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用户@球球zlj 07年入市,并迅速在08年腰斩,为了弄清自己是怎样亏损的开始花时间认真研究投资,技术分析,趋势分析都研究过,最后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价值投资,认真分析公司价值,他用实践证明价值投资不在乎牛市熊市,只要企业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赚钱只是时间问题。

只要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赚钱只是时间问题


问:简单介绍下您自己

@球球zlj :我的职业是一名电子工程师,80后,07年被牛市狂热的气氛感染入市,并迅速在08年腰斩,为了弄清自己是怎样亏损的开始花时间认真研究投资,技术分析,趋势分析都研究过,最后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价值投资,认真分析公司价值。随后就是开拓自己能力圈的过程,保险,医药,地产,银行,公共事业,消费等行业都有所涉猎。14,15年牛市算是收获了在股市的第一桶金,又在股灾后收获颇丰,算是用实践证明价值投资不在乎牛市熊市,只要企业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赚钱只是时间问题。

问:哪段投资经历对您后期的投资生涯影响很大?

@球球zlj :对我影响最大的投资经历应该是初入股市腰斩和在14年牛市的成功。自身体会在股市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年轻钱少时在股市遭遇巨大亏损,年轻就不怕犯错误,后面也有大把的时间给你改正错误,钱少亏损也少,交较少的学费买到有价值的教训,被打疼之后才会认真思考。而投资中最可怕的是用错误的方法获得巨大的奖励,譬如听消息,买ST,数K线… …赚了钱,很简单地获得成功后人往往容易迷失,沉浸取巧中难以自拔。初入股市不久就遭遇08年大熊市给我许多思考的机会,也非常幸运地在尝试技术分析等方法时都遭遇了失败,譬如什么支撑位,阻力位,有效站稳,有效突破,我买的基本是支撑位从来撑不住,没到阻力位就掉下来,好不容易突破了阻力还是照样掉,因为不是有效突破,哈哈。只有用笨办法,老老实实研究企业的基本面,大致搞清企业价值后,再用足够低的价格买入股票后才基本告别了亏损,也奠定了之后的投资风格。

当然投资光有失败的教训是不够的,我经常说成功是成功之母,自己在投资领域中是深切体会了成功重要性,自己投资前三年进展缓慢,甚至对价值投资理论都产生了怀疑,就是典型的走夜路阶段,容易陷入自己的恐惧迷茫之中,直到后来幸运地经前辈点拨才重新坚定了自己的方向。其实前辈讲的道理我都懂,我所需要只是一个活生生的成功案例,知道这样做就肯定会取得成功后,后面的事情就变得非常容易了。

后来带合伙人入行,深知成功重要性的我才是更紧张的,像“别人恐惧时要贪婪,别人贪婪时要恐惧”,这句话谁都知道,但要在什么节点贪婪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你贪婪了很快损失了三成本金很可能给新手打出心理阴影;从古典价投到费雪芒格提倡的成长价投的进化,巴菲特都用了好多年,还是有芒格打气加上喜诗糖果的投资成功才算完成了这个进化,因为人对安全性的追求本来就是基本人性,抛开看得见摸得着的净资产去相信看不到的商业模式,护城河是违背人性的,只有亲自做成一次才有入门的可能;当然投资中最难的还是敢赢,公司价值也清楚,买的也便宜,多数人都倒在拿不住上,许多十倍股,百倍股上升途中20%以上的调整屡见不鲜,已经赚了那么多,一次调整幅度就轻松超过本金,是很容易引起人的恐慌心理和落袋为安的求稳心态,如果不能牢牢拿住一个十倍股,恐怕每次都过不了这个坎。在14年的牛市中和股灾之后我的实践成功了,才最终确立了自己的投资体系。

问:入市以来在哪只个股上赚的最多?哪只亏的最多?

@球球zlj :翻了一下记录,入市以来赚的最多的个股是港股中国生物制药(01177),之所以是这个公司赚的最多是有一定运气成分,当时买入的个股还有其他医药以及保险,地产等,应该说当时这些公司都是极度低估,业绩增长方面中国生物制药也没有明显优势,反而是地产的业绩更优秀,医药板块和保险基本持平。赚最多不光是因为涨得多,而是中国生物制药有一段时间估值处于合理偏高的位置,在那段时间我减持了一半仓位换成了地产和别的医药公司,而去年带量采购后公司有一波70%左右的暴跌,我又把减持的部分仓位吃了回来,恐慌过后公司估值又回到合理偏低的位置,所以说这个个股赚最多并不是我有什么判断,公司有什么出乎意料的消息,仅仅是别的公司涨的平稳我没动,这个公司有过高估动了一下而已。

亏损最多的是华泰股份,那是上一轮熊市的事儿了,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古典价值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分析也不够,就是想捡烟蒂,一看公司破净且能盈利,到牛市肯定能回到净资产啊。结果是在熊市熬了两年发现之前的逻辑不对,你是很难估计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国企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的,最后为捡烟蒂交上了一笔学费,割肉走人。

问:能否以您重仓的一只个股为例,讲讲您的持有逻辑?

