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两者的现实关系

“国家战略”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对上海建设一城(全球城市)、一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五个中心(经济、贸易、航运、国际金融和科创中心)批复中体现的国家战略。“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是指上海要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之都、枢纽)。

目前上海的全球排名

(1)上海与全球顶尖金融科技中心仍有差距

在全球FinTech中心排名中,上海在2016年排名为第11名,2017年排名为第25名。

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2)上海在金融中心上的优势没有延续至金融科技

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在全球城市各中心排名中,上海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名列第6位,而在全球城市竞争力排名、全球创新城市指数排名与全球FinTech中心指数排名中分别排名第14、16与25名;在FinTech中心排名中,上海仅排名第25,甚至逊于欧洲非传统金融中心城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严重不符。升纬提级和带动牵引作用不明显,不匹配,甚至不支持;与此同时,GFHF根据对城市代表机构的调查访问,从政府支持、创新文化、人才吸引力、消费者吸引力、海外初创企业、规制监管六个层面对城市现状进行定性评级,上海仅在消费者吸引力层面评为5星,海外初创企业与规制监管层面仅得3星。

上海排名的两个反差

(1)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6与全球金融科技指数排名第25的反差

上海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与全球金融科技指数排名差距不小;上海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与全球金融科技指数排名差距趋势拉大;上海对金融科技中心还缺乏系统研究,没有做出自己的指数。

(2)国际社会对中国金融科技地位的主流评价与上海指数的反差

一般国际机构、智库与政府部门的报告都认为中国已经是金融科技的中心(HUB);客观依据主要是,主要领域的经营规模、领导企业、投资水平和增长速度;英国方面认为,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国是他们的主要潜在竞争对手。

(3)关于反差的讨论

全球金融科技联盟的排名不当:在浙大GFHI的FinTech国际排名中,上海排名第3,国际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各单位编制的指数间相互影响;埃森哲的模型结论:上海可以代表中国,但存在一些相同的问题,包括成熟度不足,早期成就来源于庞大的人口基础、金融服务不足(抑制)与监管的放松,缺乏长期竞争力,因此埃森哲对中国发生金融科技“东方奇迹”持保留和观望态度;
  • 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 中国与上海有长期优势,可以以香港经发局的”香港金融科技部门战略”为鉴。

    阐释:中国的FinTech发展水平如何?

    英国在FinTech的领先地位正处在日益增长的压力之中,中国如同一辆重型卡车,呼啸而至。

    ——《UK FinTech: On the cutting edge》,2016

    中国FinTech已取得长足发展:

    2017年交易总额达10,865亿美元,全球第一;2017年投融资328笔,占全球总量51%,总交易金额796亿元,占全球57%;2017年FinTech企业领先50强有8家中国企业,其中前十有5家中国企业;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达108.8万亿元,全球第一。

    (1)中国金融科技板块指数增长

    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管理、数字保险和第三方支付——平均每年翻一番甚至翻三倍;从规模上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未偿贷款余额从2014年1月的310亿元飙升至8,560亿元;2016年,通过网络和移动第三方支付系统交易的金额达到54.5万亿元,而2013年为7.3万亿元;就总体指标来看,根据美国商务部2016年发布的2017年预计全球出口全FinTech领域排名与FinTech领域支付的排名,中国分别名列第2和第1。

    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2)中国金融科技的风险投资增长惊人

    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受到坚信中国金融科技故事的投资者的高度追捧。在过去三年中,中国金融科技的风险资本投资以惊人的复合年增长率300%增长。2016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金融科技风险投资活动的全球领导者,占全球金融科技投资的47%;就总体指标来看,根据毕马威2016年出具的TOP100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排名,在全球最领先的10家金融科技企业中,有5家是中国企业。

    (3)中国FinTech独角兽的估值

    蚂蚁金服与陆金所的估值已超过百亿美元;京东金融、众安保险与微众银行的估值均在50亿至百亿之间;拍拍贷、信而富等8家中国FinTech独角兽的估值在10亿至50亿之间。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4)中国市场的金融科技采纳率已超越很多发达国家

    全球整体市场的平均金融科技采纳率33%;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的本国金融科技采纳率分别为33%、42%、37%、23%;中国的金融科技采纳率排名首位,为69%。

    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5)中国在储蓄、投资以及借贷上对金融科技的采纳处于领先地位

    各地区不同服务发展存在差异;推动更高采纳率的潜在原因是部分监管机构和政府对金融科技有更大的接纳和支持。

    费方域:凭借和服务国家战略 发展和引领金融科技

    小 结

    上海需要编制有权威的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

    金融技术的经济特征容易形成赢家通吃格局(网络外部性、规模经济),先发优势效应显著。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在局部全球领先,但先发优势尚未完全形成,因此上海要趁势而上,引领“东方奇迹”。

    发展金融科技中心要有生态战略思维。对于生态要素,英国增加了三个维度,包括生态整体成熟度、金融科技活动、技术。要把生态真正做实做细做好,关键是架构和治理设计。生态成熟的标志,是参与者都愿进不愿出,这样的生态,才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