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3)日是全市中学期末考试的日子,随着暑假的到来,暑假作业也成为学生们关注的问题。近日,一份来自南渝中学初一年级的暑假作业,引爆了学生圈。

该校初一年级5班的学生小杜听到这份暑假作业的内容,激动了半晌后又开始静下心来思考:“看起来简单,其实也不容易啊,我连张仲景都不了解,要看《伤寒杂病论》是不是有点困难。”不过,同学小林却认为不懂的知识更需要去涉猎,“古代文人读书的时候都要读医科类的书,我们现在读,只不过是循古人足迹罢了。”

这份在同学之间甚至被许多外校学生高谈阔论的暑假作业,到底是何内容,又有何深刻内涵?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来解密。

语文暑期大礼包

看书写读书笔记不可少

暑期的语文作业开头写了这样一句话:期末考试,基础1、2、3、8、9、10题,未得满分者,请收下这份暑期大礼包。

礼包的内容中,拓展类的背书内容最为引人注目,比如背《滕王阁序》《兰亭集序》《逍遥游》《归去来兮辞》《鱼我所欲也》《桃花源记》《前赤壁赋》。而需要阅读的书有四本,分别是《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和《告别夹边沟》。

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还要求,学生要根据阅读的书目,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

南渝中学初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赵静老师详细地讲述了布置这份作业的初衷,她告诉记者,初中生正好是阅读最好的时光,很多孩子在小学就看过了《昆虫记》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那个时候的阅读,都是很浅显的阅读,用许多家长的话来说,叫读个“热闹”,而浅阅读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把读过的知识转化成为写作的素材。所以到了初中,这种经典的书要求进行深阅读,深阅读的好处,一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后续的写作提供强大的知识储备。

赵静老师表示,这还只是南渝中学假期作业的“冰山一角”,考虑到学生阅读的持久性,未来的假期,还会引入宋诗等阅读赏析,要把这种根植于内心的文化修养,在学生最好的年纪播种下去,未来才能有所收获。

阅读《伤寒杂病论》、调查红绿灯时间设置……这份重庆中学暑期作业引爆学生圈


▲孩子们日常读《海底两万里》绘制的行程图

阅读《伤寒杂病论》、调查红绿灯时间设置……这份重庆中学暑期作业引爆学生圈


▲根据《海底两万里》一书绘制的“鹦鹉螺号”潜水艇内部构造图

调查红绿灯时间设置

数学知识其实都在生活里

暑期的数学作业让孩子们感到惊喜,没有卷子、没有计算,而是让学生们选择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进行独立或小组调查研究。

老师提供的问题有四个,包括:红绿灯的时间设置是否合理;如何存款(或贷款)最合算;影响超市蔬菜销售额有哪些因素;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们还可以跳出这些建议问题自己研究。

该校初一年级数学备课组长蒋德民老师和同组的其他数学老师设置了这个作业,可谓用心良苦。

“每个孩子的数学基础不一样,有的面对生活会代入数学问题,把数学应用到生活里,自然学起来很有趣,但有的孩子把数学隔离开来,枯燥地学习,自然就显得无趣很多。”蒋老师说,他们更希望,通过这一次的作业告诉学生,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以红绿灯的设置来说,在一些车流量很大的支马路里,红绿灯设置成为13秒和18秒的效果截然不同。设置成为13秒的时候,往往每天的堵车时间会高达4个小时以上,而如果设置成18秒,堵车现象就会明显得到改善。

“从这个方面来说,堵车到底和什么有关?其实通过观察就能发现,和车流有关,特别是高峰期的车流量。为什么5秒的悬殊,结果截然不同。”蒋老师还鼓励孩子们,希望他们尽可能去走访设置红绿灯的工作人员及辖区的交巡警,“一旦有数据作为支撑,他们的调查就更有意义。”

阅读《伤寒杂病论》、调查红绿灯时间设置……这份重庆中学暑期作业引爆学生圈


阅读《伤寒杂病论》、调查红绿灯时间设置……这份重庆中学暑期作业引爆学生圈


▲别具一格的《骆驼祥子》人物关系图

阅读《伤寒杂病论》

提升文化自信

对于新时代的中学生来说,了解自己的民族,提升文化自信,是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

