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徐克导演,吴奇隆、杨采妮主演的电影《梁祝》于1994年上映。这部演绎了家喻户晓的爱情电影因其出众的配乐,获得了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乐奖,获奖人为黄霑、胡伟立、黄英华、雷颂德。

从配乐来看,沿袭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风格。配乐从一开始就很美,前半部分的轻松活泼的风格正好与梁祝二人相遇、相爱配合,而后半部分,整体的音乐风格偏悲伤沉重,正好表现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悲凉。

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

《梁祝庙》是雷颂德、黄霑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爱情主题”改编而成,出现在影片序幕。沉闷、单调的电子音乐效果衬托出梁圣君庙的寂静与落寞,中国乐器过渡后,长笛音色吹出明亮跳跃的自由旋律。

祝英台随着镜头的慢慢推近出场了,她在房顶看着蝴蝶,此时梁祝爱情主题衬托出女主人公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这就是《春闺里》。在影片第28分钟,祝英台画蝴蝶时,这段音乐再次出现,表现了祝英台对梁山伯的好感。

《少年十五二十时》在影片50分钟左右出现,笛子和电子音乐代替了原来的小提琴和弦乐齐奏,显得通俗、活泼、现代,恰当的映托出梁祝二人和书院同学玩蹴鞠时滑稽、愉快的场面。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

《文库夜读书》出现在影片26分钟左右,祝英台和梁山伯在文库互相介绍时。创作者用小提琴协奏曲引出这段音乐,配器使用了中国民族乐器,如笛子、箫、古筝。这使曲风很贴合整体的配乐基调,展露了中国古典风味。

此后,随着梁祝英感情的加深,这段音乐就会出现:影片33分钟处,二人同睡一床,音乐表现出梁祝的愉悦情愫;44分钟左右,祝英台补考合格,二人再睡一床,音乐体现了梁祝感情的微妙变化;影片进行到55分钟,英台看望病中的山伯,音乐出现,梁祝感情在无形中加深。

紧接着,八月十五,梁山伯给祝台化妆,察觉出英台是女儿身,音乐忧伤而暧昧;再就是梁祝感情宣泄的最动人处,也是改编后最大胆的情节:祝英台得知家里让她嫁人,临走前跟梁山伯道别。

二人不但互相表白,躲雨时还偷尝“爱情禁果”,随着梁山伯拥抱着祝英台说了一句:“乱就乱吧!”《你你我我(国语版)》出现,男女二重唱跟此时的梁祝一样缠绵。《你你我我》由黄霑填词,唱词大胆而直白,如:“此刻抱你入怀,永恒也属于我。”纯粹是现代人的表达方式。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分离

《楼台会》用在影片70分钟后,梁山伯去祝英台家提亲,两人相见后,祝英台被迫试穿结婚礼服,梁山伯默默等待,音乐衬托出的那种忧伤与无奈使人潸然泪下。

在琵琶和古筝音色的映托下,小提琴缓慢拉出这段略带忧伤的主旋律,接近尾声时,箫声引出原作爱情主题,整段音乐缠绵、忧伤,在意境上与原作契合。

影片中,梁祝二人抗婚失败后,《字字皆成血》这时滑入:梁山伯提起笔,脑海里不断浮现他与祝英台的美好往事,矛盾、不舍、挣扎的痛苦表情在小提琴迂回、缓慢的音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血泪》在影片90分钟左右出现,此时,梁山伯已含恨九泉,祝英台非常痛苦,泪水流成血水。这段音乐跟《字字皆成血》前半段小提琴旋律几乎相同,体现了祝英台的悲痛。

《英台哭坟化蝶》中哭坟的音乐高潮奏响,祝英台挣扎着从轿中冲出,不顾一切的奔向山伯的坟墓。气势恢宏的音乐与祝英台的反抗相辅相成,整个场面悲壮、凄惨,影片剧情这时达到最高潮。

随后,音乐渐渐转入寂静,黄霑填词的《梁祝(国语版)》唱出,最后,雷电交加声中《英台哭坟化蝶》再次响起,直到若虚和尚撕纸化蝶,剧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