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看到头条用户【奥卡姆剃刀】发了一个「果粉翻车」的微头条(这里的「果粉」表示「民国粉」)。

原来央视《中国味道》节目的顾问董克平提到:在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杜月笙捐献电话机,并冒这枪林弹雨给坚守仓库的谢晋元及八佰壮士: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陈存仁在《银元时代的生活》一书中曾经记录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时的一件事。

当时上海各界用不同方式支持谢晋元部,杜月笙问谢晋元需要什么,谢说因为军事原因,需要一部电话交换机。杜月笙二话没说,把自己银行刚刚进口的一部电话交换机拆下来,费尽艰辛送到了被日军重重包围的四行仓库。

书中还记录了当年上海市民对谢晋元部的各种支持声援行动。和我在课本上看到的根本不一样,有些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课本上的。

正是这些细节上的东西,让我对课堂上讲的那些历史产生了怀疑,这样的细节多了,就有了我们学到的历史基本上是由谎言构成的感受,那一刻,真的很难受。显然,这样的情形仍在继续。

作为通讯专家的奥卡姆剃刀和【共青团中央】在微博下也表示质疑,当时的电话交换机无比庞大,杜月笙是怎么运进去的呢?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通信专业的事情,我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没有能力置喙。但是,董克平指出信息源来自【陈存仁所著《银元时代的生活》】,我们完全可以核实,并进行信息追溯,考证其可靠性: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我有这本书的电子版,其实叫《银元时代的生活史》(2000,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我从头看到尾,反复的撸了几遍,都没有看到董克平所说的:「杜月笙送电话交换机到了被日军重重包围的四行仓库」。

全书提到杜月笙的只有一个地方,因为作者陈存仁与章太炎有「师生关系」,他在书中第三章【鬻书生涯 清贫拮据】提到杜月笙请章太炎写《高桥杜氏祠堂记》【注1】: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章太炎写《高桥杜氏祠堂记》,注1,页63

由于我看的书影扫描版,无法进关键字检索,我不放心,怕有所遗漏,

于是,我在网易云阅读电子版《银元时代的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中检索,结果是一样:

没有提到「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杜月笙送电话交换机给张晋元」这件事,只提到「杜月笙请章太炎写《高桥杜氏祠堂记》」。【注2】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我注意到有些网络自媒体文章,除了淞沪会战的大背景一样,完全是另一种说法:

  • 杜月笙不惜重金买电话交换机送给张治中:
  • 杜月笙组织上海里弄大妈烙饼20万张送给张晋元: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但是这篇自媒体文章也没有给一个出处,我也不知道相信还是不相信。

我查了一下,在两个版本的杜月笙传记中,《杜月笙全传》、《杜月笙传》都有杜月笙送给张治中「1部电话总机,10局部机,4部机器脚踏车」的情节。

《杜月笙全传》的记载是:由于市场紧缺,杜月笙准备将中汇银行(他自己开的银行)的电话总机给拆下来,后来,花高价买到西门子公司电话总机,送给了张治中。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注3

从《杜月笙全传》的记载来看,杜月笙的得意门生陆京士是这件事的亲历者。在章君榖著、 陆京士所校订的《杜月笙传》的「军中所需要啥捐啥」一丈中,也记载了这个情节,和《杜月笙全传》的记载差不多: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历史真相官:杜月笙送过电话交换机到四行仓库吗?

注4

综上可见,《银元时代的生活史》并没有记载「杜月笙将电话机送到四平仓库」,董克平可能是信口开河或者记忆错误,也没有进行核实。

由于我对民国史不是很熟悉,杜月笙传记也非很坚实的一手历史文献,我不敢言之凿凿的下判断。但我认为:

抗战中杜月笙慷慨解囊,认购国债,捐献物资,慰劳军队在历史上却有其事【注5】,因此,杜月笙送电话交换机给张治中指挥部这个事件还是有一定可信度。

淞沪会战中,张治中的第五军军部在上海刘行镇,蒋光鼐的十九陆军军部在上海真如镇【注6】。作为指挥中枢的「军部」,肯定不是在第一前线,因此,不管电话交换机尺寸有多大,杜月笙不必冒着枪林弹雨都可以送到。

(当然,我没有通讯专业的学术背景,我不知道30年代电话交换机尺寸有多大,军用和民用是不是都一样,我假设当时电话机确实很大。)


结论

所以,在淞沪会战中,杜月笙在劳军的时候,是将电话交换机给张治中军部,而不是冒着枪林弹雨送到谢晋元和八佰壮士所守卫的四行仓库。

董顾问可能就是信口开河,发了个感慨,犯这个错很正常,你我可能都会疏漏、犯这个错误。

但是,董顾问真的别动不动「谎言、假历史」,今天,研究抗战历史,真的完全没有禁区,相关的论文、专著一大堆,不要以为知道一点稍微「非主流」以外的东西,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我不知道董克平说的「课本」是哪一个课本,「谎言」指的是什么,我完全没有看到什么「谎言」。「四行仓库保卫战」和「谢晋元」,不管国共那一边,都是正面赞扬的。

------------------

参考文献

  1. 陈存仁. (2000). 银元时代生活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页64
  2. 网易云阅读:陈存仁. (2007). 银元时代生活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0ddf795a18f0430a91f8387117a19d54_4/a4dfe3f251b94f1289371f8294a4aff5_4
  3. 任中原(2012),杜月笙全传,中国华侨出版社,页324-325
  4. 章君榖. 陆京士订(2011). 《杜月笙传》.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章节:军中所需要啥捐啥,装甲汽车送张发奎
  5. 邵雍. (2000). 杜月笙与上海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战争研究(2), 118-134.
  6. 周建平. (2015). 两度带兵激战淞沪的张治中. 世纪风采(11), 20-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