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起重运输机械》杂志,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牛彦鹏常 岚司冠楠

摘要:观光车在旅游风景区、综合社区、步行街中的使用日渐增多,特别是在远距离大范围的旅游景区内,观光车管理需求更加紧迫,从景区管理者对车辆运行、危险预警、人员管理等需求分析入手,结合 RFID 射频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建立观光车智能管理系统框架,为观光车智能管理提供可能,从而使景区的观光车管理实现智能、经济、安全、高效的目的。

Abstract: The use of sightseeing bus in tourist scenic spots, comprehensive communities and pedestrian streets is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management need of sightseeing buses is more urgent, especially in long-distance and large- scale tourist scenic spots.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needs of scenic spot managers for vehicle operation, danger warning and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combining RFID radio frequency sensor technology and IoT technology,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n 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 framework for the sightseeing bus to provide possibility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sightseeing buses, so that the intelligence, economy, safety and efficiency management goals of sightseeingbuses in scenic spots can be achieved.

关键词:旅游观光车;智能管理;前景展望

Keywords: sightseeing bus;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utlook

0 引言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开发,景区内观光车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长,而观光车在使用与管理中出现的观光车流向不明、乘客乘坐需求与乘客分布不清、驾驶员超速违章无记录等问题亟需解决。现有的观光车使用与管理, 多以乘客购买纸质票据、人为安排乘车的传统方式,无法实时进行数据管理,对车辆进程无法追踪,危险路段对向车辆预警效果不理想。因此,基于互联网、传感器、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景区旅游观光车的智能管理系统得以实现。

1 景区观光车的管理需求

1.1 车辆运行管理

车辆运行管理着重从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监控、旅游观光车运行频次入手,对外来车辆和景区内旅游观光车进行有效管理。

1.1.1 进入景区车辆的监控

为提高景区管理者对景区内车辆的管控力度,避免车辆驶入景区道路外其他区域而引发危险,进入景区内的车辆应该纳入景区管理者的监控范围。记录景区内旅游观光车所处的位置信息,监控观光车行驶速度,记录进入和离开景区内的车辆,作为外来车辆进入景区的计费、违规处罚提供信息。

1.1.2 观光车的发车频次

通过记录每辆观光车从发车站点离开至再次回到发车站点的时间、每天每辆观光车发车次数,结合载客人数,可以综合分析景区内观光车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使用频率,计算观光车的利用率,为景区观光车投放数量的选择、合理调配景区内不同区段的车辆,错峰安排车辆维保和检验做好数据支撑。

1.1.3 沿途站点信息提示

设立观光车沿途站点信息提示牌,在观光车按运行路线行驶的过程中,沿途站点等候乘客可通过观光车沿途站点信息提示牌,提前了解下趟观光车进站所需的时间和车上空座位数等信息,便于乘客合理安排乘车计划。

1.2 客流量管理

1.2.1 乘客购票管理

建立观光车购票系统,乘客购买乘车卡,系统记录每日购票乘车总客流量、购票时间分布情况,便于进行年度景区观光车乘客需求量分析。通过记录乘车卡的使用信息、乘坐区段,合理分析乘客在景区内各区段的乘车需求,为调整发车站点奠定基础。

1.2.2 客流量分布分析

乘客在各沿途站点等车时,刷卡记录乘客候车信息, 后台中心处理器根据候车乘客数量、候车点的乘客聚集量,合理调配观光车运行的行驶区间。

1.2.3 观光车满载情况统计

乘客在沿途各站点乘车时,上下车刷卡,记录观光车在行驶中的座位利用率。

1.3 驾驶员管理

1.3.1 驾驶出车管理

观光车驾驶员上下车刷卡,记录驾驶观光车的人员、开车时间,核算驾驶员的工作时间、行驶里程,综合考核驾驶员工作量。结合观光车的运行轨迹,追踪驾驶员的位置,考核驾驶员的在岗情况。通过监控观光车的行驶与停靠,通过中心处理器向各站点等待发车的观光车发出发车指令。

1.3.2 超速违章管理

记录观光车发车后到达下一站点的时间与行驶距离,通过监控观光车的速度,记录超速车辆与驾驶员信息,作为对驾驶员违章处罚的依据。

1.4 危险预警

1.4.1 超速提醒

监控进入景区内所有车辆的运行速度,对超过景区内规定路段行驶速度的车辆,发出语音提示,防止驾驶员超速行驶。

1.4.2 危险路段提醒

当车辆运行到深沟、长坡、陡坡等危险路段前,提前向驾驶员发出语音提示,提醒其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车辆在危险路段发生事故。

1.4.3 视觉不良路段对向来车提醒

通过监控视觉不良路段车辆行驶方向、对向车辆数量等情况,根据车辆行驶速度,在视觉不良路段的有效位置向驾驶员发出语音提示,提醒对向有来车,对向来车的数量,最近一辆对向来车离本车的距离。使视觉不良路段车辆驾驶员提前做好避让准备。