@球球zlj :目前仓位最大的地产行业,其中仓位最重的是新城控股。

这里简单说几点,地产估值可以看NAV,可以理解为清算价值,地产整个行业普遍低估,加上行业普遍是预售制度,前一年半到两年左右的销售额决定了地产公司当年的业绩,也就是说地产公司未来两年的业绩是基本锁定的,确定性极强。基于新城前两年的销售额可以基本推算出19年,20年业绩,再看今年的销售情况,21年业绩也基本可以推算,未来三年业绩复合增长将在80%左右。同时公司按现价约4%的股息率,按我的买入价股息率超过8%,到20年按我的买入价股息率会在25%以上,不论估值水平,单是股息一项回报就非常可观,除非估值水平高于我计算的合理值1.5倍以上,我会一直持有(详细分析计算请见我的分析文章)。

问:股市投资讲究时机,您一般如何选股与择时?

@球球zlj :选股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放在看好的版块中谈吧。择时这一点是比较有争议的,譬如说熊市买入牛市卖出,那什么时候是熊市?什么时候是牛市?往往人们意识到牛市来了的时候已经快到峰顶了,意识到熊市来临时已经接近谷底了,既然市场无法预测,所谓择时意义并不大。我觉得所谓买入时机的择时主要还是看安全边际,内在价值打四折就可以开始买入了,不用管市场,当然很多时候会有三折甚至两折的机会,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能买到四折就很好了。这一波3000点以上我买入的保险,地产和医药大多数都有不错的收获,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内在价值不断成长会不断抬高好公司的估值底部,合理偏低的价格买到好公司就很好了,不要想太多,如果一个公司每股值10元,你在4元买入和在3.5元买入有什么区别。

问:目前看好哪个版块?为什么?

@球球zlj :目前看好并且重仓的版块有地产,保险,医药,银行,都是价投的传统阵地,保险和银行都是基本没有天花板的行业,只要货币贬值一直存在就会一直发展,特别是保险行业最近十年已经发展很快,十年前身边买保险的人很少,现在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多数人都会选择保险来保障自己财务情况起码不会被意外,疾病击倒,目前中国保险的深度和密度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十年二十年的中高速发展基本可以保证。行业好,价格又便宜,国外保险股合理估值在2倍内含价值,而在保险行业高速发展的中国,最优秀的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也就在1.2倍内含价值,港股中还有很多0.8倍内含价值以下的保险公司,简直就是给了广大投资者捡金子的机会。银行这个行业是万业之母,在中国又有银监会这个婆婆帮忙把关监督,银行的ROE大多在15%附近,又多数破净,港股银行股息率在5%以上,只要挑选优秀银行,跑赢指数很容易,年化15%的收益也基本可以实现,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优秀的成绩。

医药版块选择难一些,这个行业也非常有发展,近几年政策不断导致估值波动很大,如果能对相关医药企业的研发管线有一定了解,找出政策恐慌下错杀的医药公司,好行业好公司加上低估值,取得的收获也一定不菲。地产这个版块在前面说新城的时候谈过,不敢看太长时间,未来五年可以看到,未来两三年确定性极强,高增长加上高股息,按我的买入价格五年内但靠分红就可以拿回成本,而市场往往受政策影响给出比破产清算还低的价格,最大的确定性就是极度低估,市场预测不了我就拿着分红也很好。

问:您觉得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球球zlj :巴菲特说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是避免亏损,我再重复一遍就没意思了,我把这句话细化一下,怎么避免亏损呢?还是要看好公司的内在价值,再加上足够的安全边际。要能相对准确地判断公司内在价值需要通过学习具备相应的能力圈,足够的安全边际需要足够耐心的等待。当然我还得解释一下亏损的定义,譬如16年我买入中国平安,保险知识学了三年,等到平安跌破了1倍内含价值才开始试探性建仓,可以说是非常小心谨慎了,30元买入跌到28元,不急,才买了一点嘛,28一路买到26,算重仓了,继续跌,最后一笔钱24全砸进去了,结果最低是22开头,这个过程算不算亏损?这也是刚读两页巴菲特语录韭菜的常见问题,18年总听到的一句调侃是’学了价值投资买入蓝筹亏的更多’,17年算是蓝筹小牛市,让许多技术派’皈依’了价值投资,结果18年损失惨重。先得把巴菲特所说的’亏损’定义清楚,你买入后股票跌了这不叫亏损,亏损是指不可逆的下跌,和技术派理解的下跌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公司值10亿,市场炒到了500亿,跌下来这才是亏损,大家都看清这是一个骗局了,再想找傻子接盘基本不可能了。一个公司值100亿,你40亿的时候买入,结果后来跌到20亿,只要你不卖出就是浮亏而不是亏损,因为我们都学过价格围绕价值,资本市场上价值回归一般不超过五年,这样的浮亏可逆,不到五年的时候就有很大可能变成浮盈。投资之前要先把亏损的定义搞清楚,让自己有避免亏损的能力才能避免亏损,这应该就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

