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阳客户端记者 周云峰

通讯员 严文兵 黄姚

安化县冷市镇文昌村张大雷家在山冲冲里,距镇区有数公里,他却在家里办了一个农家乐,远在河南亲友当时劝他莫犯傻,可他家自营业后,每天生意爆满,专门接待来村里参观学习人员。他笑着:“没想到把村上人居环境搞好,能带来好生意。”

“每天有来自全市各地的人到来文昌参观,我们很自豪。”村民夏仙文笑呵呵地说,人居环境搞得好,人人脸上有光。

党支部是发动机 党员干部作表率

文昌村东西是山,思模溪从北往南流淌,青山叠翠,溪水潺潺,全村分为“一坪、二湾、五冲”,村域面积8.8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448户1748人在“一坪、二湾、三冲”分散居住,属于典型的农业山村。

2018年11月,县、镇两级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后,文昌村不等不靠,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搞好人居环境,村干部、党员、组长和退役军人先带头。”干了15年村支部书记的黄放鸣在村里很有威望,花了一天时召开村上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直至每人签完承诺书与责任状才散会,参会成员100%的支持配合。人居环境整治,先从80名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家里“动手术”。

“5天时间,带头把家里卫生搞好,大家交叉检查评比。” 黄放鸣要求。他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搞好自家环境,给群众树一个标准,带动大家共同整治村容村貌,也是党性的表现。

村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和义务卫生清扫活动,以党员带动群众,形成全民共同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这些活动,村委规定70岁以上的党员可以不参加,86岁的老党员张福清却主动加入到义务清扫队伍,和大家一起劳动。10名普通党员自愿领岗履责,配合村支两委成员开展卫生评比和环境卫生督促工作。同时,村委严格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制,将党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情况纳入积分管理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全村以党员为骨干,组建了一支150人的义工队伍,每月开展两次集中整治清扫,确保人居环境整洁有序。

人人都来爱环境 家家争当文明户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好戏”,受益主体是人民群众,村民才是“唱戏”的主角。怎么唱?“把会议开到村民家里。” 。

不把鸡鸭圈养起来,人居环境治理无法下手。鸡鸭散养是农村老传统,有村民不愿意圈起来,村干部、党员一户户上门“开会”,做思想工作。没有围网的,村里的义工队员上门帮忙做。村上2组夏爱国家养40只鸡,一直不肯圈养,黄放鸣上门8次才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村人口流量密集地、交通干线、分叉路口等区域设置固定宣传栏15块,评比公示栏3块,宣传车每月定期绕村宣传一次,村村响每天固定两次播放与人居环境相关的信息报道。今年村里召开7次党员大会、6次村民代表大会、70余次屋场会,让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家喻户晓。

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村民都知道了环境治理的好处,纷纷自觉行动起来。许多人家不但及时搞好自家房屋周围的清洁卫生,还通过微信群鞭策和提醒落后的户子。对个别无人在家的农户,附近的党员、群众会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环境。如今,全村已经形成了争当“清洁户”“文明户”的良好氛围。

一套过硬的措施 带来可喜的变化

整合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是文昌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的奥秘所在。

首先是充分发挥党员、组长的带头作用,开展“讲奉献、献爱心”的活动。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通过召开全村党员、组长会议,动员党员每人贡献8个劳动日、组长每人贡献5个劳动日进行义务劳动;发动群众献劳动,组织18名热爱公益事业的群众组成义工队伍,对村内的道路、溪沟、河道、塘坝等被污染严重的公共区域进行清理和打扫。其次,由村民自主申请,优先考虑贫困户,经村民小组长认可,村委会同意,产生15个保洁员。由保洁员、劝导员(组长、村支两委人员)和兼职督导员(驻村扶贫工作队)组成的“三员”队伍具共同管理日常保洁工作。队伍成立后,村党支部组织“三员”进行培训,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要求专职保洁员每天工作两小时以上,在规定的卫生区域内进行清扫,做到无果皮、烟头、塑料等各种生活垃圾污染物;劝导员负责对乱扔垃圾、不讲卫生的现象与行为进行劝导和制止;督导员负责一个月一次对全村进行覆盖式的督导检查。同时,对“三员”履责情况实行督查考核,严格奖罚,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村里组织开展自纠自查、评优评先活动。村里制定家庭生产、生活用品的摆放标准和要求,规定鸡、鸭等畜禽全部圈养。由村委会、驻村扶贫队和部分威望高的组长、党员组成评比检查组,对全村448户每月进行一次评比,评定最清洁、清洁、整改户三个等次,奖优罚劣。评比结果在村委会公示栏等处公示。

在此基础上,村两委还在全村发起“给菜园建一个美丽的家”活动。村委会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带领专业务工队和义工队,对全村范围内的农村道路、沟渠、堤坝、河流小溪的陈年垃圾和禽畜淤泥进行清理后,为美化村庄,创造生态和谐的生活环境,在购买原材料进行初加工后,村委会成员会同组长,对每户住宅前后左右的菜园,进行勘测后,由户主组织劳力安装篱笆,给菜园加上了“花园”的配置。

为保障人居环境常治常新,村里还在党员民主生活会、村民议事会议、党员组长会议上组织讨论,进行完善。并利用上级和业务部门到村里参观、考察、办事的机会,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改进。

文昌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村内已形成了“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人心凝聚到了一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9年以来,文昌没有向政府上交过任何矛盾纠纷,坚持党建引领,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无矛盾上交。

今年4月以来,全市有300多个行政村和社区1.7万人次到文昌村参观学习,把经验传到了各地。

文昌,让人叹服!

作者:周云峰 严文兵 黄姚 编辑:梁慧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