2 智能管理系统的框架

旅游观光车智能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平台,涉及到景区管理者、驾驶员、乘客等三方人员,主要对观光车的运行管理、客流量统计、驾驶员用车记录、危险路段提醒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旅游观光车的智能管理基于 RFID 射频传感器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框架由信息终端、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融合与处理四部分构成,见图 1。

信息终端主要包括用于驾驶员、游客身份识别的RFID 信息卡,以及用于观光车辆位置识别的 RFID 电子地标。入景区时将游客的身份信息与 RFID 信息卡绑定, 观光车驾驶员工作证信息也与 RFID 信息卡绑定,乘坐观光车的人员上下车时均需录入车载信息获取智能终端,并经信息传输的路由设备将各种标识信息传递给远端的监测处理中心进行信息融合与处理。RFID 电子地标用于实现配备有车载信息获取终端的机动车辆的精确定位,包括景区旅游观光车和进入景区的外来车辆。

信息获取装置即车载信息获取终端,一方面记录上下车的人员信息 ; 一方面通过识别景区中布置的 RFID 电子地标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

信息的传输经车载信息获取终端的网络链接模块, 通过 4G 网网关设备或 WLAN 网关设备车载信息获取终端所获得的信息实时传递给远端的监测处理中心。

信息的融合与处理是监测处理中心的中心处理器将传输来的驾驶员信息、游客信息、电子地标信息进行信息融合,融合的结果用于景区车辆运行情况的记录与统计;用于候车站点处指示景区观光车辆位置与载客座位情况;用于驾驶员出车与违章管理;用于危险路段与视觉不良路段的安全提醒。通过电子地标间车辆通过时所用时间来计算出观光车辆是否在速度限制路段有超速行为,以此来作为对驾驶员的违章处罚。

3 旅游观光车智能管理系统的前景展望

如今,互联网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已经历了长足的发展,由二者结合在一起的物联网也逐渐地将我们的生活带入了智能化的时代。带有智能头衔的智能家居与智慧工厂的概念早在多年之前就为人所知。这一切都得益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对于服务业的管理,特别是占地范围广的景区服务业的管理也会因物联网技术的加入变得更加智能、经济、安全、高效。

3.1 旅游观光车管理会更加智能

互联网因为各种高效的组网技术以及定位、视觉、RFID 等传感技术的结合,将网络的触角延伸至任何物品之间,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物联网。物体与物体间不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通过物体间的信息交流,势必会使得在整个物联网系统下,各个物体间更加顺畅的协调配合,更加智能。旅游观光车智能管理系统将观光车、驾驶员、游客等信息交由 RFID 为载体。配合监控中心将载体信息融合,使景区内旅游观光车辆与相关人员的管理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结合物联网,可以预期,未来的管理系统内人的参与因素会越来越小,智能化管理程度会越来越高。

3.2 旅游观光车管理会更加经济

以前依靠增加人工成本来提高管理效能的方式,会由于人员管理质量的参差不齐,务工人员流动性的特点, 使得经济投入与管理效果不成正比,甚至由于管理不负责任而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表明了这种方式其实并不是一种经济的方式。而借助于物联网的智能管理,在管理设备上的投入可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这些物联网终端设备都具有可拓展的能力,方便未来新技术、新管理方法的加入。

3.3 旅游观光车管理会更加安全

基于物联网技术,凡是接入物联网范围之内的物体间信息都可以及时的反馈给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给出及时的安全指引,特别是在景区内的危险路段和视觉不良的路段,监控中心可以方便地获取危险路段所有车辆的信息,并及时准确地给出相关车辆驾驶员的安全通过的指引。未来会有更多的辅助传感装置的加入,则旅游观光车管理系统会在更加准确的信息交流下给出安全的行驶指引。

3.4 旅游观光车管理会更加高效

如今网络遍布各处,相比于增加人工成本来提高管理效能,利用物联网智能终端,则使得各观光车辆、驾驶员、游客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及时高效。不论是在危险路段的安全提醒,还是及时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基于物联网的旅游观光车管理系统都将表现的便捷与高效。

4 结论

景区由于空间范围广,对于行驶在景区内的旅游观光车的管理即使增加人工的投入,也未必能获取及时有效的信息,并作出正确的指示。而物联网技术对景区的旅游观光车来说则可以充分的发挥其自动化管理、智能化管理的优势。并且随着人工智能的新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降低景区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旅游观光车行驶安全,实现旅游观光车管理系统的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张艳敏 .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 [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04):430.

[2] 关明,赵志科 . 基于物联网的景区观光车跟踪与管理系统设计 [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29(5):39 - 41.

[3] 王源磊,孙哲,高昱 , 等 .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道路安全的探索 [J]. 工程技术 ,2015 (7):129,130.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