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变凉的季节。

对中国车市来说,今年的秋天似乎寒意要更浓一些。据乘联会公布数据,8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73.4万辆,同比下降7.4%。1-7月累计销量1427.4万辆,同比仅增长1.3%。

聚焦到自主车企上来,45家企业中28家同比下滑,8月总销量67.43万辆,同比下降9.8%。看空中国车市的声音不是最近才有,但8月成绩单让多数企业真正感受到了切身的凉意。

对自主车企来说,两方面因素拉低了市场走势:一是中国车市规模逐渐接近顶点,“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转变。白刃战下,一些实力较弱的自主企业败下阵来;二是SUV这架引擎“熄火”,不少自主车企对SUV过度依赖,导致如今饱受产品缺腿之苦。

而从全行业看,销量下行也给各企业经销商体系带来不小压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一期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显示:7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79,同比上升16%,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11个品牌库存深度超过2个月,自主品牌库存系数达到2.38。经销商体系的风险,已成为部分车企头上的火药库,今年沃尔沃、广菲克等企业爆出的经销商问题自主车企应当引以为戒。

马上就是传统车市旺季“金九银十”,对一些企业来说,即使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销量能有所回暖,也只不过是缓一时之急。《伊索寓言》中,唱歌的蚱蜢嘲笑工作的蚂蚁。车市尚热时,靠SUV和低端产品快速走量的自主车企也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蚱蜢思维”。如今车市的冬天快要到来,留给这些“蚱蜢”的时间可是不多了。


吉利成为今年首家销量突破百万的自主车企,自主头把交椅的位置是越坐越稳了。而且与五菱、长城、长安等其他销量排名靠前的企业相比,吉利产品矩阵一方面低端产品较少,另一方面SUV、轿车、新能源发展均衡,未来前景也最为良性。8月底缤瑞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吉利紧凑级轿车产品线,预计今年的高增长势头延续到年底不成问题。

“神车”销量依然稳居自主第二,但增长势头已不复往日。五菱虽然爆款频出,但往往一款新车推出后老款车型销量就会大幅下滑,730、510莫不如是,内部转换过于明显。中低端市场五菱仍是霸主,靠这一亩三分地能有不错的收成,可想再有进一步发展似乎也挺难。

受SUV增速下滑影响,长城今年的销量表现一直有点儿“力不从心”:主力车型H6已经触到了天花板,市场重压之下再次官降;新车型P8、H4都不足以撑起销量大旗,整体疲软。成都车展上,哈弗F5、新品牌欧拉成为推广重点,能看出长城谋新谋变的意图。不过想再造一个H6,现在的市场环境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自主“好学生”第二名非上汽莫属,目前看染指前三只是时间问题。“荷尔蒙SUV”MG HS月半上市售出284台,将成为接下来几个月MG品牌重要的销量增长点。荣威表现同样稳健,8月30日Marvel X 正式开放预售,将为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一条腿年轻化,一条腿智能化,年底前上汽还有冲刺的实力。

长安同样受SUV下滑拖累严重,相比之下轿车板块反倒表现尚佳。CS35本月大幅下滑,不过CS35 PLUS将于10月上市,年前销量会有一定回升。本月欧尚cos1°刷了次屏,但联想到欧尚CX70和A800经历过的迅速下滑,cos1°前景还需观察。推陈出新自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是改头换面而没有产品品质的实在提升,推新带来的短期销量必然难以持续。

奇瑞8月销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对轿车的坚持收到了回报,成都车展上推出的艾瑞泽GX有望进一步提振销量。SUV方面瑞虎5x表现稳定;瑞虎8单月销量7187台,在中型SUV市场站稳了脚跟。新能源本月同比增长111.4%,也延续了往期良好表现。不久前奇瑞刚刚完成增资扩股,有了资本助力,奇瑞的发展能够更加顺畅。

传祺的问题还是对GS4单一车型过分倚重。从8月销量看,GA4、GS3以及新能源都有不错表现,但耐不住GS4 27.3%的同比下滑,总体销量只有微增。对长城、传祺等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都是“爆款”失速后应当如何增长。毕竟“爆款”只是一时,品质和口碑积累起来的品牌效应才是长久。

8月召开的全球开发者大会,展现出比亚迪在智能出行产业上的雄心和实力。新能源技术的长期积累推动比亚迪在今年市场整体低迷下实现逆势上扬,MPV宋MAX则延续了单月过万的表现。虽然在传统燃油车上有些偏科,但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有“干货”的比亚迪也许在市场竞争中会更有优势。

