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棱镜”关注我们!带您解密财经,透视真相。

友信金服张适时:小微企业并非高危群体 支招融资新思路

腾讯新闻《一线》作者 张琴

中国金融科技巨大的发展潜力,让其成为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热门议题之一。9月18日,在一场题为 “Unveiling Fintech in China”(揭秘中国金融科技)主题分论坛上,人人贷所属母公司友信金服CEO、联合创始人张适时分享了友信金服利用金融科技服务小微企业主融资的创新实践经验。

友信金服CEO、联合创始人张适时在达沃斯演讲

张适时介绍,在中国,目前有超过7300万注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中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GDP占比超过60%。

然而对国民经济发展如此重要的经营主体,却长期面临融资不足、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张适时介绍,目前中国小微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为17.3%,仍然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无法被满足。

在金融科技出现之前,主要有两类群体在服务小微企业,一是银行,二是传统的民间金融。但是,基于运营成本、风险偏好等因素影响,这两类群体在某种程度上都无法规模化的服务于长尾的小微企业。

一般而言,小微企业贷款的单笔授信额度通常在500万元以内。但在张适时看来,500万以内的融资,还分为多个区间,每个区间可以有不同的服务提供主体。而金融科技企业解决的就是20万之内的融资需求。

这个融资需求区间的小微企业通常规模相对较小,具有高淘汰率的特征,三年存活率不超过10%。但张适时并不认为小微企业是“高危群体”,原因在于,小微企业可能会倒闭,但是它们的经营者——小微企业主是不会“倒闭的”。

他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很多人会非常重视自己的个人信用。因此,对于金融科技企业来说,通过对个人信用的判断去规模化解决小微企业主融资问题成为了可能。

和小微企业不同,小微企业主大部分并非高风险人群。他们甚至可能拥有很好的个人信用记录,拥有稳定的银行贷款或信用卡使用历史。同时,由于国内小微企业与小微企业主不分家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现金流即个人或家庭现金流。

基于此,在小微企业领域评估个人信用,几乎可以等同于评估其企业。类似人人贷等金融科技公司所实践的模式,和其他融资模式最大的区别之一,便是评估小微企业主的个人信用,而非企业信用本身。

在论坛的互动环节,张适时在回答关于“如何把握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尺度”时谈到,任何业务都有一笔商业的帐,还有一笔“社会帐”,社会的帐就是指一个业务辐射出去对社会的影响,是否具有社会正外部性价值。他认为,金融科技企业服务于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需求,能够提高他们创业成功的概率,对于社会是有正外部性价值的,而这一点就是业务创新很重要的衡量指标。

业内人士激辩去杠杆:杠杆应该合理化 而非去或减的问题

腾讯新闻《一线》作者 张琴

9月18日晚间,由腾讯新闻和原子智库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8腾讯夏季达沃斯夜话”在天津举办。

在谈及去杠杆如何落地,其路径通往何方时,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总经理、中国金融业智库负责人何大勇和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何大勇及其所在的机构曾研究过美国、日本、阿根廷和德国的供给侧改革。在其看来,历史的经验和横向的经验给予的启示是,简政放权、减负、投入资本以促进劳动者技能的提升以及提升金融系统的效率都是可以采取的措施。

而如何从“跌跌不休”的状态转变为“逆风涨潮”,黄剑辉建议,下一步应该把“三去”调整为“三放”;第二个方面库存要合理化,库存不是越多越好;第三,杠杆应该是合理化,就是杠杆应该是合理的问题,而不是去或者是减的问题。

运营编辑:范晟男  张媛

【一线】为腾讯旗下产品,第一时间为你提供独家、一手的商业资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