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下》:“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對“養生”和“送死”,通常是從對父母所盡的孝道這個角度去理解,即“養生”是贍養父母,“送死”是按照禮節爲父母操辦喪事。

這句話直譯過來就是:“在父母生前盡孝並不比父母去世時操辦喪事(即使包括守三年之孝)容易,甚至更難以做到。”雖說“久病牀前無孝子”,生前盡孝已經是很多人無法做到了,孟子卻說其不足以當大事,而當大部分人覺得送死是容易的事,孟子卻說送死是大事。爲什麼?

朱子是這樣解釋的:“事生固當愛敬,然也人道之常耳;至於送死,則人道之大變。孝子之事親,舍是無以用其力矣”。“無以用其力”已經指出了答案的核心,一種是有反饋的“孝”,一個是沒有反饋的“孝”,總之,字裏行間裏是滿滿的“孝”。

本想用這句話來作爲殯葬的宣傳標語,可如果看的人不加思考的去理解這句話時,很容易認爲這是“孝綁架”、“道德綁架”。爲了避免誤解,我們試着從死亡和社會的角度重新解讀這句話,以獲得更全面的答案。

1、養生的對象是活着的長輩,若有些照顧不周的地方,根據長輩的反應即可知道,然後自己再進行調整;送死的對象是死後的長輩,伺候的各種行爲是否合乎長輩的意願,無從得知,這便是“無以用其力矣”。

2、養生爲吉事,作爲子女若不懂之處可以隨時隨地請教別人,別人也樂於幫助;而送死爲不吉利之事,長輩在時,子女也不忍預先請教他人,也不會主動去了解這方面的注意事項,而一旦長輩去世,也不便於請教他人,或者所請教之人也未必知曉此事。

3、養生爲家門內部之事,所伺候的也就是父母二人;而送死則涉及到家門內部、親戚、鄉鄰、朋友、同事等衆多社會關係,若要讓參加喪事的人都滿意並非易事。這一點,從兒子爲母親辦葬禮的過程中跪接舅舅的禮俗中可以體現出來。

4、養生,是子女伺候父母、孝敬父母的一個過程,子女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獲得情感而得到心靈上安慰和滿足;而送死,面對的是一個未知的世界,究竟該如何去做,子女們一無所知,在迷茫中又容易走上極端,以爲死後不知,而輕率操辦草草了事,或認爲雖死猶生,而事死一切如事生,而陷於迷信泥潭無法自拔。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自古就有各種喪葬的禮制,而如今我們也需要制定一套現代的喪葬禮儀規範來作爲我們治喪所遵守的流程,而這套規範的關鍵之處需要一個彈性的框架,既可以給予指導,又能保留當地習俗的特色喪葬文化。

(完)

本文參考書籍臺灣內政部編印的《禮儀民俗論述專輯-喪葬禮儀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