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几乎每个见过谢海的人,都有个共同的第一印象,这人好(háo)玩,太好(hào)玩了

只是这“好”有两个读音,正好是一个平声,一个去声。曾有密友戏言,“谢海今时今日的江湖地位一半是玩儿出来的”。在当下流行的“斜杠人生”里,谢海的斜杠真是多到眼花缭乱:报人/策展人/理论家/评论家/理论研讨会主持人/书法家/画家/美食家/玩家……完全无法用固有的框架或者什么词语去界定他,毕竟任何界定都显得过于苍白。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他的气质里总能够看到清晰的两极:豪情也羞涩,深刻也呆萌,热烈也宁静,尖锐也宽容,敢突破也讲法度……第一次去他工作室,远远看见斜斜的日光里甩过来一条蹦蹦跳跳的身影,那一刻真有点目瞪口呆。

原来世间真的有一类人扛得住岁月的风沙,让心灵恒久不长皱纹。

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谢海,1970年出生于淮阴。曾先后毕业于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文化学者、中国画学会理事,《美术天地》总策划,《艺术地带》主编。现居杭州、上海。

主要学术群展:

2002年 水墨状态·中国水墨画名家邀请展 (上海)

2004年 傅抱石奖·南京水墨画传媒三年展(南京)

2005年 第十二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展,获中国花鸟画成就奖(济南)

2006年 东方墨·当代水墨画家邀请展(北京、奥斯陆)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深圳)

2010年 2010新水墨艺术邀请展(上海)

2011年 第26届亚洲美术大展(首尔)

2011年 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美术展览(北京)

2011年 佛罗伦萨双年展(佛罗伦萨)

2013年 亚洲的艺术态度2013@当代水墨艺术联展(香港、杭州)

2018年 武汉大雅——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个案研究展(武汉)

主要学术个展:

1991年 江荣谢海新水墨特别展(淮安)

2006年 小画大世界·谢海水墨画小品特展(上海)

2016年 海阔天空·谢海的画作品展(中山)

2017年 以懿文德·谢海水墨近作展(东莞 合肥 武汉 淮安)

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谢海 山寨教材 设色纸本 34cm×34cm 2010

不了解传统,如何反传统

和谢海的聊天很像一种机锋对决,要随时跟得上他既有逻辑却又在急速跳跃的节奏。当然,这种体验也称得上一种随时学习的享受。

从艺术史开始,探讨的主题是如何逃离传统中国意思的“套路”以及如何变法

因为谢海属于艺术根基很深的一类——来自淮阴书画世家,从小跟做画院院长的父亲学画。长大后到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学艺术史。毕业后又在《美术报》做过多年报人,曾经长期为评论部主任。2002年开始就已经折腾起了抽象的实验性水墨,那时就开始立起了“新水墨”的大旗。

这样经历一路下来,虽然他还属于中国式“青年”范畴,但在圈内已是绝对的老人了,毕竟这些年来他见证和参与过当代美术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从美术史上那些陈年烂芝麻的掌故到当代画坛的种种沉疴乱象,都可以信手拈来,激情洋溢地转述之余还可以有特别真实的还原现场感。

所以谢海一开口就霸气侧漏:“江浙艺术家与其他地方的画家不一样。江苏包括1840 年以后的安徽,所有的工具从泾县一条通路而来。对材料的熟谙是别的地方不能比的。这600 年的中国美术史基本上就是我们江浙人的美术史,90% 以上的艺术家都出自江浙。我们这个地域有先天的优势,甚至包括气候。为什么会产生水墨这样的一种方式也是天气与书画材质的匹配,就像撞水撞粉这种技法会出现在岭南。”

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谢海 好天气有好心情 彩墨纸本 68cm×45cm 2012年

他认为美术史这条线索,很像是老先生启蒙教书法,开头要求平整,接着要求险峻,之后又要求平整,完全是一种螺旋上升式的方法论。有了这样的方法论,回过头拿到一本完全陌生的字帖,可以在三小时内彻底分析、解构,得出如何求变的结论。

在谢海看来,很多人并不真正懂得中国画。连最基础的如何买宣纸都不懂,大多以为宣纸按100 张的计量单位,但实际是按一刀一刀来论,而且要问6斤3 两,还是4 斤5 两或者2 斤5 两。其中6 斤3 两是加厚的,到2 斤5 两则薄如蝉翼。买印泥、颜料都是一样规律。他会不惜金钱去找一块好的朱砂墨条。他最遗憾的是关于对工具材料的考究,很多从艺者却认为不重要。

谢海说,中国画的传统真的要好好去了解,如果不了解传统,如何反传统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认知缺失?在谢海看来,当下不管别人如何看待,就他个人而言,他是把画画当成一种智慧,一种知识,一门技术,也是一门宗教,缺一不可,而且真实具备了一种狂热和虔诚。因为这些年在业界生态里,他看到太多从艺者画了一辈子的画,却只能画得像老师一样,像古人一样,失去了任何的创造力;也有人画出来满眼都是“俗”字,那是因为缺乏文化底蕴的支撑;当然也有人画得够新颖,角度够独特,就是不能打动人,是因为手上“活”不足以支撑创造力;还有最糟糕的一种人,明明有用不完的才气,修养也很好,科班出身,但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艺术缺乏起码的虔诚,也成不了气候。

