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马修·麦康纳的封帝之作曾经感动了很多网友,故事中罗恩从找药到卖药,以一己之力对抗美国医疗体系,抒发一个群体对生命的渴望,感动了全世界的影迷。现在,由宁浩和徐峥监制,文牧野执导,徐峥、王传君、章宇、谭卓、杨新鸣、周一围主演的《我不是药神》带来了一个中国版的卖药故事,因为故事背景和人物角色都是就在当下,所以,有了更多感触。

  对于所有人来说,药都不是一个稀奇的事件,小到头疼脑热伤风冒感,大到五脏六腑内疾外伤,都需要用药来调理,没有病,身体机能会紊乱,生命会失控,尤其对于有病人的人家,药是常年储备,不可或缺的日常消费。药的作用至关重要,却不是免费的,动辄几百上千甚至上万的高价药让很多人不堪重负,吃不起又甩不掉的药,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隐患。

  有隐患的地方就会有人铤而走险,《我不是药神》里面,徐峥饰演的程勇就是迫于中年危机的压力,成为游走在中印两地的药贩子,通过代理印度仿制药“格列宁”赚到手软,为了几十上百倍的利润,他集合了一批帮手组建“治愈小队”,王传君饰演的重病患者吕受益、谭卓饰演的钢管女郎刘思慧,章宇饰演的打工仔彭浩,杨鸣新饰演的刘牧事,组成了一条龙的卖药小分队,干着见不得光的生意,却因为卖的药便宜有效,被病友们称为“药神”。

  如果只是看影片的前半段,观众八成会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而困惑,他们到底是在做坏事,还是在救人?影片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没有答案的辨证题。“治愈小队”都不是单纯的坏人,当然也谈不上是好人。像程勇是一开始是被生活所迫,后来是追救利益,到后来又萌发了责任感,吕受益因为自己的病踏上江湖,刘思慧是为了救治自己的女儿,刘牧师是出于善意,彭浩是为了实现自我,每个人都有不得己而为之的理由。

  有句老话说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那么人呢?药呢?医院药店卖的药能治病,“药神”卖的药也能止疼,也能带来希望,这算不算好药?扪心自问,假如我们自己身处他们的处境,又会怎样做呢?在影片最后,周一围饰演的曹斌,这位一直对“药神”穷追不舍的警察,做出自认为“正确”的选择,这也体现了影片创作者的现实态度,这份态度和气度,也让影片有了不一定正确却让人感受到希望和光明的答案。

  这就是《我不是药神》对现实的触动,电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生活,也照到了一些平时被忽略或有意逃避的话题,当这一切摆在大银幕上,银幕上的碌碌浮生,其实也关乎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处境,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没法不震动,没法不深思。

  值得欣慰的除了现实,还有我们的中国电影,宁浩和徐峥做为近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商业片导演,没有刻意的去追求票房和利润,而是甘愿归于平实,齐心合力为现实主义题材添一块砖,加一张瓦,这样的做法,绝对值得我们每一位观众为之点双份赞,刷两张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