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像邱旸老师一样,扬州教育援藏团队打造了导学案、校长点课、苏中讲坛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科研活动,并率先提出了"上好一门课、开设一节公开课、做好一个讲座、帮好一个教师、结对一个班级或学生"的"五个一"工程。据了解,2014年起,扬州先后选派了三批共3位管理干部、三批18人次的教师团队开展教育援藏工作,提速了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发展,"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这一品牌获得了越来越多拉萨市民的认同。

从2014年起,扬州开始派教师团队开展教育援藏工作,到目前,已派出三批共18人次的教师团队。这些扎根雪域高原,"组团"援藏的老师,他们身上都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援藏4年多 编制完成15万字导学案

邱旸来自竹西中学,从2015年起,就坚守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教学一线,所教班级成绩遥遥领先。他还依据拉萨学生特点,编制完成了15万字的初中数学导学案,方便当地师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邱旸说:“如果我援藏期满以后,不能为这里留点什么的话,我觉得我的援藏不算成功。我想在这几年里一定要把整个初中三年的所有导学案编制完毕。”

不仅如此,邱旸老师还多次承担国培、区培讲座任务,为当地教师授课、培训,并指导多位当地教师在西藏自治区教学大赛中获奖。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数学教师谭丽君告诉记者:“邱旸老师给我的指导非常细致,解决了在我讲课过程中很大的疑惑,非常感谢他。”

“如果不能留点什么,援藏不算成功?”扬州这群援藏老师说到做到

像邱旸老师一样,扬州教育援藏团队打造了导学案、校长点课、苏中讲坛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科研活动,并率先提出了"上好一门课、开设一节公开课、做好一个讲座、帮好一个教师、结对一个班级或学生"的"五个一"工程。


“如果不能留点什么,援藏不算成功?”扬州这群援藏老师说到做到


扬州援藏教师、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副校长赵涛介绍,"五个一"工程实施以后,在援藏教师中起到了很好的反响,然后加以推广成为整个援藏教师的"五个一",目前"五个一"工程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所有援藏教师的示范。

“容颜变老 但心里老美了”

雪域高原的艰苦对于每一位援藏教师都是一个考验,对教育事业的爱,对拉萨学生的情是支撑他们的不懈动力。袁良萍老师2014年援藏一年后,2017年再次申请援藏。她摸索出一套适合藏族学生的教学方法,成为了藏族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袁良萍说:“对拉萨的学生念念不忘,也觉得一年的时间太匆匆,所以2017年我主动申请再进高原,继续来奉献。虽然脸上有了高原红,容颜变老,但心里老美了!”


“如果不能留点什么,援藏不算成功?”扬州这群援藏老师说到做到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初二学生旦增玉珍告诉记者:“老师的关心让我有所改变,我考试也取得了特别好的成绩,老师非常高兴,我也非常高兴。”

援藏教师们经历了种种艰辛,而对他们来说,最幸福的就是感受到学生的真诚爱戴。扬州援藏教师王建敏说:“在过林卡时,我享受了这边最高的荣誉:被学生抬着扔进了水里面。西藏的天气还是比较冷的,我上来之后冻得瑟瑟发抖,但是尽管身体很冷,心里面却是满满的幸福。”


“如果不能留点什么,援藏不算成功?”扬州这群援藏老师说到做到


据了解,2014年起,扬州先后选派了三批共3位管理干部、三批18人次的教师团队开展教育援藏工作,提速了拉萨江苏实验中学的发展,"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这一品牌获得了越来越多拉萨市民的认同。

来源:荔枝新闻

编辑:土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