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商会宝鉴||商会发展怎样才能风生水起,不至于成为“伤会”?

近年来,各地商会发展得风生水起,但负面新闻似乎也层不不穷。如何避免商会成为“伤会”非常值得探讨和研究。

提高自律性

加强自律性可以通过商会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特点,维护、增进会员企业、理事单位的共同利益。协商制定商会、协会、企业家协会的有关章程规则,建立行规行约,形成自律机制,规范企业行为,协调各方利益,维护平等竞争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加强监管力度

我国商会普遍缺乏完善的治理结构。针对这一问题,应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当中实行的理事会制度并完善内部的监督机制,将商会的发展纳入科学理性高效的轨道中来。通过提升商会内部的管理水平,有效地提高商会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商会有多层次的需求,包括专职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在内。由于社会组织的有一定的公益性而专业性较弱,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商会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商会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合现阶段商会需求的人才。

各级政府还应该出台社会管理目标评价体系,实现对商会在帮助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目标的有效评估,形成商会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良性促进。商会领域法律体系的缺失也影响了商会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导致了目前部分商会和地方政府相互勾结导致的腐败现象。商会的发展也将可以因此而进入法治化的道路。

发挥商会独特作用,强化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以及利用商会自律功能,创造性做好维权工作,不仅要做到创新社会管理理念,还要制定鼓励政策,多种手段进行管理并且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

树立权威

新时期商会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商会工作涵盖面广,事情繁杂,有的还很特殊,处理起来涉及到许多方面。这就要求商会秘书处要按商会章程操作。

会长、秘书长必须对商会章程熟悉,且在章程框架下行动。

随着政府管理职能不断转换,小政府大社会格局日趋显现,商会不仅要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职能,而且商会要担负起社会责任这个担子。

进一步完善服务

商会服务要有前瞻性。

利用商会这一集合平台为会员企业、理事单位提供经济社会宏观政策和市场微观信息,通过咨询服务、项目投资、开拓市场、专业培训,利用商会的刊物、网络、讲座、论坛等形式对会员企业进行思想教育。

为会员单位服好务是商会最基本的职能。商会为会员服务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范围,抓实服务内容,让全体会员感受到商会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达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大家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真正有“娘家”的温暖。

商会的成立,是由企业为维护共同利益自愿组建和参加,是互益性的自律组织,具有自律、服务、维权等中介职能和沟通、协调、团结、合作的管理作用。

总而言之,商会作为一个民间性、非盈利性的社团组织,它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乡亲之间的聚会场所,更不是一个简单的论资排辈的组合。

特别声明

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正能量,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如转载文章的涉及您的权益等问题,我们会根据要求第一时间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