进入7月后江淮突然一扫颓势,销量大幅增长。一方面是S5、S7重新定位后性价比凸显,市场竞争力增强;另一方面是新能源延续高增长态势,纯电动市场江淮积累了较强优势。但对江淮来说,轿车仍是老大难问题。同省兄弟奇瑞的艾瑞泽已经颇有声色,江淮轿车之路历经坎坷,现在更需坚持。

众泰本月SR7售出13台,同比下滑99.1%;SR9售出59台,同比下滑94.5%。8月众泰又爆出经销商维权风波,麻烦不断的众泰正在为靠“山寨”打出的销量还债。中国消费者正变得更加成熟理性,有吉利这样的企业销量增长,就有众泰这样的企业销量下滑。

SUV市场不景气,只有SUV的小康销量自然上不去,本月580、330均大幅下滑。小康也在尝试转型,新产品风光ix5虽然仍是SUV,但首次尝试的轿跑风格与往届产品相比还是有了不小改变。

进入下半年华泰仿佛打了一针兴奋剂,7、8两个月的销量几乎和上半年持平。具体车型上看,8月华泰主要靠EV160和圣达菲EV两款新能源车型领涨。也许是加码新能源收到了成效,但与比亚迪、江淮、北汽等企业相比,华泰在新能源上的技术硬实力还是相对薄弱。这两个月的销量增长是短期压库存还是长期市场提升,仍有待观察。

与合资和新能源板块相比,北汽自主板块一直萎靡不振。绅宝虽然近期产品更新换代不少,但销量依然不尽如人意。现在的市场环境下,绅宝的更新来得有点晚。越野系列BJ40销量尚可,售价近40万的BJ80仅售出27台,不过本来就是小众产品就是了。

风行T5目前市场表现还不明朗,前几天还因为蹭了台风“山竹”的热点遭到网友口诛笔伐,终于有了点“热度”。可见风行品牌力不行真的怪不得别人。目前,一款MPV风行CM7就占到了8月销量的一半,前几年靠SUV拉起的销量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上个月北汽新能源只卖了500台,本月一跃环比大涨18倍,超过了大部分自主车企。车型方面,今年上市的EU5和EX360主导了销量增长,原销售主力EC系列则持续下滑。8月份实现借壳上市后,北汽新能源在产品研发和销售方面有了更多资金支持,全年15万辆的业绩指标势必会使北汽新能源在下半年继续加大营销力度。但摆在北汽新能源面前的,除了今年的业绩压力,还有较长期的品牌向上问题。

8月底斯威G01刚刚上市,统计上就有3680台销量。主要由于这款车型,华晨鑫源8月销量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无论是金杯还是斯威,这两个品牌目前销量都十分惨淡。斯威G01如果早两年出现还能赶上市场的好时候,现在SUV市场不景气,下个月不知道会不会马上下滑。

猎豹销量中现在只有一款迈途能撑撑场面,CS9、CS10都是跳水式下滑。既不能做到大而全,又不能实现小而美,斯威、猎豹这种只有SUV,品牌口碑又没有做起来的车企今年的日子会更加难过。

启辰销量也是受SUV拖累严重,T70、T90下滑幅度都在50%以上。年前启辰还会有一款小型SUV T60上市。今年新上市小型SUV不多,哈弗H4的销量也不过尔尔,因此你很难对T60寄予太多期望。

小鱼小虾只能被潮起潮落推动,随着市场下滑,一汽奔腾目前也处于全线溃退状态。奔腾这个品牌在一汽旗下并不算亮眼,一汽将精力集中到复兴红旗后,奔腾的日子更不好过。

风神和奔腾的品牌地位差不多,目前的惨状也差不多。AX4本月只卖了163台,低端小型SUV现在真是走不起来量。

在大盘不断下滑的中国车市中,观致正以惊人的速度逆势攀升。不管是不是宝能内部购买带来的暴涨,销量增长带来的市占率提升和资金回流都对企业发展有利无害。汽车是个重资产行业,有宝能撑腰就是观致的底气。而且在奇瑞这么多年虽然销量没什么起色,但好歹“高端品牌”的印象是落下了,当前国内消费升级趋势下,观致也许正在迎来自己的机遇期。

东南目前主销车型还是DX3,一款车就占了总销量的八成。2018年还想靠一款小型SUV撑起销量显然不太现实,新能源方面东南也走得有点慢,给电咖代工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东南的窘境。

快速增长而根基不稳,北汽幻速正以山体滑坡一般的速度大幅下滑。不过话说回来,亲儿子绅宝也就那样,幻速还能好到哪儿去呢?