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的武亦姝,是一位诗词积累丰富又在理科有所长的中学生,诗词透过她散发出来的气质,让很多家长慨叹:“中国文化浸润出来的孩子,真的非常优秀。”

该校初一年级历史备课组长何良骥和同组的历史老师们,为了提升学生们的文化自信,可谓用心良苦。“学生们最喜欢唐朝的文化,我的第一个作业就是让他们了解汉唐盛世,培养民族自豪感。”何老师说,他调查了解到,假期很多学生会去西安,“西安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大唐盛世的遗迹,去文物中寻找历史,去感受历史,是我们最需要做的。”而没有计划远行的,可以在家里看看李时珍、华佗、张仲景的故事,读他们相关的作品《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了解民族英雄郑成功、戚继光,梳理我国海陆贸易的变迁史,认识海洋意识的重要性。

“中医是我国的文化精粹,越来越被国际上所关注。”何老师说,古代的文人学子,把医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凡是有文化的人,基本上都学过医学,而中医学习对学生最大的好处是知识的拓宽及文化的自信。

何老师告诉记者,一般孩子来说,单看历史书,感觉太枯燥,文字相对来说比较生硬,而引入了人物的目的性阅读,就会变得更加有趣,“活生生的人,带来的故事震撼,是绝对不一般的。”

阅读《伤寒杂病论》、调查红绿灯时间设置……这份重庆中学暑期作业引爆学生圈


▲深阅读的意义截然不同

调查家中垃圾分类情况

反思应如何保护环境

最近,垃圾分类的话题,也是街头巷尾议论的重点,这道题,也成为了初一年级的生物暑假作业。作业内容如下:以两周时间调查自己家中产生、分类及处理情况,结合最新的垃圾分类注释谈谈相关感受和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还要以文图或小视频的方式完成作业。

该校初一年级生物备课组长周渝老师说,这份作业早在本学期开始时,整个教研组就开始筹备了。“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走在世界前列,减少垃圾最大的好处,是整个国家显得干干净净。”

周渝老师说,自己对生活垃圾最深的感受是,剩菜剩汤、塑料袋、快餐盒、快递纸箱等,这些生活垃圾占据了我们生活绝大多数的空间,而学生们只要通过认真的观察就能发现,“比如把纸箱折叠起来卖掉,剩菜剩汤包装好以后再丢,尽量不点快餐,都可以通过习惯来减少垃圾的产生。”

周老师还希望孩子们的眼光放眼到全国,“如果出去旅行,也可以把这份作业带到路上完成,一旦可以从内心认可自己的调查答案,我相信,从学生们开始,学会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阅读《伤寒杂病论》、调查红绿灯时间设置……这份重庆中学暑期作业引爆学生圈


▲环球自然日上学生们展现的自然思维

学不止于抵达,而在于远航

希望通过作业给予学生远航的风帆

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困扰在许多家长心中的疑惑。

南渝中学负责人蒋德民老师用这句话回答了这份暑假作业的意义:学不止于抵达,而在于远航。

在很多人看来,学习的任务,是让孩子考上更好的学校、有更好的前途,而蒋老师却认为,无论成绩好还是不好的孩子,他们都希望通过这份暑假作业有一定的收获。

“哪怕数学基础不好,通过调研的锻炼,也能实现问题分析的能力,这对今后立足社会就业也是有好处的。”蒋老师说,在国外,初中生已经开始通过调研写论文,这样启发,有利于孩子今后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会分析会思考的孩子,于任何方面来说,都是有益的。”

这份涵盖了各个学科的作业其实内容还非常丰富,比如英语需要学生阅读报刊、历史还要去追溯重庆的地名来源、体育通过打卡锻炼实现强身健体、外出旅行还要学会写路书,调查研究重庆夏天的天气,写一份气象报告……

远航的方向在哪里,对于这群好学上进的孩子来说,在蔚蓝大海的知识深海里,也在内心想要触及的任何高度里,如何才能远航,相信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南渝中学供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