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建北村 韩吉仁

我的家乡叫建宁,位于高平东北部高山盆地。地理位置、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高平西乡称建宁叫“东乡老抖”。至于是“东乡老斗”、“东乡老兜”、还是“东乡老抖”,无从考证。但是,无论是“斗”,是“兜”,还是“抖”,说到底,建宁人都认为是对自己的赞誉。

比如:叫“东乡老兜”。“兜”是口袋的意思。把建宁人比做口袋,应该是指建宁人有东西只知道往口袋里装,不喜欢从口袋里往外掏。这应该是对建宁人勤俭生活的认可。

比如:叫“东乡老斗”。“斗”是古代用来称量粮食的工具,是公平、正义的象征。斗又是圆形的,圆形有圆润的意思。建宁人像斗,是指做人正义、不伤人,做事公平、有原则。这是对正人君子品格的一种肯定。

如果,西乡人把建宁人叫做“东乡老抖”,则证明建宁人千百年来有众多“抖”的资本。“抖”虽是讽刺、挖苦一个人变的有钱有势,过分追求享受的一个词。但这个词给了建宁人,真的恰如其分。不信,我们举几个“抖”的资本,让您品味品味建宁人。

第一抖: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文物考古,先后在建宁、东庙、西沟发现了石刀、石斧、灶火砖等精美的石头。建宁、东庙、西沟被认定为古人类发源之地。“会唱歌的石头”将建宁、高平乃至晋城文明推向了人类早期的远古时代。

1、建宁遗址:建宁遗址是晋城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旧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旧石器时代距今300万年--1万年。战国时期距今2490年--2236年。

2、东庙遗址:东庙遗址与团池李家庄遗址、城北店上遗址统称高平三大古人类遗址。

年代:新石器时代。距今14000年--4000年。

3、炉灶遗址:西沟有长平之战炉灶遗址。年代:战国长平之战时期,距今2275年。

第二抖:传统文物高大上

北魏造像碑、明朝建书院、清朝留御匾,历史为建宁留下了高大上的传佛教、习儒教、承传统的远古记忆,让古代文化活了起来。

1、千佛造像碑:建南千佛碑,属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雕凿年代为北魏太和二年,距今1519年。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就传承到建宁,不能不说建宁传统文化传承久远。

2、丞阳书院:明朝万历十五年(1591)建宁名宦郭东在建宁镇北创建丞阳书院,又名石堂会。从明朝起教学里中子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雍正御匾:清康熙四子和硕雍亲王,即:雍正皇帝考察民情,在建宁西沟留赠“如来禅”御匾一块,给建宁增添了历史文化。

第三抖:泽潞官宦第二家

从明到清,晋东南地区有两大官宦世家。一为明代官至刑部主事、太常侍卿的高平建宁镇郭东家族。一为清代阳城县陈廷敬家族。陈廷敬世家一门九进士、六翰林、十九举人、四十一贡生。郭东世家:一门六进士、十余举人、数十乡贤乡贡。郭东可为建宁历史名宦,明清泽潞第二名门望族。

第四抖:红色革命根据地

1943年7月,中共太岳二地委、二专署在建宁村北街的昌茂恒、忠义恒建立了中共建宁县委、建宁县抗日民主政府。为白晋路以东、陵高路以北地区开辟了抗日根据地,支持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第五抖:多个第一扬高平

1、高平庙宇第一殿:建北村圣人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九檩七架椽,三架梁,建筑高大宏伟,独领高平庙宇第一大殿。

2、高平海拔第一峰:金泉山位于建宁北面,在长平之战百里石长城的最东端。东起长治县西火镇南掌,西连高平县陈区镇龙王山,海拔1391.1米,为高平海拔第一峰。

3、建宁多个第一扬高平:苏庄松树高平第一冠。北社高平信用第一社。

建宁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托生在这块风水宝地的东乡老抖们,从一出生就注定千古风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