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是76岁的年纪,8年来先后7次不远万里来到象山,无偿帮助浙东白鹅养殖户解决反季节繁殖、生态循环养殖等技术,开发并指导加工企业生产肥鹅肝、鹅肉卷等法式美食,促使宁海县白鹅产业稳健发展、知名度不断提升……他就是詹尼·皮埃尔,法国养鹅专家。由于他经常穿梭于宁海县的各个养殖场,结识了很多地道的农民,养鹅大户都亲切地叫他“老皮”。

2015年,老皮的故事吸引了省市媒体的关注和报道;2016年,中央电视台法语国际频道专程来象,拍摄老皮多年来义务帮扶指导宁海县养鹅户的事迹。上个月,他制作的象山鹅肝品质已堪比法国鹅肝,在宁波象山白鹅·法国鹅肝品鉴会上,受到了中法市民的广泛好评;宁海县还专门开会讨论决定,授予老皮“荣誉象山人”光荣称号。

结缘“洋专家”

老皮的家乡在法国西南部的阿勒比,21岁便继承了家里的一座近千亩的农场,40多岁时开始养鹅,每年饲养数千只鹅,他一个人就把整个农场打理得井井有条。最让人羡慕不已的是:他1个小时内可以按照严格的欧盟标准,手工制作15公斤法式美食鹅肝酱。鹅肝酱是法国人节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每年圣诞节前的两个月,他家门口每天都排满了买鹅肝酱的人。

象山是浙东大白鹅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浙东白鹅以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鲜美等特殊性状而闻名,是宁海县“7+1”农业龙型产业,曾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目、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保护产品。但是,浙东白鹅因为繁殖率低、传统产业市场竞争激烈、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产业的纵深发展。

为求新求变,2007年,浙东白鹅研究所引进了一批法国鹅苗,养殖发现存活率不高。这一问题经过县农林局和人社局的讨论分析,在宁波市外国专家局的“穿针引线”下,联系上了法国专家国际咨询组织,通过该组织发布了一则养鹅技术求援,希望解决白鹅的存活率以及鹅肝加工问题,延伸白鹅产业链。

退休后不甘寂寞的老皮,作为水禽养殖专家加入了法国专家咨询协会,为世界各地有需求的企业或个人提供免费技术服务。该协会于是就把老皮的有关材料发到了宁波。

“这样的人就是我们需要寻找的!”经过远程交流后,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肯定地说。在养鹅育苗、调配饲料方面很有一手的老皮就这么义务来到了象山。从2011年起,老皮几乎每年都坚持来一趟象山,每次15天左右,挨个考察走访白鹅养殖场,找问题、写心得、列举措。于是,象山白鹅便成了老皮在中国的牵挂。

传授“养鹅经”

“一开始想着外国专家哪能真管用啊,也就走个过场吧。没想到,他是真心实意帮我们,又有效果。”有30年经验的养鹅大户吴声祥坦率地说,语言不通,丝毫不影响他与老皮的感情。

老皮走访宁海县孵化小鹅的区域发现,温度计挂得跟人一样高,就告诉工作人员,测量的根本不是鹅蛋附近的温度,自然孵化率会受到影响,应该直接将温度计放在鹅蛋边。吴声祥按照老皮说的做,控制温度、湿度,做好消毒,初生小鹅的存活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每块区域能多孵化出至少十来只小鹅。

构建禽群,清楚每只鹅的性别,每4只母鹅配1只公鹅,只选身体干净、体态完美的鹅组成鹅群,去除嘴部畸形、胸骨畸形、脚掌畸形、翅膀翻转的鹅;需要准备4个渗水池用来回收禽粪,当下用作产卵的场地清理后用于肉鹅饲养;场地应该有足够的绿荫,任何建筑都要最大程度地注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每一间禽舍需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或者安装空气流量调节装置进行机械通风……在老皮厚厚的笔记本上,一面是极其娟秀工整的法文,另一面则是翻译成的中文,记录了老皮8年来在象帮扶养鹅的过程,每天的考察心得、发现的问题和拟定的解决方法。

在老皮的建议下,很多养殖户修改了原本每栏圈养2000只白鹅的方式,现在每栏投放500只母鹅和120只公鹅,还降低了饲养密度。很多养殖户都说,从老皮这里,不但学到了养鹅的知识,更在学习做个不一样的农民。“不一样”的内涵就是,在管理上更科学精细,在养殖上更生态环保等。

