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冠查看高山菊涨势

人民网海口9月21日电(毛雷、符武平)如果不是五年前毅然返乡,李勇冠应该还在繁华的武汉,过着传统意义上“成功人士”的生活。而如今的李勇冠,则成就了另一番“成功”——在家乡临高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被称为“最美扶贫人”。

李勇冠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

从大学老师到扎根农田

一个农村娃,从海南小县城考入华中名校,之后在著名高校任教,却在而立之年毅然放弃在大城市的优渥生活,返回家乡小县城去“种田”。说起李勇冠的故事,临高多文的群众仍然津津乐道。

1983年出生的李勇冠一直生活在临高县,直到2002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变化,2006年毕业后先是留校工作,任华中科技大学资助中心主任助理,之后在武汉大学任MBA联合办学培训部主任。

就这样一个家乡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在2013年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武汉“裸辞”回乡种菜。

李勇冠所种的菜并非一般的菜,而是已经非常有名的临高空心菜。这道菜也被称为“总统菜”,背后也有一个故事,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道菜从临高县多文镇头神村空运到了中南海国宴席上。“总统菜”因此而得名。

但当时临高空心菜面临的问题却是“空有其名”——市场上不少打着“临高空心菜”的牌子,却是实实在在的“李鬼”,多文本地的空心菜却不成规模,当地群众赚不到钱。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打响临高空心菜的品牌,学传播出身的李勇冠将全部积蓄投入在空心菜的发展上。3个月时间,他完成了商标注册、品牌包装设计工作,并注册了公司。公司成立3个月,李勇冠就签下了20万斤的订单。

然而,当地不大的种植规模却让李勇冠头痛不已:订单完不成咋办?为了赢得大家的信任,李勇冠决定以身作则,自己先种植20亩空心菜,全部采用有机肥种植,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管理。45天后,空心菜收割,客户赞不绝口,愿意合作的农户也纷至沓来。大家一起种植空心菜,如期完成了首批大订单。

如今,临高空心菜已经成规模、成品牌,“头神牌”空心菜远销到外省,空心菜地头平均收购价格也大幅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菜”。

最美扶贫人:带动贫困户脱贫不停歇

多文空心菜“功成名就”走上正轨,李勇冠又开始“折腾”起了“菊花”。

今年9月初,记者走进临高县临城镇文新村,一片片高山香菊花长势正好,预计今年12月可以采收一批。高山香菊是文新村的扶贫产业,为此,文新村成立了文新富泽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以“龙头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的模式,吸纳了29户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这家龙头企业,就是临高返乡大学生李勇冠创办的海南临高方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庄公司)。

李勇冠发现,临高的环境十分适合种植高山香菊,就于2016年成立了方庄公司,建设以菊花系列品种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的综合性企业,并开展扶贫工作。

去年7月,李勇冠在多文镇成立多郎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46户192名贫困群众以115万元的扶贫资金入股,种植了130亩高山香菊,方庄公司则为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支持及销售等服务。去年年底,第一批高山香菊售出,每户贫困户获得超过3800元的分红。

2017年年底,第一批高山香菊售出,贫困户获得超过3800元的分红

“种植技术逐渐成熟后,公司又在临城、波莲、博厚建高山香菊种植基地,4个基地种植面积共520亩,吸纳155户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李勇冠说,目前,这4个基地每年能够提供8000多人次的工作岗位,帮助贫困户通过务工增加收入。

在扶贫方法上,李勇冠也探索创建了“东掌制”扶贫项目管理体系。“所谓"东掌制",合作社是"东家",我们是"掌柜",我们给合作社打工。”李勇冠说,合作社生成的若干项目由“管家”来寻找项目类专业的“掌柜”来进行托管,“东家”负责整合土地资源、劳力资源以及项目资金。

在李勇冠看来,这种模式有利于增强合作社管理和运营能力,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等一系列农业产业化的举措,又开拓了贫困群众的视野,鼓舞贫困群众的信心,刺激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从“不敢”“不能”,逐步转变到从众参与、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改变。

李勇冠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扩大高山菊的种植,争取带动更多的群众和我们一起脱贫致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李勇冠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