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蔡邕《琴操》

琴者,禁也,是谓禁防淫邪,助君子正心养性,调和六气之物。

以琴为载体,开启自己本有的生命的源泉;

以琴为媒介,建立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桥梁。

“当你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你就问琴,它都会告诉你。”

△ 梅花斋院落一隅

缘起

锡如老师近十年韬光养晦写字弹琴,居住辛庄七载,因喜梅花之正值高洁,遂将此处院落称之为梅花斋。

去年11月开始,这个挂满了古琴和经卷的艺术空间逐渐对外开放。常有访问者在此处驻足,或是观赏锡如老师的书法作品,或是感受着来自这个空间的氛围与文化力量。

△吴锡如老师抄写的世界最长古琴谱

人们常会看着墙壁上挂满的古琴问起,可不可以来这个空间学习古琴。

于是继开展古琴小班课后,此次推出为期两天半的古琴专修入门班,提供给同样喜欢古琴,却未曾踏入古琴之门的朋友们,卸下平日的繁忙,来到这个坐落于北京乡间的艺术空间,一起度过两日与琴与字为伴的文化艺术生活。

△ 梅花斋古琴教室

坐在庭院池子中央的台子上,锡如同几个朋友,吃着茶,说着东拼西凑的话,望着头上悬着的红得发软的柿子——怀抱大地的渴望也叫它们蠢蠢欲动、摇摇欲坠。

这是去年的秋。不假思索的,今年的秋在前几天立了,一阵清凉的风掠过。

人们来了又走,讨茶的、论琴的、侃侃谈谈;办展览、授琴课、抄经书,梅花斋成了一个生活圈,好似荷尔德林来过,他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的栖居于这块大地之上。”也好似阿多尼斯从这里经过,他吟唱着:

我寻求享有/雪花与火的

生活/可既没有雪花

也没有火/领我进去

于是/我保持我的平静

像花朵一样等待

像石块一样停留

在爱中我迷失了

我自己/我放弃

并观望/直到

我像波浪一样摇摆

在我梦想的/生活

和我生活过的/正在变化的梦之间

——诗歌选自阿多尼斯·《经过》

入秋了,渐凉的天,梅花斋煮着温热的茶。

【梅花斋】

本期课程内容:

学习了解古琴文化

掌握古琴演奏的左右手基本指法和入门古琴曲

附有锡如老师的书法体验课

引导学员通过琴和书法颐养心性,感受生命之道

导师介绍

古琴 刘夏秋老师

△ 刘夏秋老师

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古琴硕士,中央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古琴专业教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 复星琴院副院长,华胥琴堂琴馆馆主。

自幼习琴,师从中国古琴泰斗李祥霆教授。中央音乐学院2009级古琴专业全国唯一硕士研究生。曾多次获得国际民族器乐大赛古琴专业奖项、国内外诸多音乐大师及文化领域名人合作演出。并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获得多国国家领导及文化领域人士的高度赞誉。先后受邀在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举办“古典文化之古琴”系列专题讲座和演奏。参与国家级教程编写及录制并获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新时代的年轻琴家,一直以正确传播古琴艺术为己任,所教授学生遍布国内外各地,足迹触及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

书法 吴锡如老师

△ 吴锡如老师

青年艺术家吴锡如自幼师从父亲学习书法,近十几年来潜心创作、笔耕不辍,书法艺术研究、创作功底日益精进、成果卓著,精心创作出了百余幅佳作,涵盖长卷、小品、扇面等,相关作品得到业界和国内外艺术、教育机构青睐与好评。

作为矢志为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的文化使者,吴锡如还研习古琴数十载,师从古琴大师李祥霆、古琴演奏家巫娜,多次参加外国驻华使馆跨国文化交流演出、古琴书法墨乐演出等。

近年来,吴锡如尝试将书法、古琴、水墨画等不同艺术形式跨界融合,形成了独到深刻的见地和诸多建树,其独立创作的手抄古代琴谱作品总长度逾百米,孜孜不倦静心抄写了《心经》《金刚经》等多部佛学经典。

吴锡如老师微信

课程安排(9月21日-23日):

第一天:

830-1200古琴课 含茶歇

1200-1430午餐及午休

1430-1530锡如老师书法课

1530-16:00 古琴赏析及茶歇

16:00-1730古琴课

1730-19 : 30晚餐及茶话会

1930-2030古琴练习与交流

第二天:

830-1200古琴课 含茶歇

1200-1430午餐及午休

1430-1530锡如老师书法课

1530-16:00 古琴赏析及茶歇

16:00-1730古琴课

1730-19 : 30晚餐及茶话会

1930-2230雅集

第三天:

830-10:00古琴课

10 : 00-10 : 30 茶歇

10:30-12 : 00 总结与交流

12 : 00 学员与老师聚餐

香之颐养

△ 香药

香药即可用于制香的药物,而古人把所有香材、香料都统称为香药。

由于古人认为香与药同源同属,凡是本草,皆可制香,所有香品皆可入药。

香药可驱邪避秽、洁身防疫,健脾开胃、纳谷消食,透达经络、疏通气机。

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 百安山人

百安山人,浩然之气流表于外,通晓中医、佛学、易经、制香。

自小不喜外物,少年时便上山做道士,潜心修行。后回归凡俗,深居简出,仍秉持禅理行于世间。

其香药初只为自己礼佛所制,从不外流。曾算得机缘,受邀前往东林寺传授制香工艺。

在百安山人看来,制香与修法同理,必须如理如法。制香的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香的制法全部是用药材根据严格配比而成,各种香材配比一克的份量都不能差。在材料中不能加入任何化学胶质,全靠手工揉制在一起。因为没有胶质,粘合为一体非常难。山人说,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一定要心怀禅念,功德心常驻才能完成。

9月22日,百安山人在梅花斋置香席与众人雅聚,香约有缘人。

报名信息:

课程:小班授课,满10人开班,15人满员;费用3750元,两人报名3500/人。(含茶歇课程用品及午餐,不含早餐晚餐及住宿)注:课程学员可免费参加雅集

雅集非课程学员1000元/人,学员免费。

报到及结课时间:

课程:9月20下午报到,23日中午课程结束,并与老师聚餐

雅集:9月22日晚上7:30

预报名及课程咨询:

许鑫 18513206781(微信同)

课程期间住宿费用自理,具体安排如下:

1. 住宿安排在辛庄村的客栈里

住宿费用:80元一晚 (多人间或单人间,自行安排)

2. 餐费:午餐包含在学费之内,由梅花斋请客订餐,村中有多处美食,可向梅花斋询问美食攻略,早餐晚餐根据喜好自行安排

授课地点: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梅花斋

公共交通:

1.市区过来:地铁5号线天通苑北站出来后,坐537到终点站兴寿站,坐三轮车到辛庄村;

2.昌平过来:坐870到兴寿站,坐三轮车到辛庄村。

自 驾 车:

1.市区过来方式一:沿立汤路往北到怀昌路,再沿怀昌路往东到桃林,过桥沿京密引水渠往东即到辛庄村。

2.市区过来方式二:京承高速“昌金路出口”驶出,沿昌金路往昌平方向行驶,见红绿灯有往怀昌路标志处右拐,京密引水渠往东即到辛庄村。

3.昌平过来:昌崔路转怀昌路往东到桃林,过桥沿京密引水渠往东即到辛庄村。

△ 更多内容请关注梅花斋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