问:A股港股美股,如果让您选一只股持有十年,你会选哪只?请说说您的逻辑

@球球zlj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选中国平安,目前重仓的几大版块中,地产我看不到十年后,不选,医药行业看十年没问题,但目前我的能力圈不够支持我看到一家医药公司十年后的情况。银行和保险看十年都没问题,肯定要选行业中最优秀的公司,银行中选招商银行,保险中选中国平安(巧的是这两家公司是同源的,都出自招商局),按发达国家的标准保险业规模是远大于银行业的,而现在中国银行业规模还大于保险业,还是保险业发展会更好一些,所以我挑最好的行业最好的公司,别说十年,只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不变,拿中国平安三十年,五十年个人觉得都没问题。

问:如果给初入股市的投资者提一个建议,您想说什么?

@球球zlj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劝退投资者,股市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是噩梦。

马克·塞勒尔提出过伟大投资者的七个特质,并称这些特质是在成年后就不能再学会的:

第一个特质是,在他人恐慌时果断买入股票、而在他人盲目乐观时卖掉股票的能力。

第二个特质是,伟大投资者是那种极度着迷于此游戏,并有极强获胜欲的人。他们不只是享受投资的乐趣——投资就是他们的生命。

第三个特质是,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强烈意愿。

第四个特质是,基于常识的与生俱来的风险嗅觉。

第五个特质是,伟大的投资家都对于他们自己的想法怀有绝对的信心,即使是在面对批评的时候。

第六个特质是,左右脑都很好用,而不仅仅是开动左脑(左脑擅长数学和组织)。

第七个特质是,在投资过程中,大起大落之中却丝毫不改投资思路的能力。

虽然七个特质成年后不可学习的说法很残酷,但我不得不承认这些特质几乎就是DNA,具有这些特质的人就是我们需要仰望的参天大树了。也有人说这七种特质和精神病差不多,这么说也对,因为大师和正常人群本来就是格格不入的。对于普通散户要求这么高肯定不合适,我把这七点简化一下,看一看作为散户投资者至少需要哪些特质。

第一条没法忽略,有逆向思维几乎是投资者必须的特质,逆向不一定在所有时候都正确,但同向一定是错的,如果和身边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同,那你的判断八成就是错的了。第二条就是热爱了,这条到是可以商量,如果你意志品质比较强,能严守一种投资体系,就算对金融毫无热情也能做投资,熊市买指数基金就好了。第三条和第二条相似,如果不热爱就不会有学习的强烈欲望。第四条就省了吧,除了少数大师谁敢说有这种风险嗅觉。第五条和第七条要求的还是强大的意志品质,坚刚不可摧其志。第六条太难了,有一定金融知识就足够了。

总结下来,如果你的性格非常强硬,或者说比较倔强比较轴,还爱和人唱反调,这样的人在团队里可能不受待见,但简直就是做投资的天才啊!当然我这种说法只是一个玩笑,这些特质很适合做投资但还是需要长期的磨练,我见过的成熟的投资者都是极有修为的,他们只在市场上于众人格格不入(注意不是故意和别人不同而是即使刻意想和别人保持一致都是极难做到的)。

投资中心态占七成,资金管理占两成,财务知识仅占一成,作为散户把自己心态修炼好最为关键,财务知识相对容易掌握,盘面知识可以不用学,整个的投资之路实际就是一个修行之路,给你带来的绝不是简单的财富,可以改变整个人生。如果你适合你会在股市上得到很多,如果不适合越早退出越是自己的福分。

——免责声明——

“雪球达人秀”系列文章旨在推动雪球用户更好的学习交流。文章中任何用户或者嘉宾的发言,都有其特定立场。本文内容所涉具体股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同时雪球刊出此文,并不表示赞同其立场或观点。投资者的所有决策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基础之上

作者:雪球达人秀

链接:https://xueqiu.com/1876906471/128849607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