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对于每一个人都非常弥足珍贵。郑金芳不离不弃照顾脑瘫妹,用女人柔弱的双肩撑起了两个完整的家。

每天清晨,家住西畴县柏林乡老克田村的郑金芳便早早起了床,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妹妹起床穿衣、梳洗、用早餐……安排妥当后,郑金芳才去6公里以外的柏林街上,同丈夫一道打理好夫妻俩开的摩托车维修店。这就是27岁的郑金芳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

22年前,郑金芳添了一个小妹妹,父母为其取名郑金莲,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中。可是好景不长,那份喜悦还没有得到尽情的分享,他们先是发现金莲反应相对有些迟钝,后来到了该说话、走路的时候都不会说话走路。到了郑金莲5岁那年,西畴县医院的医生来到老克田村为村民义诊,她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全家人都陷入痛苦之中。如今21岁的郑金莲每天都离不开家人的照顾。

“我妹妹一生下来就没有过上好日子,又得了脑瘫。不管怎样,我一定要尽力把她照顾好,让她幸福地生活下去。”郑金芳说。相比同龄的孩子,郑金芳更懂事。

“妹妹的体重现在不足40斤,我不会出远门了,我们是胞姊妹,是一家人,父母都老了,照顾妹妹是应该的。我们能做的不多,就是保证妹妹吃饱穿暖,尽可能让她干净舒服地生活着。”看着暖暖的太阳照在妹妹身上,郑金芳说。

郑金芳的坚强与大爱让人感动。一次,郑金芳在昆明回家乡的车上,巧遇邻村一个在外打工学摩托车修理的小伙,攀谈中,她说起自己的家庭情况,小伙很感动,对她一见钟情。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后于2010年结婚。

“媳妇把我父母和90多岁的爷爷照顾得很好,是一个善良的好媳妇;对妹妹悉心照顾、不离不弃,又是一个善良的好姐姐。我很感动,结婚8年了,我很幸福,因为我拥有一个善良的妻子。”郑金芳的丈夫刘子全说。

郑金芳不幸的家庭得到了社会的同情与支助。文山州精准扶贫工作队驻马蹄寨工作队员、州医院副院长胡建武了解到郑金芳有一个脑瘫的妹妹后,主动与郑金芳取得联系,到老克田村详细了解病因,表示一定会尽力想办法,争取联系最好的脑瘫专家来诊治;县妇联、县残联、柏林乡政府分别前往看望慰问了郑金芳的妹妹,为她送去了轮椅,并按照相关政策,为她办理了低保。

“郑金芳和父母照顾脑瘫的郑金莲,是我们村的道德模范家庭,为全村群众树立了榜样。”州人大代表、老克田村村长王仕春说。10多年来,郑金芳学会了修理摩托车,能排线路、换发动机、换离合器和缸套。她与丈夫共同开的摩托车维修店,在柏林乡已经小有名气,生意越来越好。

郑金芳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在她的心里永远蕴藏着一束支撑着她去微笑,面对生活的灿烂阳光;她用一个女人柔弱的双肩撑起了两个和睦、完整的家;她用善良展现人间的亲情。

责编:龚莉审核:王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