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成为废都这个概念,虽广为流传,但细究之,大抵只是人们的错觉。唐朝之后的历史中,西安不止一次掀起过波澜。只不过往往失之交臂,而让人们容易忽视掉罢了。

宋·明·民国

宋朝是自秦建立中央集权帝国以来,第一个未定都西安/洛阳的统一王朝。但事实上,定都开封恐怕并非最高统治者的真正意图。在清代毕沅主编的《续资治通鉴·卷八》中,记载有:

帝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始议西幸,起居郎李符陈八难,帝不从。既毕祀事,尚欲留居之,群臣莫敢谏。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乘间言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帝亦弗从。晋王又从容言迁都非便,帝曰:“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为废都?

群臣的谏言也是如今人提到都城变迁时常引用的理论。定都长安需要维持较高的运粮成本,看起来是不错的理由。但细究起来,显然就不妥了。看看《新唐史·卷五十三·食货志》的记载:

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时,用物有节而易赡,水陆漕运,岁不过二十万石,故漕事简。自高宗已后,岁益增多,而功利繁兴,民亦罹其弊矣。

……

(开元)二十一年,(裴)耀卿为京兆尹,京师雨水,谷踊贵。玄宗将幸东都,复问耀卿漕事,耀卿因请"罢陕陆运,而置仓河口,使江南漕舟至河口者,输粟于仓而去,县官雇舟以分入河、洛。置仓三门东西,漕舟输其东仓,而陆运以输西仓,复以舟漕,以避三门之水险。"玄宗以为然……(玄宗)拜耀卿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江淮都转运使,以郑州刺史崔希逸、河南少尹萧炅为副使,益漕晋、绛、魏、濮、邢、贝、济、博之租输诸仓,转而入渭。凡三岁,漕七百万石,省陆运佣钱三十万缗。

《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为废都?

肃宗末年,史朝义兵分出宋州,淮运于是阻绝,租庸盐铁溯汉江而上。河南尹刘晏为户部侍郎,兼句当度支、转运、盐铁、铸钱使,江淮粟帛,繇襄、汉越商于以输京师。

三门峡是关中漕运的重要节点,所谓“中流砥柱”便说的是“而河有三门底柱之险”,为漕运带来了诸多不便。但随着隋唐时期,转运制度的不断完善,漕运运量的水准足可以支撑百万人口规模的长安城的消费。甚至而言,函谷关通道不能成行之时,东南方向的丹、汉水也可以大规模补给京师的需求。如果说唐时期的漕运能力都足以供给长安城,说宋朝无力负担长安的给养,多少就让人难以置信了。

《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为废都?

王叩头切谏,帝曰:“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王又言“在德不在险”,帝不答。王出,帝顾左右曰:“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赵匡胤的话语,并非没有道理。尤其是在游牧民族逐渐强大的时代背景下,宋朝不得不维持庞大的军队规模和军费开支,故有鼎盛时号称八十万之众的禁军数量。然而,这仍然不足以抵抗游牧民族的闪电战。北宋被斩首灭亡,高宗整合势力,尚保半壁江山。直至宋金对峙之时,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实质的南北地理阻隔。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赵匡胤的迁都思考,还可能有另一层考虑,那就是与赵光义势力和官僚集团做切割。自后唐定都开封以来,开封的官僚集团愈加稳定。而在赵匡胤去世前,赵光义的势力也越来越大。赵匡胤的迁都计划,或许是为了对抗赵光义集团,然而最终的结果无疑是失败的。从洛阳回来不久,赵匡胤便突然不明不白地死了。以至于,一直有一种流传的说法,那就是赵匡胤是被赵光义砍死的。

《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为废都?

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人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续湘山野录》

再来看明朝,西安仍然是定都的重要选项。朱元璋虽都南京,但深知东南之地,难保边疆安全,故也有迁都的计划。《明史·列传第三·兴宗孝康皇帝传》里说到:

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巡抚陕西。先是,帝以应天、开封为南北京,临濠为中都。御史胡子祺上书曰:“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河东地势高,控制西北,尧尝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带河、淮,宋尝都之,然其地平旷,无险可凭。洛阳周公卜之,周、汉迁之,然嵩、邙非有殽函、终南之阻,涧、瀍、伊、洛非有泾、渭、灞、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帝称善。至是,谕太子曰:“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汝往以省观风俗,慰劳秦父老子弟。”于是择文武诸臣扈太子行。既行,使谕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仍申谕从行诸臣以宿顿闻。

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为废都?

