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朵博士

最近,一位17岁的美国女孩儿Katherine Commale因为她的善举走进了公众的视线。

2006年的一天,5岁的凯瑟琳看了一部关于非洲疟疾病的纪录片,里面提到疟疾每年会令80万非洲儿童致死,平均每30秒就会有一个孩子死亡。得知这是由于当地人没有能力购置蚊帐,小凯瑟琳非常难过,决心为那里的小朋友做点儿什么。

从此以后,她从不吃零食、不买玩具,到联系到Nothing But Nets(只有蚊帐)协会,再到吸引来克林顿、盖茨、贝克汉姆等名人为其助阵解囊。截止到2015年,她已募集到超过30万美元的资金,为消灭疟疾的公益事业贡献了不计其数的蚊帐。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琳达一直以来给予的正确引导和支持。琳达一直鼓励女儿,慈善是一场马拉松,一定要坚持跑到最后一圈——“当你心中装着他人时,即使你只是一个人,也会变得特别有力量!”

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很多读者都为小凯瑟琳点赞。而当大家都把焦点放在小姑娘身上时,我则关注到了她的妈妈琳达,因为妈妈才是女儿善心的培养者,引导她将爱心落地,最终达成心愿。

今天我们不妨来捋一捋琳达母女这十年来的心路历程,看看好孩子和他们背后的好妈妈都是怎样炼成的:

有一些父母,当孩子提出他要做一件小小的好事时,他们脱口而出的却是:“你这点小事算什么?” 当孩子想做一件大事时,家长又会说:“你那点付出杯水车薪,根本实现不了那么大的目标,还是算了吧!” 总之,孩子刚刚萌芽的想法就被家长打击了。几次下来,孩子就很难再升起新的想法和希望了。

而家庭氛围较差的孩子就更悲催了。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给予的温暖和妈妈的爱,内心也经常积压着很多的愤怒,所以他内心天然的爱会变得越来越弱小,善良最终被自私和怒火吞噬,变得暴虐起来。

那么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妈妈的爱”呢?现代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孩子出生后,虽然脱离了母体子宫的环境,但是婴儿与母亲依然是处于一个“一元共生”的关系——婴儿分不清哪个是自己,哪个是妈妈。

在他看来妈妈就是自己,从妈妈看他的眼神、对待他的方式里来看待自己,并逐渐地发展着自我认同。出生6个月以后,婴儿才开始进入“分离——个体化”的过程,逐渐开始区分哪个是自己,哪个是妈妈,哪个是别人。

正是在“分离——个体化”的过程中,孩子很多心理结构的成长开始加快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才诞生了。而这些历程都是由主要养育者,绝大多数是妈妈来陪伴完成的,所以妈妈对一个孩子的心理结构和内在品质至关重要。

心理学家温妮科特有句名言:“没有婴儿这回事”,意思是说婴儿只是妈妈的再次呈现,能养育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全在于妈妈。因为妈妈是孩子身边最直接的照顾者,妈妈不但照顾着孩子身体的成长,更是孩子心灵的养育者。

所以小凯瑟琳能成为这样的好孩子,一定是拥有琳达这样的好妈妈。而那些“问题孩子”,其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妈妈或者问题家庭,孩子只是一个病态家庭的形象代言人而已。

回到故事里,当凯瑟琳想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妈妈琳达教给了她方法。毕竟孩子只有5岁,不明白非洲孩子遭遇了什么、什么是疟疾,妈妈引导她到电脑上去查询相关知识,还查到了Nothing But Nets(只有蚊帐)这个国际慈善组织,既没有对孩子“微小善举”的反对和不懈,也没有代劳,而是指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好妈妈都特别有方法,他们总是能不急不燥地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当我们为孩子沉迷网络发愁、抱怨电子产品害人时,琳达却善用网络和电脑,延伸了女儿的视野。所以不是工具不好,关键看你会不会好好的利用它。

妈妈琳达还有一点特别可贵,那就是适时地放手和退出。当凯瑟琳站在台上做演讲时,妈妈站在台下静静地聆听着女儿的演讲。当女儿去往教会寻求更多的合作资源时,妈妈听从女儿的安排和她同往。这让我想到了我儿子幼儿园的一次演出。

在幼儿园汇报演出的后台,拥挤着大量的家长,有的不停地叮嘱着孩子不要忘记动作,有的给孩子喂水喂饭,有的反复地检查着孩子的化妆、穿着……一次小小的演出,让家长各种不放心、不放手。不是孩子能力差,而是我们从来都没有给过他们锻炼的机会。

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唯独没有望子成“人”——人格结构健康的人、独立思考的人、明辨善恶的人……而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养育者——妈妈敢于在孩子童年时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展。

一个合格的妈妈,既不是会忽视、抛弃孩子,也会凡事冲在前面替孩子遮风挡雨,而是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做一个默默的陪跑者。任何时候当孩子转身,你都在那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