款的恐慌。

27岁,没有存款很可怕吗?听上去的确挺可怕的,快30岁的人了,工作这么久却连一点存款都没有。

生病不敢进医院,衣服不敢不看价格随便的买,不敢随便出去旅游,甚至连谈个恋爱可能都要考虑是不是要提前透支花呗。

这种27岁的焦虑症,在用通俗的人话说:现在27岁,慌得一匹。已经过了27岁,开始觉得逛夜店没意思、玩游戏没意思,干啥都没意思。

到了这年纪,买不起房,买不了豪车,对未来不再充满憧憬,在沉甸甸的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人生停滞了。

其实,踏入社会,到了需要自己承担起人生责任的时候,什么年纪又不是一道坎呢?

这种焦虑,和更早前的“成年人崩溃无声”、“人到中年不如狗”道理是一样的。

而问题总是有两面,年纪越大,可能性是会越小,可是,感受到压力,发现问题,不正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吗?

27岁还一无所成,后来成功逆转的人,从古到今,实在是太多了。

苏洵,苏轼之父,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后来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之内。

马云35岁才创立阿里巴巴,之前的经历很心酸,充满了失败和不得意。

亨利·福特40岁才创建福特,他的前两家公司都以破产告终。

假如接受现实,从现在开始,做好人生规划,为未来努力打拼,27岁,一点都不晚。

02

偶然认识一个朋友大文,28岁,最早的一批90后。

高中毕业之后就出来工作了,换了很多份工作,餐厅服务员、酒吧服务员、保安、外卖小哥,一直到现在的这个快递员的工作,月薪6K+,0存款。

关于工作,大文每天的工作就是收发快递,每天早上八点钟到分部,签到,领取自己区域的快件,装车,随便在路上吃个早饭,8点半左右开始派送快递。

风里来雨里去,不管天气怎样都必须得出门工作。

有时候遇上没有电梯的七八层的老小区居民楼就得把快递背上背下,特别辛苦。

如果再遇上个难缠的顾客,这一天的工作估计就耗在上面了。

不过他说,一般遇上的顾客都挺友善的,都会很真诚的感谢他。

有时候送的快递多了,顾客都认识自己了,还会和自己拉上几句家常,像对待老朋友那般亲切。

关于自己的未来,他说:

“现阶段我没有存款,但是从我出社会工作到现在,真切的体会到父母的不易和自己肩上的责任感,也意识到之前的自己很幼稚,现在的自己很喜欢自己的工作,看到被顾客需要的感觉,就觉得自己做的这份工作是有意义的。”

比起金钱更值得被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成长和对生活的热情。

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没有存款有没有存款的活法和快乐,人生的安全感和快乐感也不仅仅来自于金钱。

跳出这个思维怪圈,人生还有更多更美好的东西去发现。

正如人们说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03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写过一本书,《25岁,如何规划你的人生》,小标题是“写给十年后不后悔的自己”。

虽然书的主要面向对象是25岁的年青人,但对27岁,甚至3、40来岁的你,也一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在书中,松浦提了51条建议,下面摘录总结个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8条:

1. 累积“小小的成功”:就算成长幅度不大也是成长,坚持下去,就能和别人拉开距离。

2. 失败有时能让我们更强大:如果能让自己从中思考、学习,就能转换成能量。

3. 深度探究喜欢的事物:培养自己成为专业人才,养成客观思考的习惯,发现只有自己才明白的道理。

4. 结交能一起探索各种问题的朋友:相互砥砺,共同提高。

5. 找到自我核心价值:思考喜欢和不想做的事情,找到最纯粹的自我。

6. 做好健康管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再怎么功成名就,一旦健康出问题,就什么都结束了。

7. 建立自我品牌:思考如何让别人一眼就记住你,对你留下深刻印象,你会有更多机会。

8. 试着从领导者的高度看事情: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公司不是光看业绩,也会考虑一个人的个性和眼界。

相对于慌,浑浑噩噩地混着,才是更应该担忧的吧?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策略,又有方法,无论在什么年纪,我们都不会慌,也不需要慌。

“不妨把自己当成一件商品,想象自己是摆在水果店的一个苹果,思考如何能在一大篮苹果中脱颖而出,被客人挑中。”松浦说。

27岁,多规划点,多行动点,进步不仅如此!

​04

林清玄在《从人生的最底层出发》写到:

有一天,我在报馆里等待看样刊,无聊的时候就翻开了一本书,开篇第一句话说,‘到了30岁的时候,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如果到了30岁还没有用来觉悟,就会一步步走向死亡’。

我当时很震惊,因为那会儿我已经过了30岁了,却完全不知道觉悟是怎么回事。我开始思考,什么是觉悟。不久之后,我辞掉了所有的工作,到山上去闭关,去清修和思考……

3年后,我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很多领悟,明白“觉”就是“学习看见”,“悟”是“我的心”,所谓“觉悟”就是“学习看见我的心”。

在我认为,之所以我们要觉悟,是因为现代社会,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心。

我们把生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重要的生活,一部分是紧急的生活,会发现很多人都在紧急的生活,随波逐流,而不是重要的生活。

27岁没有存款只是界定了基础的物质和普遍的财富追求观念,财富可贵,但我们也不要因为对金钱的渴求失去对真实价值的认知。毕竟现代社会,很多人对价值的认知已经不那么清楚。

被名牌捆绑和魅惑,在吃穿用度上,花很多钱来消费,但事实上,看中的并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价格,只有撕掉牌子,物件才会回归本身的价值。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很多人调侃自己,我拼劲全力,过着平凡一生。

不管什么年龄,平凡不怕,只要不荒度,不懈怠,勇于担当,即使卑微,尽了责任,承担起了义务,也值得钦佩。

年轻时,不要怕苦,如果能推开一场饭局,停止一款游戏,放下一切闲聊....去看几页专业书,听几个英语单词,练习一下书法,探讨生存技巧,研究生活意义,未来的人生可能会舒服一些!

成长的终极意义在于不断发掘自身潜能,日益成为独特而最好的自己!

我们未必做富翁,也不会但起码要活的有尊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