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袋斜街在西城地安门以北、鼓楼门前,据说是北京城最老的斜街。它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小石碑胡同与鸦儿胡同相连,为东北西南走向。据清乾隆年间刊刻的《日下旧闻考》一书记载,此街原名“鼓楼斜街”,清末改称“烟袋斜街”。

老北京旗人大都嗜好抽烟,什么旱烟、水烟、鸦片烟,走在路上还闻个鼻烟。这里离皇宫近,附近住着的也都是皇亲贵戚,因此各种烟具的需求与日俱增。烟袋当然也包括在烟具中了,所以斜街上一户一户开起了烟袋铺。这条街上的烟袋铺,大都是高台阶,门前竖一个木制大烟袋当幌子。黑色的烟袋杆儿,金色的烟袋锅儿,这样的标志真可谓生动形象至极。在烟袋斜街的东口路北有一家“双盛泰”烟袋铺。双盛泰是北京有名的烟袋铺,店前斜挂着一个大烟袋实物幌子,这个烟袋长有五尺,粗如饭碗,涂上黑漆,烟嘴涂上黄铜色,烟锅下面垂着长长的大红穗子,十分醒目。久而久之,人们便以烟袋斜街为这条街名。

除此之外,烟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杆烟袋。细长的街道好似烟袋杆儿,东头人口像烟袋嘴儿,西头人口折向南边,通往银锭桥,看上去活像烟袋锅儿。烟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响,一直流传到今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