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面蟹的外壳有一张鬼脸,看到它不必惊慌

鬼面蟹,又称关公蟹

鬼面蟹又称人面蟹、关公蟹,在其背壳上有些凹凸起伏的纹理,酷似人的面孔,隐约可看到眼鼻口,横眉立目,相貌凶恶,故称之为鬼面蟹。又因蟹身紫红色,与传说中的“面如重枣”的关公相似,故又称关公蟹。

鬼面蟹生长在浅海的泥沙质海底,骨多于肉,不中吃,碾碎后拌入饲料,是鸡鸭之类家禽的补钙佳品,可使蛋壳更加坚硬。鬼面蟹有两对长足用于行走,还有两对短足,向上翻折,常会用这两对短足扣住一枚贝壳,将自己的鬼脸隐藏起来。在迅速移动的贝壳之下,藏着一张狰狞的面孔。

古人早已注意到了鬼面蟹的怪异。北宋傅肱《蟹谱》载:“吴沈氏子食蟹,得背壳若鬼状者,眉目口鼻,分布明白,常宝玩之。”这里说的“壳若鬼状”的蟹,便是鬼面蟹。南宋洪迈《夷坚志》载:“蟹捲内刻一鬼,毛发森立,怪恶可怖”,似乎也是鬼面蟹之类。清代郝懿行《记海错》则写到了胶东地区的鬼蟹:“其尤异者,甲上有文作老人面,须眉毕具,谓之鬼蟹。”

鬼面蟹的外壳有一张鬼脸,看到它不必惊慌

蟹将 莆田市博物馆藏《妈祖事迹图》局部

莆田博物馆藏的清代《妈祖事迹图》中,有一个来自龙宫的蟹将,竟然是鬼面蟹变成的人形,手持长矛,作击刺状。在他的脑后,附有一只硕大的鬼面蟹,这暗示着他的身份,是由鬼面蟹化成的人形。蟹壳上的鬼面,以及两对长足,清晰可见,内地画师画到龙宫水府的蟹将时,往往会画成淡水蟹,此处的鬼面蟹化身为蟹将,足见画师对海滨动物的熟悉。

鬼面蟹的外壳有一张鬼脸,看到它不必惊慌

鬼面蟹 聂璜《海错图》

聂璜在《海错图》中曾作一篇《鬼面蟹辨》,历数鬼面蟹的典故,“其形确肖鬼面,合睫而竖眉,丰颐而隆准,口若超颔,额如际发,前四足长而大,后四足短而细”并认为鬼面蟹之所以狰狞可怖,是因为天地激荡,灵气偶尔依凭,在鬼面蟹上得以显现。

鬼面蟹的外壳有一张鬼脸,看到它不必惊慌

鬼蟹 赵之谦《异鱼图》

聂璜生活在清代康熙年间,此后又过了一百多年,已到了咸丰年间,寓居温州的画家赵之谦画了一卷《异鱼图》,其中也画到了鬼面蟹,极为逼真,可能是参照了实物。他在题跋中称之为鬼蟹,而当地人称之为关王蟹。

鬼面蟹的外壳有一张鬼脸,看到它不必惊慌

人面蟹 清光绪石印版《点石斋画报》

清末的《点石斋画报》中有一则《人面蟹》,故事发生在镇海的潮宗坊,这里是一个海货市场,海产琳琅满目,供食客选购。这一天有渔夫带来十几只蟹,在集市上叫卖。这种蟹“背中具人面形,口鼻间似有气呼出者”,人们见了拍掌称奇。有湘军中的兵卒上街看到了,觉得稀罕,全部买下,据说要带回去献给上司。

鬼面蟹的外壳有一张鬼脸,看到它不必惊慌

人面蟹 十九世纪外销画

画得最逼真的鬼面蟹,当属十九世纪的外销画,有一幅题为《人面蟹》的外销画,借鉴了西画的技巧,用水彩画的广东海域的鬼面蟹,色彩和外形毕肖,甚至连蟹腿上的绒毛也有精细的描绘,像这样写实的作品,在中国传统中是极为少见的。

鬼面蟹的外壳有一张鬼脸,看到它不必惊慌

坛浦海底大物图 歌川国芳

在日本,鬼面蟹被称为平家蟹。平氏家族是日本的一个武士家族,在日本平安时代的末期,平氏家族曾与源氏家族大战于坛浦,结果平家战败,平家武士多死于海中。传说平家武士的怨灵附着在蟹壳上,因而狰狞可怖。在日本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的《坛浦海底大物图》当中,坛浦之战的历史得以再现,画面中有一大串平家蟹,也即鬼面蟹。

鬼面蟹背壳上的面孔,或许只是巧合,暗合了鬼面、关公脸谱等图式,从鬼面蟹的角度来说,它自顾自地生长,并不知道这幅面孔会带来种种奇异的传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