“以前觉得养鹅,气味肯定大,排出来的水又脏又臭;老皮教我们,要用过滤池、渗透池,让污水循环流动,效果挺明显,现在气味少了,水也干净了。”象山文杰鹅场的陈文杰说,按照老皮的方法,现在鹅场环境卫生好起来了,鹅也很少生病了。

老皮的到来,不仅提升了象山白鹅的养殖技术,也让养鹅人的观念发生转变。“从饲料配比到对营养液添加搭配,老皮都是精确到克数的,我确实也要改变以前大老粗的做法,养鹅也要讲究精细和较真。” 吴声祥说。

经过老皮8年的技术指导,陈文杰种鹅场从之前的1万羽发展到目前的4万羽,吴声祥养殖规模也扩大到2万羽,象山白鹅呈现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截至目前,全县白鹅饲养量79.95万羽,其中存栏25.4万羽;销售苗鹅500万羽,年产值近亿元。

分享“鹅肝菜”

吃“法式鹅肝”一般买进口食品或者去法国当地吃,从今年起,不出家门不靠进口就能吃上地道的饕餮美食,是不是意想不到呢?原来老皮还亲自动手做出了别具一格的“法国菜”,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所选食材及搭配秘方。

“现在的象山鹅肝品质已堪比法国鹅肝,上我家乡人的餐桌没问题。”8月28日,在宁波象山白鹅·法国鹅肝品鉴会上,老皮对自己精心做出的法式肥鹅肝自豪地说。

鹅肝与松露、鱼子酱并谓欧洲三大美味,是国际市场畅销的高档食品,尤其是鹅肝在法国备受追捧。其实,老皮之所以来象山,最初就是解决法国鹅苗的养殖成活率问题,后来才逐步开发做出了肥鹅肝、鹅肉卷、鹅肉裹、鹅肝酱等法式鹅肉美食的。

由于我国早期引进的朗德鹅的生产性能已经下降,因此象山的郎德农牧有限公司2007年从法国朗德省引进了父母代朗德鹅2500羽,以销售鹅苗为主。

公鹅和母鹅育雏完成后分开饲养,在产蛋前1个月按照1:4的比例放在一起,在非正常天气情况下辅以人工受精;增加产蛋窝、赖抱窝的数量,以椭圆形窝较好;减少饲养密度,每羽需要1.5平方米,添加维生素、限制性氨基酸,可以减少啄羽等现象……

“这些建议对朗德鹅来说,非常实用。”郎德农牧总经理李曙光谈及“老皮”时赞不绝口,目前他们已经拥有6000多羽种鹅。同时实践证明,老皮填出的肥肝平均重量达到1000克以上,比国内报道的平均800克提高了25%,说明了郎德鹅具有生产肥肝的种质优势。

象山曙海大白鹅食品有限公司是宁海县最大的鹅肉加工企业。“老皮早在2012年参观我们的生产车间后,建议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销效益。” 总经理俞雪定说,后来他还在鹅肝的整理、调料添加、专门包装、煮制、冷却、储存等整肝深加工环节亲手示范操作,让公司技术人员观摩学习。

去年,老皮在曙海公司还开发出法式鹅肉裹。他亲自到菜市场挑选购买猪肉、鸡蛋、面包片、牛奶、洋葱等食材佐料,选用新鲜的肥鹅,按照一定的比例,把这些食材装进鹅肚子里再用丝线缝好,经过蒸煮炖等工序,再经过一夜的冷冻期,拿出来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做出的法式鹅肉可是我之前不断尝试、花了很多功夫摸索出来的。”老皮说,鹅肉、鹅肝、养鹅都是他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认真,拿出最好的作品给大家欣赏、品尝,争取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县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陈维虎说,在皮埃尔的悉心帮助指导下,通过引入和培育白鹅品种,象山如今已经可以生产达到欧盟标准的优质鹅肝加工产品。这些美食将在9月底举办的国际性大型文旅融合项目——宁波·尼斯嘉年华美食节上亮相;接下来,计划和老皮一起努力,让象山鹅肉与法国鹅肝的完美搭配,让象山鹅肉和相关鹅制品能飞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餐桌上。

皮埃尔:象山的白鹅养殖、加工企业都有我的老朋友,非常愿意指导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养鹅,乐意分享鹅肝及相关产品加工技术,并希望和他们一起努力,打响象山鹅肉与法式鹅肝知名度,打出品牌、做强产业。

据今日象山 记者 夏超明

责任编辑 蒋飞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