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1948年作 东坡诗意图 轴 设色纸本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先生像

陈少梅先生讳云彰,以字行,湖南衡山人。父梅生先生讳嘉言,是清代的翰林。少梅自幼即受到很深的文化教养。年稍长,喜绘画,从老画师金北楼先生学,蒙赠“昇湖”的别号,为北楼先生最晚的弟子,画诣在同门中卓荤无少逊色。我比少梅先生虽仅小两岁,但学画时望先生的作品,已如前辈名家,可见他的成就之早。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1945年作 西园雅集图 立轴 纸本

先生画,早年工人物,后多作山水,下笔便沉着爽利,这无法不说是出自天然。学宋派山水,较豪放的似戴进、吴伟一路,但边幅修洁,删略他们那种粗狂的习气。细笔的似周臣、唐寅两家,又能在潇洒中不失精密严格的法度。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乙酉(1945)年作 柳荫高士 屏条 设色纸本

启功先生在《陈少梅传略》中写道。1954年九月的一天,刚从天津到北京不久的陈少梅怀揣两个干馒头去向老母亲请安,没想到竟当场在老人家面前突发脑溢血而亡,时年才四十五岁。悲痛的启功发出那声“百身何赎”的长叹,是为天不假年的老友,更是为中国的书画艺术,在文章的结尾他说:最可惜的是全国解放后,祖国文化艺术走向繁荣的时刻,这位在艺术上极有成就、在年龄上前途无限的画家,竟无法更多的贡献他的才能和力量了,这又岂是陈少梅先生个人的不幸而已呢!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启功先生所撰《陈少梅传略》

近世社会一变再变,艺术风格却百花争放,大抵说来,奔放一路似更为强势,以工稳而能独创风格者,绘画陈少梅、书法启功二人是其中典型。陈少梅画远取宋人马远、夏圭,近取明人周臣、唐寅,细腻的铺陈中不乏雄大的气象,明快的笔墨里难掩孤高的标格,于衰弱了几百年的北派山水实有筚路蓝缕之功,在四十五岁的黄金年龄就撒手人寰,难怪启功先生一生哀叹不已。陈少梅家学深厚,少年成大名,不到中年艺术已然登峰造极,而启功先生皇族出身,学问深沉,二十几岁时出入的是溥雪斋的松风草堂、溥心畬的寒玉堂,赏的是萃锦园中的西府海棠,看的是南张北溥书画合璧的现场演出,笔下的那份清贵,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独家气质。在艺术的取法上,在个人的气质上,二人有太多相似相通之处,一生的相知实是自然而然。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癸未(1943年)作 松溪放棹图 镜心 设色纸本

研习传统书画,临摹古人佳作是童子功,也是一辈子都抛不开的修炼,王铎曾经说过,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杰出的临摹作品本身就是再创作,尤其名家所临,恭谨的描摹中如何都难掩自我风格的流露。以陈少梅与启功的出身而言,大量欣赏、临摹前人原作是从小的习惯,以其日后的艺术风格而言,则这种对前人手迹的追索,更多了一层现实的意义。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临张大风秋林送别图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明·张大风秋林送别图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临作与张大风原作对比

陈少梅年少随父亲寓居旧日京华,商借私人所藏历代名家名作进行临摹是他绘画的起步,每有所借必临习数遍,然后按期归还。此后家道慢慢中落,偶遇前人佳作便更加珍惜。1942、43年间,在天津卖画课徒的陈少梅与到此避战乱的向迪琮相遇,向迪琮是四川人,同盟会会员,诗词均有造诣,尤嗜金石书画。两人住得近,又有同好,经常一起喝喝小酒,逛逛古玩店,算是乱世中难得的消遣。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1939年作 浣沙图 书法 成扇 设色纸本

一日向迪琮得明人张大风山水《秋林送别图》,陈少梅一见高兴,说是深得唐寅的笔意,跟自己的风格尤其相像,便借来临摹了一张。张大风原名张风,是明末清初南京的画家,属金陵画派,笔墨深入元人堂奥,恬静闲适,神韵悠然,张庚评为“笔墨中之散仙”,张大千对其最为折服。后来世乱纷纷,身家难保的向迪琮为生计变卖旧藏,张大风山水原作也成过眼云烟,为宽慰老友,陈少梅慨然将这件俨然大风真面的临本相赠。待到20年后向迪琮将这段烽烟岁月中的往事一字一字题在裱边上的时候,陈少梅已经作古。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秋思图·行书自作词 扇面 设色纸本、水墨纸本

2012年,作于顺治七年庚寅的张大风原本现身纽约苏富比春拍,近五百年后仍然神完气足风采不凡,而陈少梅这件天才超逸秀润有神的临作也同样穿越历史的山高水长,到今天依旧笔墨灿然精彩照人。斯人已逝,所幸其所藏所作并不随之湮没无闻,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与历史上所有题为仿某家某派笔意的画作一样,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世道沧桑,“临本”二字已然不能概括这件作品的全部,启功先生题陈少梅《醉酒图》遗作说“其纸不过三十年,其笔则三百年所著者”,如用来形容这件临作,也同样贴切。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临张大风秋林送别图局部细节及向迪琮题跋

启功先生自己习书作书,临帖自然更是家常便饭,不过毕竟是贵胄风度大家手笔,“启体”的面貌太过显眼,往往令人只见启功,不见古人。这当然与他只求意会古人精神,不求一味描摹形似的学书理念大有关系,这种理念,董其昌有过,王铎有过,傅山有过,他们的大量传世临帖作品是一流书家遗形写神的创作,笔笔见自家面貌,件件有个人心性。而一旦遇见精神力量太过强大的古人作品,那形与神之间的微妙考量,一下子在笔下就难以辨别了。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临帖中的启功先生

北宋元丰五年四月初,被贬到黄州充任团练副使的苏东坡度过了他来这里的第三个寒食节,季节更替,生活困乏,仕途挫折,苦闷之中书自作《寒食》诗二首,通篇字形由小渐大,由舒朗而紧凑,运笔渐起渐快,时而飞动,时而凝重,字势倾斜跌宕,沉郁激愤一如诗中情境。这是东坡一生最好的书法杰作,被后人视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诗帖》。启功先生80年代临东坡此作,一眼看去仍是温温和和不动声色,细细端详却发现东坡的影子无处不在:前半段从容的用笔确实稍稍抵消了东坡不平的激愤,这是启功自己的修为;但毕竟刚刚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大风大浪,划过右派,抄过家,写过大字报,面对这珍爱异常的诗帖,心中怎能没有一丝波澜呢?于是到了手卷后半段,似乎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笔锋一路向前,出锋迅疾,映带连绵,不算淋漓,但是畅快,最后端端正正落“八月十日启功”款,似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启功临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这是东坡《黄州寒食诗帖》感人的魅力所致?还是启功先生自己心中的情感迸发?或许二者皆有之。对于大家而言,临摹前人之作从来都不仅仅是手段,追索的也不仅仅是笔迹,而是心迹,是自己与古人的一场隐秘对话:过程是笔墨交锋,结果不外握手言和,好的作品总是由此产生。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陈少梅与启功的相似之处,他们的临摹,追索的不是笔迹,是心迹

启功临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局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