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的胃都或多或少的有点毛病,尤其是久坐办公室中午就吃外卖的工作党们,一旦胃不舒服,就很难治好,经常翻来覆去地难受。胃是一个坚实的袋状物,位于肺部下方的上腹部。这个袋子的壁叫胃壁,由3层组织构成,内层是粘膜层,中间是肌层,外层是浆膜层。粘膜层有胃腺,负责分泌黏液、胃酸和胃蛋白酶。胃酸的酸性很强,当食团进入胃中时,胃酸开始大量分泌,可使胃中的pH值降到2以下。胃蛋白酶作用是消化分解蛋白质。黏液起到润滑和隔离的作用,使粘膜免受胃酸的腐蚀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1、吃饭太快

如果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极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研究发现,与细嚼慢咽相比,狼吞虎咽会导致发胖风险增加至少3倍。

因此,建议正餐吃饭时间至少30分钟,每口饭尽量嚼烂嚼软再咽;不必纠结每口饭该嚼多少次,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即可。

2、暴饮暴食

饮食过量会扰乱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节律,胰腺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胃胀不适,甚至是急性胃扩张、急性胰腺炎,严重者可导致胰腺癌。

细嚼慢咽,慢慢体会饱的感觉,七八分饱后放下筷子;三餐固定时间吃,以免“饥不择食”。

那么正确的养胃方法是什么呢?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1.陈皮白芍

材料与做法:陈皮5克、甘草2克、化橘红3克、北沙参3克、白芍3克。先把陈皮、甘草、化橘红、北沙参、白芍等中药材和食材磨成粗末,然后用热水冲泡即可饮用。

2. 紫苏佛手茶养胃,出自《金匮要略》的方子。

做法:紫苏、佛手、丁香、麦芽、高良姜,每种各5g,将所有的食材放到锅里文火煮2个小时后饮用,每日饮用2次。

具有暖胃、去除胃寒的功效。研究还发现,茶中含有有机酸类、苷类、挥发油等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病毒、消炎以及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不仅能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对于胃炎、胃溃疡也有愈合平复的作用。

3. 黄芪桂枝茶

黄芪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白芍10克、大枣8颗,先把黄芪、桂枝、生姜、白芍、大枣等中药材用热水煮熟后,放入饴糖溶化后即可饮用。

功效:对补脾益气、温中祛寒、缓急止痛有帮助。

4.茯苓桂花心粥

粳米50克、桂花心2克、黄芪5克、茯苓2克。粳米淘净。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粳米,汤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5.草豆蔻丁香鸭

配方:沙棘5克、五味子5克、丁香5克、肉桂5克、草豆蔻5克、鸭子1只(约1000克)。

制法:鸭子洗净,丁香、肉桂、草豆蔻用清水3500毫升煎熬2次,每次20分钟,滤出汁,约3000毫升,将药汁倒人砂锅,放入鸭子,加葱、姜,用文火煮至七成熟,捞出晾凉。在锅中放卤汁,将鸭子人卤汁煮熟,捞出,卤汁中加冰糖10克及少许盐、味精,再放入鸭子,用文火边滚边浇卤汁,皮色红亮时捞出,抹麻油即成。

功效:理气温中止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