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二,攻占成都后,孔明的官职是军师将军,而孝直是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两个人是平级的关系,谁也管不了谁,孔明没有权力来处置孝直。其三,孝直的背后有复杂强大的政治背景,对于益州人来说,玄德和孔明都是外来势力。

众所周知,刘备刘玄德能够拿下益州,第一功臣就是孝直,孝直是法正的表字。如果单纯看他的表字,会让人不由对他心生好感,以为这个人又孝顺又正直,但实际上,这人虽然智谋过人,被编著《三国志》的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但实际上,孝直心眼儿小,别人对他有过一饭之恩,他都要予以报答;而那些与他有怨恨的人,在他得志掌权后,也睚眦必报,无不加以报复,甚至把曾经得罪过他的仇人找出来一一杀害。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字孔明,向来除了智谋过人之外,他的执法严明也是出了名的。在《三国演义》里,孔明挥泪斩马谡,彰显他的执法严密。当然,在真实历史上,孔明斩马谡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历史上在街亭失守后,马谡并没有像广为流传的那样去孔明那里自缚请罪,恰恰相反,他选择了逃跑。后来,马谡被子均辑捕归案,孔明判处死刑。但还没有来得及执行,马谡就在狱中病故。当然这是后话。

那么话说回来,孔明既然以执法严明著称,为何还会对孝直违法乱纪现象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其一,孝直对于刘玄德拿下益州功劳颇大,益州的发展阶段需要孝直。孝直是一位很有才能、善奇谋的人。刘玄德取益州和汉中,孝直居功至伟,故而他很得刘玄德的信任和敬重,在外掌握着益州首府蜀郡的行政大权,在内则经常为刘玄德出谋划策,是刘玄德的主要谋士。因此,当有人向孔明投诉说:“孝直肆意横行,将军您应该禀报主公,不要再让他作威作福。”孔明却回复说:“主公在公安(荆州油江口)时,北边畏惧曹操的强大,东边害怕孙权的威胁,近处则担心孙夫人在家中搞出内乱,孝直就像羽翼一样辅佐主公,使主公能够自由翱翔,不再受制于他人。怎么能禁止他,不许他稍稍随心所欲呢!”

其二,攻占成都后,孔明的官职是军师将军,而孝直是蜀郡太守、扬武将军,两个人是平级的关系,谁也管不了谁,孔明没有权力来处置孝直。而且孝直当时正得刘玄德宠信,即便孔明提议刘玄德处置孝直,刘玄德也未必会听从。后来,孝直于220年去世,还被刘玄德追谥为翼侯,是刘玄德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足见其宠幸。

其三,孝直的背后有复杂强大的政治背景,对于益州人来说,玄德和孔明都是外来势力。益州的本土势力代表就是孝直,处理孝直就相当于和益州本土势力起冲突,为了缓和新旧势力平衡,孔明不得不谨慎对待。

所以综上所述,对孝直做出的杀人等违法之事,不是孔明不想制止或处置,而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在当时的蜀汉,真正能做主的是刘备刘玄德,不是他孔明,他实际上做不得主。诸葛孔明作为才貌双全的古代著名智者,他当然对蜀汉政权的状况心知肚明,所以对孝直违法乱纪之事虽然了如指掌,但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将法正绳之以法,这不得不说是孔明执法生涯中最大的遗憾。而等到刘玄德于公元223年病故于白帝城永安宫,孔明真正在蜀汉当权的时候,孝直也已经死了3年了,孔明当然也无法再以法律制裁法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