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大部分人疲于工作、倦于生活。

一副心思放在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攀爬,左右逢源。

为了达到自己升职或加薪的目的,总是需要忙忙碌碌或者假面讨好上司。

也正因为如此,当代年轻人对社会的交流也愈来愈少,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

其实打开社交聊天软件,不难发现如今的现状是本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探讨正在大幅度减少。

更多的是,工作与同事之间的交流。

而这种因为某种目的产生的交流,其实并不算在交流这一囊括范围内,更为恰当的是应酬。

WX成为下班后的工作平台,聊天记录全是工作的交接或者相关,这种现象频频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几近于无。

这里的交流,是指深层次的灵魂交流。

所谓深层次灵魂交流,听起来十分高端,但实际上非常好理解,也很常见。

譬如和朋友谈论琐碎的杂事、分享喜怒哀乐的情绪,这都算得上是深层次的灵魂交流。

不过这种闲适的交流,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占有的频率极低。

你,是否也有很久没有跟身边人分享过自己的喜怒哀乐了呢?

我想大概是很少吧。

soul主动下架整改,旨在建立“完美”社交的软件,为何频频犯错?

切入时代的契机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soul的创始人才发现了商机所在:

当代年轻人时间劳繁,没有时间去结交新的朋友,也更没有时间去维持与新朋友的关系。

因为在这中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如今快节奏的时代,时间和精力无疑是最珍贵的东西。

那么soul创始人想到,为何我不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两不相识的陌生人尝试交流呢?

因为这个想法的诞生,所以soul也应时出世。

最最一开始,soul就打着“匿名聊天,寻找你的灵魂伴侣”这个理念。

这个新兴的社交另类软件,显然与其它社交软件截然不同。

在这里面,大家都是隐藏着自己现实生活里的真实身份,完全就只是以心与心之间的交流。

没有身份的框架、没有其余因素的尴尬。

所以soul这个社交聊天软件,就得到了一些小众人群的喜爱。

在最初的时候,soul聊天用户第一次在这个软件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氛围。

因为在这里,不需要考虑其它的客观因素便能与人畅谈,吐露心中压抑或不快地情绪。

酸、甜、苦、辣,在这里都得到了释放。

合得来的、志同道合的,在这里总能找到适合你的。

他/她不需要你去维持关系,只需要在闲暇的时间里,互相畅聊两者交流。

所以一时之间,soul成为了年轻工作人群压力的“树洞”。

在这里她们可以不顾及身份,因为没有人会知道聊天的对方究竟姓甚名谁。

同样,他/她们也不会在意。

因为soul最开始的交流,仅仅只是为了交流而交流而已。

soul主动下架整改,旨在建立“完美”社交的软件,为何频频犯错?

与其说交流,不如说是倾述压力罢。

爆火后的变相

不过后来随着soul的口碑越来越好,以及官方的营销广告下,soul容纳的用户越来越多。

用户一多起来,其中的素质自然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其中。

甚至到大部分“有心人”的推动下,soul这个原本提倡灵魂与灵魂之间的交流社交软件,被变味成恶俗的约pao软件。

当然,这不是soul的错,因为这并非它的初衷。

真正的问题自然还是出在用户本身身上,而与平台无关。

soul主动下架整改,旨在建立“完美”社交的软件,为何频频犯错?

soul主动下架整改,旨在建立“完美”社交的软件,为何频频犯错?

正是因为大量良莠不齐的用户涌入,才使得如今的soul风评不断下降。

因此也将以前的那些忠实老用户,真正需要交流平台的用户劝退卸载软件。

留下的,自然就是那些刻意想要聊骚的人群。

这样看来,soul这次自己主动配合整改下架的结局,早在之前就成了必然。

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希望这一次的下架整改能够引起soul官方的注意,重归初衷。

将原本作为良药“树洞”的soul,再次回归于大众的视野。

而非是之前那般偏离主线,远离了最初的理念。

最后再附上soul最初的广告文案,做得真心不错,当初就是被安利进去的:

soul主动下架整改,旨在建立“完美”社交的软件,为何频频犯错?

soul主动下架整改,旨在建立“完美”社交的软件,为何频频犯错?

soul主动下架整改,旨在建立“完美”社交的软件,为何频频犯错?

哪怕是如今再看一次,小编的心里都有着重新安装soul的想法。

希望时间的等待,能够让soul官方重回初衷,摒弃糟粕。

还忠实souler一个干净的树洞!

(纯原创手打不易,还望各位读者关注评论支持,万分感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