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伊利与蒙牛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崛起,让牛奶为代表的乳制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依靠庞大的经销渠道,占据了国内绝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两强的局面,而光明最终沦为行业老三。彼时,光明还在固守巴氏鲜奶阵营,却不知不觉已被伊利和蒙牛超越,加上内蒙资源丰富,产奶量最高,给这两大巨头提供充足的奶源,一时间横扫了国内牛奶市场。

曾经的中国乳业之王,销量跌落到行业第三,如今与伊利相差1800亿

近些年,随着人均收入及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乳制品作为大家日常消费的营养品,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光明乳业作为国内最早的乳制品企业,曾引领了行业的潮流。不过最近这几年,光明这个曾经的带头大哥,已被伊利蒙牛双双赶超过去。

根据光明乳业此前公布的业绩显示,去年收入210亿元,同比下降4.71%;净利3.42亿,同比下降了44.87%。不得不感慨光明与伊利蒙牛的距离越来越大。同期的伊利实现营业总收入近800亿元,净利64.52亿元,截止到2019年7月份,两者的市值相差1800亿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光明乳业从诞生至今,已走过108年的历程,可以说是国内乳制品领域的先驱,其拥有领先的乳品研究院以及先进的加工工艺,主营产品包括新鲜奶、常温奶、奶粉等多个品类。旗下的光明牧业具有60多年的养牛历史,现有规模牧场28个,是国内最大的牧业综合性服务公司之一,在全国各地拥有17家自有工厂。

在常温奶还没有大规模普及时,当时大家都喝的鲜奶,由于不能长途运输,所以乳制企业在各自地方经营,相安无事。上海作为光明的大本营,鲜奶产量一直保持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上世纪90年代末,光明乳业的收入就已经突破了50亿,是当时伊利与蒙牛之和,也是国内当之无愧的乳业龙头。

曾经的中国乳业之王,销量跌落到行业第三,如今与伊利相差1800亿

然而一家名叫利乐的瑞典食品包装公司的出现,改变了国内乳业格局。由于利乐的包装有长期保鲜的能力,于是与伊利一拍即合,进入常温奶市场;有了先进的包装技术,伊利牛奶的保质时间变长,可跨区域运输,让其迅速的把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建立起了强大的销售网络,随之崛起。后来,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同样在利乐的助攻之下,解决了包装的后顾之忧,也开始做强实现后来者追上,可以说利乐成就了这两大乳业巨头。

曾经的中国乳业之王,销量跌落到行业第三,如今与伊利相差1800亿

彼时,光明还在固守巴氏鲜奶阵营,却不知不觉已被伊利和蒙牛超越,加上内蒙资源丰富,产奶量最高,给这两大巨头提供充足的奶源,一时间横扫了国内牛奶市场。眼看趋势不对,光明找来美国一家包装公司形成合作,试图扭转不利局面。随后推出了一款莫斯利安常温酸奶,率先打破了低温冷链无法惠及的城市,迎来爆发式增长。不过很快,伊利就推出了安慕希、蒙牛也推出了纯甄,市场上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伊利与蒙牛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崛起,让牛奶为代表的乳制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依靠庞大的经销渠道,占据了国内绝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两强的局面,而光明最终沦为行业老三。有行业人士指出:其实光明乳业在产品、品牌、奶源等方面依然具备强大的竞争力。目前还需不断拓展渠道的深度、市场的宽度以及产品的广度,从而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才有机会实现再崛起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