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全世界的准妈妈们都被告知在胎龄37周~42周之间出生的新生儿属于正常的“足月儿”,拥有相对更佳的健康状况。

但这一术语日前被美国围产学界重新定义--《美国妇产科杂志》将此时间范围进一步缩短,认为出生于39~41周之间的新生儿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足月儿,而新定义也同时得到了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与母胎医学学会(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的认可。新定义旨在阻止医生与患者过早(小于39周)进行不必要的引产与剖腹产。

“我们已经意识到在37周~42周之间出生的婴儿健康状况并不一致,”来自麻省总医院与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的Jeffrey Ecker博士谈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39周之前出生的婴儿在发育程度上略微落后,这主要体现在呼吸、听力与未来的学习能力上。其原因在于新生儿约1/3的脑部发育在35~39周之间完成。而41周以后出生的婴儿也同样存在着一定健康风险。”

“新定义基于研究得到,相对于来自于临床观察的旧定义将更加准确,”Ecker博士补充到,“当然旧定义仍然适用,但医生应该知道最佳的分娩时间。”

新生儿新定义

早产儿(Pre Term):小于37周

早期儿(Early Term):37周~38周6天

足月儿(Full Term):39周~40周6天

晚期儿(Late Term):41周~41周6天

过期产儿(Post Term):42周以上

怀孕的喜悦,最怕就是婴儿未足月就呱呱坠地,导致身体不健康,但情况有可能更糟糕;美国科学家近期在权威的《Pediatrics》期刊上发表一篇相关研究,指出未满39周就出生的早产儿在学习能力上可能会大打折扣,以8到10岁的孩童为例,早产儿在阅读理解和算术能力出现障碍者,比例高出3分之1。

美国《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报道,纽约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mbia)调出1988到1992这5年间出生在纽约地区近12万8千名儿童的资料,再对照现在他们的课业表现,得出了“越晚出生功课越好”(born later did better)的结论,而这个分水岭就落在怀孕的第39周,早于39周就算是早产。

更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37周就出生的婴儿,发生轻度和重度的阅读障碍(reading impairment)比例,较41周足月生的婴儿分别多出14%和33%;相同情况下,基础运算能力出现困难者则多出了16%。主导这项研究的Kimberly Noble博士解释,现阶段产妇怀孕满37周后随即进入分娩的“备战状态”,这时胎儿的生理机能已经发展完全,但脑部发展却尚未完备。

研究中发现,关键的脑部发展落在第37到39周,也就是妊娠期的最后2周;一项数据显示,满41周出生的婴儿,脑中的“灰质”(grey matter)(或脑神经数)整整比满37周婴儿多出50%,这意味著智商、理解力、认知力等表现皆明显突出。

该结论无疑是推翻相关领域既有的医学认知,过去定义的早产儿皆指不满37周出生的婴儿,但若从“头好壮壮”的标准来看,从39周开始才是相对理想的分娩期;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超过41周肚子还没动静,胎儿可能因为胎盘的老化而承受负面影响,这时就必须考虑用剖腹产(Caesarean section)的方式将宝宝取出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