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日晚间,南北船旗下8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中国海防、久之洋、中国动力、中国应急、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中国船舶均公告,接控股股东通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正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业内人士分析,待集团层面重组完成后,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或将按照专业板块重新进行业务划分。

苦等多年的“中国神船”,终于要来了

来源:中国证券报(ID:xhszzb)

7月1日晚间,南北船旗下8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中国海防、久之洋、中国动力、中国应急、中船防务、中船科技、中国船舶均公告,接控股股东通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正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业内人士分析,待集团层面重组完成后,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或将按照专业板块重新进行业务划分。受南北船合并消息影响,今年以来,南北船合并指数上涨50%,不少个股走出翻倍行情。

南北船筹划战略性重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重工、中国船舶等8家上市公司并没有停牌。

8家上市公司均称,本次控股股东战略性重组事项正处于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具有不确定性,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苦等多年的“中国神船”,终于要来了

关于南北船合并的消息,从2015年开始就屡次传出。进入2019年,相关部委的表态使合并有加速落地迹象。

今年两会期间,时任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就曾表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装备制造、造船领域的战略性重组。4月16日,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在国新办发布会表示,关于南北船的合并,由于涉及上市公司,因此“按照有关规则,能公布的时候,企业一定会按照有关规则和要求公布”。

今年5月份,中船重工召开整合重组工作推进会,称将从近期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整体推动整合重组工作。

南北船也在不约而同地加快各自体系内的资本运作。

一方面,3月29日,中船工业集团(南船)按照业务板块,将江南造船、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造船总装资产置入中国船舶,将沪东重机、中船动力、中船动力研究院、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等船舶动力类资产置入中船防务。

另一方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北船)也开始加速推进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重工的资本运作,将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注入到上市公司,吸纳新的优质资产,同时,通过破产清算,出清旗下不良资产。

上市公司或按专业板块重新划分

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俗称“南北船”,1999年由原船舶工业总公司拆分而成。

北船集团拥有我国最全船舶产业链的业务布局,从军民品设计、配套、建造、到修理与改装,在舰船全寿命周期各环节中均有业务分布。旗下共有上市公司5家、工业企业48家,科研院所28家等。2017年北船集团实现营收3002.9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8.41亿元。

南船集团现有六大业务板块,包括: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装备、机电设备、信息与控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旗下有上市公司3家、工业企业31家,科研院所9家等。2017年,南船集团实现营收2013.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06亿元。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南北船经营上各有侧重,北船偏重船舶设计与配套,南船建造能力相对突出。

北船资产集中了我国船舶系统设计的绝大部分,尤其是军用船舶,在上游设计、中游制造总装、下游核心配套三块产业链中,上游和下游80%-90%在北船;南船的建造能力相对更为突出,拥有新接订单排名全球前十的外高桥造船、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军舰制造厂江南造船。近年来,我国的海军舰艇多由北船设计配套、南船建造总装。

北船已按照“分板块上市”思路打造出三大专业资产整合平台——中国重工(海洋装备总装平台)、中国动力(综合动力平台)、中国海防(海洋信息及船舶电子平台),旗下还拥有中国应急(应急交通装备)、久之洋(光电装备)两大上市公司;南船3家上市公司也按照业务板块进行了整合,中国船舶(船舶总装上市平台),中船防务(船舶动力上市平台),中船科技(高科技资产上市平台)。

苦等多年的“中国神船”,终于要来了

中船集团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总工程师胡可一此前向媒体表示,此次造船战略性重组不一定是简单地将企业在原来拆分的基础上再合并,而应该是功能和专业的归并和整合。业内人士分析,待集团层面重组完成后,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也将按照专业板块重新进行业务划分。

合并三大影响

受南北船合并消息影响,今年年初以来,南北船合并概念股纷纷上涨,不少个股走出翻倍行情。从年初至4月18日,南北船合并指数上涨85%,随后股价回调。从6月10日至今,南北船概念开始回温,南北船合并指数上涨16.4%。

苦等多年的“中国神船”,终于要来了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南北船合并主要影响有三个方面:

一是利于优化产能资源,有效去除过剩产能。两船合并后,或将重新定位各船厂的行业定位和主建船型,有效消除重复低端产能,将资源更多集中到高端产能的建设中。有利于全行业的去产能过剩,行业将达到供需基本面平衡。

二是一定程度上减少无效竞争,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两船合并将有效减少内部竞争,成为和现代重工(含大宇造船)体量比肩的全球前两大造船集团,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是完善全产业链,发挥互补和协同效应。若合并后预计将推动各类资产的专业化整合,有效发挥双方的互补和协同效应,提高企业价值。

对于上市公司来讲,中信建投认为,若两船合并后,将重新定位上市公司,作为专业化平台承接两船相关资产。

微信编辑:山晓倩

监制:蒋春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