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娘”这个话题很火,“娘就不算男人了吗”等类话题,在朋友圈中屡屡刷屏。

其中,“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娘,则国娘”,一度成为网络流行语。

甚至这几天,有网络媒体称,央视推出“限娘令”,今年的中秋晚会将禁用小鲜肉。

不过,据《扬子晚报》9月17日报道:央视中秋晚会导演组表示,不清楚此事,圈内人都表示没听说过类似的要求。

新华社也曾发表评论员文章《“娘炮”之风当休矣!》指出,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

不少家长因此担忧,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受这些中性化风格的明星影响,缺少阳刚气?

近日,就有网友致信合肥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表示,少年娘则国娘,建议合肥中小学组织专门班会,就培养正确偶像观展开座谈,让中小学生正确区分艺术人物与演员的关系。

对此,合肥市教育局9月18日在回复中表示:意见和建议已转达相关处室,我们将认真研究,依职能办理。

当颜值经济和多元化审美浪潮来袭,中性化审美正强势挑战着中国人传统观念中以“阳刚、威猛、健壮”为标准的男性形象。

追求外表精致、内心软萌的男性,就一定是“娘炮”么?

《新民晚报》9月19日刊发的一篇文章认为:显然,这样浅表化的归类未免过于草率。

有网友问,难道男性拥有女性的部分特质后,就会被认为是变差劲了么?

在小编看来,男性的外表气质和男性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概,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妆容精致、性格温柔的男生,并不意味着他不具备勇敢、有担当的男子气概;

同样,一个身材魁梧、浑身散发“荷尔蒙”的男性,也并非一定是有勇有谋之人。

安徽商报融媒体新闻中心 综合

编辑:粥  粥   杨雪娇

统筹:马翔宇 陈兆龙

主编:周祥新 冯兰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