这些生态世相都让他内心不时警醒,并且逐渐清晰边界。这就是当初在学院里学美术史的学生越往后发展为什么会越有优势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如何跳出历史,不走弯路。

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谢海 古董烟缸 墨笔纸本138cm×69cm 2012年

从“谢小瓶”到“小黑板”

关于东西方美学,谢海认为东方美学讲究神韵,西方美学讲究造型,而中西合璧就要讲形神兼备。谢海自我解嘲说他是那种以“二百五”的执拗去追求中西合璧的人。

在谢海10 多年的水墨实验生涯中,最可贵的是他“一直恪守着中国画传统笔墨传承人的职责,讲究‘笔笔有来路’,讲究画面气韵,尤其注重运笔及线条的节奏感,哪怕是一个墨点墨色的变化,都严格执行‘六法’的标准”。

在他的传统花鸟小品里仍然有很重的师法吴昌硕、齐白石一脉的痕迹,但有自己的文人趣味,以及有一种出挑的淘气劲。

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谢海 实验室 水墨纸本 138cm×70cm 2012

当然不止于此,他实实在在地又在革传统艺术的命。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玻璃瓶系列。画过画的人都知道静物画里最难表达的器物是玻璃器,在变幻莫测的光影里去表达这种无形亦有形的特殊质感。谢海真正迎难而上地做了选择。

在他的玻璃瓶里,可以清晰看到娴熟的西方素描技法与传统的中国没骨技法的相融与碰撞。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谢氏玻璃瓶里光影流动悦目,四周营造的氛围生机盎然,却有一种宁静的疏离感。一眼之下很难忘却。坊间也因此送他一个“谢小瓶”雅号。

只是在他最近几年的创作里,“谢小瓶”将艺术语言转换到了他的“小黑板”系列中去。这些年他一直在思考着减法,一直减到最后剩下水墨的色块。只到此时,已经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你心之所见都可以在他的水墨色块里去找到投射。他仍然遵循的是中国传统水墨的“墨分五彩”的套路,保留着对水墨这种语言以及材质生成的墨性的偏爱。但是他却在用罗斯克的视角和色彩逻辑结构去对待这个世界,并用黄宾虹的越黑越通透去印证与致敬。纸上的“可居、可游、可畅神”说的虽然是中国传统绘画里的山水精神,但却是不分国界的对艺术家而言都是来自宇宙观的性灵体验。

所以谢海爱说,好的作品,要不让人泪流满面,要不让人心存欢喜。

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谢海 向马克·罗斯克致敬 墨笔纸本 96cm×100cm 2010

尊重规则,更爱自由

这些年他的多重身份除了艺术实践之外,在媒体里淬炼的眼界,有过被名牌画廊包装成时尚明星的商业经历,注定他在艺术品市场中的敏锐性和经验沉淀。他也是少有的可以谈到与收藏市场相关的艺术家。

谢海认为,首要选择作者本人单项突出的实力作品。有单项突出实力的中青年杰出人物,要抓住时机,只要价格适宜,作品珍藏以后,就会有较大的升值空间,一般五年为一周期。

然后难度再大一点的,就是选择收藏诗书画熔于一体的全才的作品。古今艺坛,能博得一代宗师的都具有很高的文化学识和涵养。中国画有史以来,以文人画为主向,文人画家写出来的作品,能代表各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他们所写的力作是各个时代的里程碑。另外,从历史文化追求和继承方面,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目前,中青年书画家众多,能够称为诗书画全才的人物寥寥无几。若能捕捉到这样的作者,投资他们的作品,风险较低。

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谢海 不是每个灿烂都拥有春天 彩墨纸本 136cm×68cm 2012年

最难的是选择收藏雅俗共赏的作品。就是要叫好又叫座。要考虑到作品买入、收藏若干年之后再可以投入市场,与观众公开见面,是否还能雅俗共赏,行内行外人士还能否异口叫绝,这很重要。

谢海说这只是他作为一个观察者看到的现象。而他自己会下意识地把自己对此隔离起来。毕竟对他而言,商业有太多规则,尊重就好,可以去理解。而他更喜欢自由,尤其可以和与自己同样有趣的灵魂交流的自由。其他的体验过了,也就是过眼云烟。

毕竟除了艺术之外,谢海最爱的还是生活,这是他爱自由的最直接显相。他在采访中的经常跑题,就是为了热爱做菜这个小嗜好。据说他擅长一手地道的淮扬菜,其高超的做菜手段在朋友圈里非常有口碑,而为朋友们做菜是他认为的平生一大快事。他现在心心念念,时时牵挂的是一半竣工的小厨房。

或许,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生活家,对谢海而言,一切要好玩才是生命的原动力。

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江荣谢海新水墨特展海报,1991年

-END-

谢海,这个不定界的人,拥有“好玩”的光环丨藏拍人物

文/菡阁

图/本刊编辑部

今日编辑/ 里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推 荐 阅 读

艺术就业“红牌警告”我们还需要选择艺术吗?

拍场买手引发一场苏富比与富豪对撕血案

《收藏/拍卖》杂志现进驻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网易艺术、新浪微博、搜狐新闻、腾讯天天快报、大粤艺术、一点资讯、雅昌艺术网、时代财经APP等主流媒体平台,部分文章

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体传播矩阵。

欢迎邀请加入更多媒体平台!如想商务合作,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微信scpm20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