也许是因为太子突然去世,令朱元璋深感此地不祥,迁都一事最终没能成行。而朱元璋父子关于南京的忧虑,在十余年之后成为了现实。倘若朱标没有突然病死,也许对于西安,历史的走向会有重大的变化。但历史终究不可以假设。在明朝初年的皇族相争之中,历史的天平最终倒向了北京。

除了明初,明末的西安城,也曾短暂地风起云涌。李自成于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击破北京城,一度有剑指天下之气势。然而,满清入关,大顺政权又如同流星般迅速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这一次,历史的天平在西安和北京之间,再一次倒向了北京。

民国时期,西安亦是重要的后方据点和首都备选。1927年,四一二政变之后,国民革命军的阶级性迅速腐蚀,武力统一和土地革命过程实质停滞。中原大战之后,西北军覆灭,冯玉祥失势,国民政府中央终于得以控制河南。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及三二年一二八事变之后,蒋深知江浙难保,于是加紧了对西部的统合过程。三二年,洛阳也曾短暂为都。而后,“西京筹备委员会”成立,西安改名“筹备西京市”,但此举遭到西北地方势力的强烈反对,导致西京市直到抗战结束也未能落地。

由于西北地方势力阻力极大,蒋的政治攻势也最为持久而困难。冯玉祥失势,旧西北军覆灭;杨虎城上位,新西北军依然盘踞。蒋利用红军、新西北军及东北军的矛盾,最终成功分化瓦解地方势力。

《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为废都?

西安事变,是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实际是处于绝境的军阀势力,一次破釜沉舟的最后挣扎。而这种深刻矛盾的爆发点,正是地缘条件复杂又极其重要的关中。新西北军、东北军希望联合多方力量,借最后一击,让中央政府翻船。而西北军、东北军能以此维持其独立性。然而,一向精于国际形势的蒋绝非无能之辈。蒋对地方势力的最后一击,也着力在西安。西安事变之后,西北军、东北军分崩离析,为中央军收编。而国民政府最终选择了迁都重庆,全力准备对日战争。历史中的一次选择,从宏观而言,或许无足轻重;但对一城一池而言,差以毫厘,往往谬以千里。

北京兴起的意义

先前的内容,已经反驳了西安“难以补给”的废都缘由,在此不再赘述。

还有人说,西安废都,是因环境恶化、气候恶劣、水资源缺乏。这当然更是不可能成立。熟悉中学地理的朋友,必然知道,西安和北京,都是具大陆性特点的温带季风气候。从温度、降水条件而言,不具有质的不同。从地缘条件来说,又都是面对400mm等降水量线的前锋城市。而所谓水资源缺乏,更是西安和北京共同面临的问题。否则,南水北调工程,又从何而来……倘西安因此而衰,那取而代之的,当是南京上海杭州之辈。但历史的选择,并非如此。

《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为废都?

北京的真正上位,自金朝起。北京的首都地位,以金朝末年迁都时期,反对派重要人物徒单镒的谏言可以看出了:

……镒复奏曰:“辽东国家根本,距中都数千里,万一受兵,州府顾望,必须报可,误事多矣。可遣大臣行省以镇之。”

宣宗将幸南京(开封),镒曰:“銮辂一动,北路皆不守矣。今已讲和,聚兵积粟,固守京师,策之上也。南京四面受兵。辽东根本之地,依山负海,其险足恃,备御一面,以为后图,策之次也。”不从。……——《金史·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

随生产力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东北平原自隋唐起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和开发。女真人自东北兴起,入主中原,需要寻求兼顾二者安全的平衡点;而北疆又有蒙古、契丹等民族,北京“有居庸关,犹如秦之崤、函,蜀之剑门”,已经充分点破了北京为都的重要意义了。

《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为废都?

北京的陆防优势,在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中,亦有充分的体现。抵御来自北疆的外患入侵,需要借助燕山-太行山脉群作为天然屏障。而明军与瓦剌的几次战斗之中,北京与塞外的几大通道:密云-古北口、居庸关-怀来、紫荆关-大同,被充分利用、反复争夺。倘若北京城破,借助白洋淀沼泽群与保定,或许尚可阻挡;但假若当时中央政府南迁,军事压力大减,北疆的外患很有可能会愈发不可控。而明朝的最后灭亡,与山海关通道对应的外患压力,关系密切……

事实上,即便是我朝,北京也是各种意义上的重心。解放战争,我朝自东北发家,使战争的天平大大倾斜;我朝建立,保障东北、维稳曹县、北拒老大哥、发展海运……北京都毫无疑义地作为国家意志的代表。而前朝都南京,对北疆的无力,和自身阶级性的腐化,最终使自己在这场历史的大剧中,沦落为配角的角色……

《长安十二时辰》中长安热闹繁华,但唐朝以后长安为何成为废都?

西安的新时代

北京与西安,作为一二阶梯分界、胡焕庸线分界和400mm等降水量线的先锋城市,在历史上屡屡掀起巨大的政治波澜。中晚唐时期,河朔三镇总是政治可靠度最低的地区;民国时期,西安成为了中央与地方激烈博弈的焦点;去年和今年,我朝在西安,也不可避免……

西安每每激起巨大波澜的背后,往往意味着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而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丝绸之路的重兴,又在被人声声地呼唤。这对于西安、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将是一次漫长,但是巨大的变化……或许顶级大佬们,也看到了关中积弊深重,但是更看到了西安之后近乎无穷的能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