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药圣”李时珍(1518-1593年)在中国历史上谁人不知?在501年前的今天,即1518年7月3日,他出生在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他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名扬四海,至今实用。

▲蒋兆和画《李时珍像》

《本草纲目》集传统医学之大成,共52卷,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李时珍前后历经40载行遍千山万水,尝遍百草,从学民间各业,三易其稿的心血巨著。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序》中评:性理之精蕴,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籍,臣民之重宝。除了《本草纲目》,李时珍还对脉学及奇经八脉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传世。

李时珍自幼热爱医学,14岁曾中秀才,之后三次应试不第,遂决心弃儒学医。23岁随父亲正式学医,钻研医学,医名日盛。33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1556年,他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任职一年,便辞职回乡。辞官返乡后坐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在此期间,以自己的字--东璧为堂号,创立了东璧堂。李时珍享年76岁,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历史上的李时珍医学声名极盛,小编一直很好奇他曾作为文人学儒,书法如何呢?在2014年4月《敬华·古代系列展--明万历书画大展》上,展出了一幅“药圣”李时珍的隶书作品很是古朴、端庄、典雅,未曾想他的书法功力如此了得。此件“珍宝”现藏于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