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广东省海鲈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下称“联盟”)在全国最大的海鲈产区、“中国海鲈之乡”珠海市正式成立。政府相关领导、科研院所及优秀企业代表等50多人共同见证了联盟成立,并参加了以海鲈产业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学术交流。

  据悉,该联盟由广东水产学会倡仪成立,是由从事广东省海鲈产业相关研发与生产的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其他组织机构共同搭建、自愿组成,开展海鲈产业科技创新的开放型合作组织。首届联盟成员单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负责召集组织。

  海鲈作为我国养殖产量最大的海水鱼之一,曾是珠三角风靡一时的养殖品种。而珠海斗门区白蕉镇也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海鲈主养区,在高峰期,业内曾有“养一塘海鲈赚一辆奥迪”的佳话。然而,近两年白蕉海鲈却不断遭遇发展瓶颈,诸如种质退化、量长价跌、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首届联盟理事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江世贵

  对此,首届联盟理事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所长江世贵表示,未来联盟将对症下药,重点开展五大工作。包括制订海鲈产业标准,解决海鲈产业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建立产业公共创新平台;构建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产业信息技术共享数据库;举办专题论坛、技术研讨、科技成果发布、技术培训、企业需求对接和国际交流等活动。

  而以这五大工作为核心,在现代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联盟将引导海鲈产业从“粗放养鱼”向“科技养鱼”、“绿色养鱼”转变,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导向,种苗、养殖、流通、加工环节齐发力,开拓更大的海鲈市场。

  作为海鲈产业首个“政产学研”联手的行业联盟,推动海鲈养殖进入全新发展时代,自然少不了企业的鼎力支持。首届联盟副理事长、珠海强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强在仪式上提出,今后强竞将与联盟各单位一道整合产业资源,妥善利用联盟提供的科研平台,使海鲈驶入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快轨。

  首届联盟副理事长、珠海强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强

  据刘强介绍,目前斗门全区海鲈养殖面积在3.5万亩左右,年产值近30亿元,约有6万余人从事到海鲈养殖中来。所以本次联盟在珠海成立,对珠海海鲈产业来说,影响力颇广、受益面巨大。

  在联盟成立仪式之后的学术交流环节,围绕目前限制海鲈养殖业发展的种苗、养殖、加工、物流等环节上的问题,多位代表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其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发现场热烈讨论。

  其中,首届联盟理事、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温海深在海鲈育种方面的报告,对未来海鲈种苗选育新方向提出建议。他认为,目前我国海鲈主要存在黄渤海群体和南方群体,因此可以考虑以此为基础建立新的海鲈家系,进行种质资源的改良。

  首届联盟理事、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温海深

  在养殖环节上,有实验研究证明,海鲈完全可以适应循环水养殖,实现6个月400g的生长速度,也可以适应外海深水网箱养殖,24个月的养殖周期,平均鱼体重达到8斤。在加工环节上,则有实验完成以茶液为主低温快速腌制,并低温干燥,最终得到营养、少盐的“茶香鲈鱼”。而在物流环节,同样有实验成果提出一些新的海鲈运输技术。

  实际上,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如今海鲈产业正在一步步做精、做广、做深。今年6月,在甘肃兰州举办的珠海市渔业品牌推介会上,来自兰州、青海、新疆三地的13家经销商签订白蕉海鲈购销协议,总额2.3亿元、产量1.1万吨,创历史新高。可以相信今后在联盟的引导下,海鲈产业势必会再攀高峰。

  首届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李纯厚主持活动

  首届联盟成员单位授牌仪式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点击“大拇指”,让我感受你对我的爱!

  转载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农财宝典(ID:ncbd0000),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旭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一律视为侵权。

  本期编辑:Ivyzeng116

  往期精彩回顾

  跌1.5元/斤!新鱼大量上市,“山竹”过后鱼价会回涨? | 粤海智造特约·海鲈行情周报

  再现多个近百米宽决堤口!大潮冲击或将发生溃堤!南沙数万亩鱼塘告急,受灾扩大至200名养殖户!

  紧急救援!海陵岛49万斤网箱鱼受灾、中山数万斤鱼逃逸!阳春、云浮暴雨成灾,河水倒灌!

  急!70米决堤,广州5500亩鱼塘被淹、痛失1.2亿元!离大潮仅有一周抢修时间!

  惨!珠三角全线受灾,数万亩鱼塘被毁,南沙养殖场就损失5000万!未来10天没有新台风!

  

  目前5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