汉腾今年能实现逆风翻盘实在是有些令人意外,成立时间不久、只有SUV,汉腾的销量居然没有下滑?走低价SUV路线,和众泰同宗同源,能够实现销量增长可能是渠道下沉做得好吧,毕竟X5还是很便宜的。汉腾从成立起就伴随着不少质疑,如果真是靠产品打出的销量,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野马8月增长主要来自E70和斯派卡,SUV方面T70、T80表现尚可,至少没有出现其他企业大幅下滑的情况。行业下行趋势下,野马这类三线企业能保住自身就算不错了。

华晨算是自主车企中不争气的典型,跟了宝马多年也没什么长进。如今中华V7销量基本扑街,年内也没有什么新产品上市,今年的成绩单估计不会好看。忘了说了,8月这3604台销量还包括了华颂和阁瑞斯。

海马上个月销量同比大增66.9%,这个月剧降35.7%,排名倒还是稳定在27位,可见销量已经低到“波澜不惊”的地步。去年提出“聚焦战略”的海马不知道如今有没有感到一丝焦虑,只靠S5显然在当前的市场中经不起风浪,但海马还有能力做出另一款支柱车型吗?

红旗的销量相比以往好了不少,但离成为国内主流品牌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得益于一汽集团对红旗品牌的高度重视,接下来几年红旗将陆续有17款新产品推出。背靠大树好乘凉,对于红旗转型之路,我们可以再多花一点时间观察。

国内市场力帆的边缘化已经不可避免,今年还爆出陷入资金危机。虽说海外市场有所斩获,可也没有进入欧美发达市场,力帆产品自身的问题还是非常明显。

跟一汽海马不同基地,问题倒是大同小异。

大通产品布局重点在MPV、皮卡,避开了主流乘用车市场,倒也避开了如今凶猛的下滑势头。唯一一款SUV D90销量自然不佳,但接近16万的起步价本身也不是奔着走量来的。

与燃油车的惨烈相比,江铃在新能源方面要好得多。如今江铃燃油车已经是一股“药丸”的节奏,新能源这片相对宽容的“蓝海”或许是江铃的新生之机。

一汽系自主品牌有销量好的吗?似乎是没有。不过也不用太难过,东风和北汽系也没有。

如果说幻速是外孙那昌河只能算养子了,虽然今年动作频频,但在北汽这艘大船上昌河一直也没做出什么成绩。前段时间铃木退出中国当然跟他们自己产品跟不上如今中国消费者需求有关,但昌河、长安运营的不给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年年初骏派一度给人对天津一汽复兴的期待,结果没几个月就被现实狠狠打脸。CX65、D60销量如今都只有二三百台,产品定位不清晰、品牌口碑无积累,去掉情怀和历史之后,天津一汽还有多少可以拿出来说的东西呢?

潍柴还是好好做发动机吧,乘用车一直亏损也挺难受的。

比速似乎要步幻速的后尘,本就是一母同胞,有今日的局面倒也不奇怪。幻速尚且如此,况比速乎?

陆风这个品牌似乎是彻底失败了?东方不亮西方亮,江铃新能源目前成绩尚可,静下心来做做口碑和品牌,别重蹈了燃油车的覆辙。

对福田来说乘用车的希望或许现在只能寄托在宝沃身上。这个商用车领域的强者在乘用车市场步履维艰,对宝沃完全放手管理是个明智之举。

与其他新造车企业在交付上的欲抱琵琶羞羞答答不同,云度产品上市快得惊人。不过π3 pro、π3 360,这些产品似乎也没多少差别。不过云度再快也没有市场变脸快,如今“纯电SUV”这个品牌口号听起来已是明日黄花。

北京汽车制造厂今年销量一直高速增长,不过面向的是小众消费市场,等明年基数上去了高增长也就下来了。

知豆目前也是麻烦不断,裁员风波、倒闭危机。这样一家企业在新能源方面的技术积累过于薄弱,靠低速电动切入市场,跟吉利、比亚迪这些主流厂商根本不在同一维度。随着今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知豆短暂的“辉煌”也就随之落幕。

跟知豆类似,微型电动市场已难有企业生存。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家企业,因为我真的没见过他们家车。

知豆、康迪这些微型电动车企业不好过,自然就要另谋生路,领途就是由御捷这家微型电动车企业衍生出来的。虽说跟长城有合作关系,不过从它一口气公布的几款新车来看,对其前景还是持谨慎态度比较好。

往期回顾:

7月自主车企销量:SUV红利消退引发动荡 七成车企销量下滑

6月自主车企销量:成也SUV,败也SUV 六成车企销量下滑

5月自主车企销量:21家车企同比下跌 中国车市兼并重组苗头已现

4月自主车企销量: 吉利豪取第一,长安睡熊猛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