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徒一生有四大夙愿:敬仰湿婆、到恒河沐浴并生饮恒河水、结交圣人朋友、住在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

对于生饮恒河水这件事还是看看就好了,但幸运的,一路上倒是真的结交了两个圣人朋友,我也到港随俗的都称他们巴巴。

巴巴年纪虽然大,但身为在瓦拉纳西游历多年,阅览来自世界各地旅人无数的他,并没有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整整三十分钟听他讲的却是对面另外一位圣人的坏话,圣人之间因为要抢客人做祭拜仪式,也是有竞争压力的。

印度人相信,这辈子如果来到恒河浸沐一次,那些过去的罪孽就会随着恒河的圣水洗涤而去,灵魂获得救赎。那天雇了一位船夫大叔带著我和韩国哥哥一起游恒河赏河祭。

他娓娓道来的说着自己背后的身世,他小时候被父母带来瓦拉纳西游玩后,父母把他丢在恒河岸就一去不回的悄悄离开了,后来的他被老船夫救起当起学徒来,二十八年来小木船为枕,以星空为被,靠着自己每天努力挣的微薄薪水养活自己。

我问他:“你还恨你的父母吗?”我不敢想象这过去的日子他是怎么熬过来的。“恨当然曾经恨过,但也许当时我的父母有著说不出的苦衷,但我更相信是我前世造的罪孽太多,”他停顿了一下,接着又变回一开始那个嘻嘻哈哈的样子。

瓦拉纳西主要有两处火葬场,最大的一处为靠近河坛的Burning Ghat,在这里有种奇妙的氛围,死亡在这里并不会让你觉得是一种生命的结束。

一具又一具裹着黄布的尸体用竹编的轿子抬到了恒河边,在抬轿的路上有些家属吟诵著梵文护送著,有些人安静的陪著大体走完人生最后一趟路程,但没有看到任何一位家属是哭哭啼啼的。

晚上七点,夕阳余晖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聚集在 Dasaswamedh Ghat台阶,原本在恒河上载者游客的船只也都靠拢了过来,河坛上香烟缭绕,婆罗门祭司站在高处手举著法螺,那低沉而肃穆的螺号吹响整片恒河的夜空,展开这流传千年的恒河祭典(Ganga Arrti),场面声势浩大。

坐在河阶上或是船上的印度教徒们纷纷双手合十,默默地闭上眼睛向湿婆神口中念念有词的祈求着。

霎时间,我心里感到所未有的平静祥和,彷佛今早在市区看到的那些嘟嘟车、人力车、机车和汽车,还有闲暇无事的牛儿一同抢道的瓦拉纳西日常街头混乱画面。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