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了他的诗作《布罗茨基诗歌全集》,这套书计划将收录其用俄语写作以及由他本人或在他本人的帮助下由英语译为俄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如今已出版这套书的第一卷的上册,主要内容为《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及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在诗人张定浩看来,“布罗茨基的创作方式特别吸引我,就是一句一句的讨论一首诗,一首好诗词能不能经得起这样一句句的讲解,这很重要,也是对于一个诗歌阐释的考验。

“诗歌是这个世界上最民主的一种东西,因为它永远从零开始。”这句话出布罗茨基,它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赞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继普希金之后最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以“为艺术英勇献身的精神”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近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引进了他的诗作《布罗茨基诗歌全集》,这套书计划将收录其用俄语写作以及由他本人或在他本人的帮助下由英语译为俄语的全部诗篇,囊括了诗人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诗歌作品,如今已出版这套书的第一卷的上册,主要内容为《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及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日前,诗人张定浩与木叶参与了在杭州举办的“两个世界的浪游者:布罗茨基诗歌朗诵分享会”,他们分享了与布罗茨基的故事。


加缪后又一位年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布罗茨基诗歌首次大规模翻译出版


约瑟夫•布罗茨基作为俄裔美籍诗人,诗歌充满了俄罗斯风味,在流亡国外之后,怀乡更成为他的重要诗歌主题之一。在艺术上,他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音韵的和谐,比较“贴近两位前辈诗人,阿赫玛托娃和奥登”。 1987年,47岁的布罗茨基便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这项世界性文学大奖继加缪之后又一位年轻的获奖者。

他的诗歌到底有何魅力之处呢?有人说是思想的开阔和坦荡、有人说是感情真挚与温和。在诗人张定浩看来,“布罗茨基的创作方式特别吸引我,就是一句一句的讨论一首诗,一首好诗词能不能经得起这样一句句的讲解,这很重要,也是对于一个诗歌阐释的考验。”


加缪后又一位年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布罗茨基诗歌首次大规模翻译出版


张定浩在创作中也受到了布罗茨基创作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因为他会说一首诗的第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接下来的第二行和第三行,它会产生一种关系。他一直追踪的问题是这个关系,每一行诗和第二行诗的关系,每一个词和另外一个词的关系。所以我们知道的韵脚也好、押韵也好,其实都是声音之间的关系,但是可能还有语意的关系。”

此次出版的《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第一卷(上)》中仍旧能够感受布罗茨基诗歌的魅力,该书分为两部分,主体收录了他的诗集《在旷野扎营》中的大部分诗歌。《在旷野扎营》是布罗茨基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内容均为他的早期作品,本卷中收录了七十首短诗和叙事诗《伊撒和亚伯拉罕》。


加缪后又一位年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布罗茨基诗歌首次大规模翻译出版


对于布罗茨基来说,这些作品在其诗歌的道路上则标志着其风格的形成和确立:结构手法、词语的形象体系(象征性词汇)、独创性的诗律。除此之外还收录了布罗茨基的研究专家洛谢夫撰写的《佩尔修斯之盾——约瑟夫•布罗茨基的文学传记》,这本文学传记长达七万字,是洛谢夫结合自己与布罗茨基的交往和对他的研究所做,对布罗茨基的人物生平、文学创作、思想变化都介绍得非常详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据悉,本次《布罗茨基诗歌全集》的出版,将是华语世界第一次也是最大规模地全面翻译出版布罗茨基的诗作全集,这是世界范围内除了英语和俄语外的第3个语种的译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