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唐诗,是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强迫性的学习。《读给孩子的唐诗》这本小书借由《唐诗三百首》精心筛选,书中收录了五十几首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美唐诗,确保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

随着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语文教材“有限的多样化时代”告终。

据媒体报道:“编本”教材,换掉了约40%的课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

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学1到6年级,古诗/文总数增加了55篇(一年级就有古诗),增幅高达80%;总计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30%。

初中3个年级,古诗/文总篇数也提升至124篇,占到了全部课文的51.7%。

所以说,得古诗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考试

古诗词中纯净、辽阔的意境,极致的感性,恰恰弥补了信息泛滥、节奏紧迫的现代生活带给我们的拥挤感、浮躁感....

学前儿童为什么要读唐诗?如同智慧库,给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16岁选手武亦姝获得冠军,不仅我们见识到了古典美女的魅力,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人们的持续关注。与此同时,古典诗词普及的话题被再次讨论。

著名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先生曾说过:“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长阶段的”。

小孩子实际上不需要多讲,应该利用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多背诵。

好的作品,有很丰富的内涵,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会诗词的人,有内涵和格调,特别美好。

学前儿童为什么要读唐诗?如同智慧库,给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指的是《诗经》,如若不读唐诗,虽不至“无以言”,但言语乏味、文字贫瘠却是必然的。

苏东坡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气质的提升就是通过不断阅读潜移默化实现的,而唐诗正是一种最简便、最神妙又最深刻的阅读。

诵读唐诗,带来的是一种广阔的共鸣,遥远的应和,如遇知己的温暖感觉。上天入地,穷尽碧落,有唐诗在,就有情怀在,有相知在,他在,你,我在,曾经在,依然在,始终在。

唐诗就这样,成为个人的一种底气,一道屏障,一份依托

那么,唐诗凭什么这么美好呢?——凭的是中国文化的深厚蕴藉与深沉积淀啊。

文字之迷魅,格趣之繁复,思想之曲折,在经年历代的积累叠加之下,及至唐朝,大国。

盛世,气象升平,诗人的内心芳华随即迎来一次盛大的吐露与开阖。这是历史与文字一场电光火石的邂逅,既属注定,又难以复刻。留下的是那些闪闪发光的名字,“李杜”之李白杜甫,“小李杜”之李商隐杜牧,另有王昌龄的家国情怀,白居易的人间烟火,王维的空灵清致,岑参的饮马冰河……

当然,必须要强调的是:所谓教孩子背唐诗,重点是“磨耳朵”,而不是卖弄

也许孩子不能感悟诗中的情感、思想,但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感知力,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文学审美,这种隐形的收获,难道不是更重要吗?

更现实地来讲,在国学经典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唐诗,恐怕是孩子最容易入门的古典文学了。

教孩子读唐诗,家长一定要注意不强迫。

读唐诗,是训练孩子语言能力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强迫性的学习。

如果孩子真的不感兴趣,那么家长要做的是观察孩子的喜好或者采用更适合孩子的方法。

如何通过背唐诗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不能理解诗歌的意思,如果家长能采用更多形式活泼的方法,让孩子体会唐诗之美。

唐诗有多美?

学前儿童为什么要读唐诗?如同智慧库,给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读给孩子的唐诗》这本小书借由《唐诗三百首》精心筛选,书中收录了五十几首适合孩子阅读的优美唐诗,确保语言美、节奏美、意境美;严把每首译文,确保准确性、优美性,为孩子献上精美、优美、高质量的文本。

学前儿童为什么要读唐诗?如同智慧库,给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一诗一图,一期一会,意在提供一种更为直观、更加美感也更有利于想象力延伸的新鲜阅读体验。

学前儿童为什么要读唐诗?如同智慧库,给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选本有意侧重少年儿童读者,更多关怀了这一特殊成长阶段的兴趣方向,孩子们可以自己看图读诗,对照理解,也适宜闲暇亲子共阅。

学前儿童为什么要读唐诗?如同智慧库,给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配以白话文解读和唯美清新的手绘插画,给孩子带来高品质的美学启蒙。

每首古诗都有名家赏析,通俗易懂,充满童趣,更容易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

是一本真正适合孩子的,让孩子听得懂、学得会的唐诗启蒙读本。

学前儿童为什么要读唐诗?如同智慧库,给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推荐一部诗集给一位年轻的父母

在清晨或午后,或睡前温暖的灯下,

为孩子读一首古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