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书记工作实录④】徐志向:在基层工作就要接地气

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志向:

在基层工作就要接地气

徐志向(中)与街村干部一起研究大荒庄村改工作。资料照片

跟徐志向见面的时候,他正和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的几位班子成员聚在食堂的餐桌前吃午餐。自去年5月份履新街道党工委书记以来,他和班子成员约定,尽量每天中午在食堂一起就餐,各自聊聊工作上的事情,“能定的,饭桌上就定了,缩减不必要的会议,让大家有更多精力投入日常工作。”徐志向说。

徐志向日常着装偏运动风,舒适轻便。“这是由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的,随时都要出去看项目、进社区,甚至到田间地头调研,穿得一板一眼可不好往外跑。”徐志向说。

这位“运动风”的街道党工委书记,上任一年多时间,从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到简化为民服务流程,一直冲在一线、直面困难。针对隐珠街道城中村多、情况复杂、村改难度大等问题,他努力把村改办成为民惠民的“头等”实事。孟家滩村改安置的6年“尾户”同意签约,阡上村一个月即完成房屋评估、签约、拆除,东西冯家滩、石嘴子、大荒庄、薛家滩、小河东等旧村改造有序推进……这其中都与徐志向的努力分不开。

“他几乎天天靠在现场,大事小事都第一时间解决,28天时间即完成全村470多户村民的房屋拆除工作。”阡上村党支部书记刘运亮说,村改期间,徐志向除了开会以外,白天晚上全靠在村里。“有时候到了凌晨,有工作人员来汇报,又有群众签约了,签约达到99%了,能看得出来,书记是发自内心地高兴,大家一起握握手、互相鼓劲。”

“有时候看书记带着大家做了一些事,我们也会提议,对外宣传宣传吧,让大家知道隐珠都在做些什么。”街道党工委宣统委员周显云告诉记者,每次面对这样的提议,徐志向大多都是拒绝的,“他始终认为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工作,没什么可说的。”

去年冬天,阡上村启动迁坟工作。当天恰遇大风雪,但为了符合老百姓的风俗习惯,必须要在老百姓选好的日子将500多座坟墓迁完。迁坟要经过一些陡坡,再加之恶劣的天气环境,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交通事故。“我提前一天让司机开车把迁坟路线走一遍。”徐志向说,当天道路湿滑,每辆车上都加了厚重的防滑铁链,迁坟工作井然有序,没发生一起恶劣事件。“街道的工作人员都在现场,随时帮老百姓处理问题。有人就提出来说是不是可以拍点照片,录点视频,宣传一下这件事,我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干工作不是为了宣传,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满意就好。”徐志向说。

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胡俊告诉记者,徐志向务实的工作风格被很多人熟知。曾经有一次,为了保证工程所用的砖瓦等材料的质量,他将材料样品置于办公院子里,风吹日晒了一段时间,看材料的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作为选材的参考。“他工作起来用巧劲儿,善于琢磨。部署工作的时候也不会动不动发脾气,但是怎么干、要配合哪些力量,他心中都有数。”胡俊说。

徐志向常说,在基层工作要学会使用基层的语言,要接地气。“老百姓端给你一碗水,哪怕是碗具不如自家的精致,但是你喝不喝?不喝,可能就伤了他们的心。”凭着这样一颗为民思考的心,他任职隐珠街道党工委书记后,创新开展了“天大的小事”为民服务活动,围绕群众身边的屋顶漏雨、古力盖破损、路灯不亮、管道堵塞等问题,深入到群众中去,为他们解决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天大的小事”为民服务活动目前已解决热点难点问题300多件,从细微处让群众感受到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关心。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刘 萍)

责任编辑:孙艳君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青岛日报官方微信(qddaily)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