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必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网络安全法草案。《网络安全法》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网络安全法》是什么?

《网络安全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是为保障网络安全, 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 0 1 6年1 1月7日发布, 自2 0 1 7年6月1日起施行。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 是我国网络空间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 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

违反了《网络安全法》有哪些处罚?

1、 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尚不构成犯罪的, 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2、 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 或者提供专门用于从事危害网络安全活动的程序、工具, 或者为他人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 尚不构成犯罪的, 则予以处罚如下:

( 1 )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 处五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 2 )情节较重的, 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公民、组织有哪些义务和责任?

1、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传播暴力、淫秽色情信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

2、不得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亦不得为之提供程序、工具和帮助;

3、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不得利用网络发布涉及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

4、在电子信息、应用软件中,不得设置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

5、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网络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6、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有权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

伪基站的防范

市民郑女士收到“10086”发来的一条短信,称

郑女士有大量积分,可以兑换一笔金额不小的话费。郑女士随后点击了短信上的网址链接,进入了一个兑换话费的网页,并按提示输入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号密码和银行卡密码。郑女士等了几天,说好的话费却迟迟没有到账,更蹊跷的是,她发现自己在支付宝上绑定的三张银行卡内资金莫名减少,共被转走2.7万元。事后追查,郑女士是中了“伪基站”的诈骗圈套。

安全解读

"伪基站"即假基站,不法份子利用现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向“伪基站”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手机发送信息。伪装的号码多为银行、运营商、党政部门的官方号码。伪基站设备运行时,用户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上,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运营商提供的服务,手机用户一般会暂时脱网8~12 秒后恢复正常,部分手机则必须重启才能重新入网。在排除周边信号不好或者存在信号死角之外,当通话中信号突然中断时,很可能是被伪基站强制“吸走” ,信号被“切断。

安全小贴士

1、不打开不明短信链接;

2、发现手机信号突然中断的时候,提高警惕;

3、遇到中奖、抽奖等字样时格外警惕;

4、在手机上被要求输入银行、支付宝等账号及密码时要格外小

心,尽量不要在非官方APP或网页上进行操作。

钓鱼wifi的防范

公共场所免费Wi-Fi越来越多,人们进入酒店、餐馆、商场等公共场所后习惯先打开Wi-Fi功能,看一下是否有免费的Wi-Fi信号,甚至在家也有“蹭网”的习惯。南京市民张先生使用公共场所的Wi-Fi后,电脑被黑客入侵,在U盾、行卡均未丢失的情况下,网银被他人在两天内盗刷69次,卡上的6万多元仅剩下500元,与此同时他的手机也被黑客做了手脚,接收消费提醒短信的功能被屏蔽,所发生的69次交易他根本没收到任何短信提示,钱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了。

安全解读

钓鱼Wi-Fi的成本很低,黑客一般只需几百元便可以设置一个钓鱼Wi-Fi 并在公共场合部署,而且在名称上与免费Wi-Fi相似。

例如:咖啡厅的正规Wi-Fi信号叫 coffee-free,钓鱼Wi-Fi信号有可能取名叫coffee-free2等等。受害者访问钓鱼Wi-Fi时,他的所有数据信息都可能会被钓鱼Wi-Fi记录下来,从而盗取QQ账号、微信账号、游戏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甚至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

安全小贴士

1、 关闭手机自动连接Wi-Fi的功能;

2、 在公共场所,不要连接未知的Wi-Fi;

3、 不要将自己家的Wi-Fi密码共享,定期修改密码;

4、 在未知的Wi-Fi信号下不要输入QQ、微信、游戏、银行、

支付宝等密码。

通信诈骗的正确防范

通信诈骗近年来发展快速,涉及面广,后果严重。山东临沂大一新生徐玉玉,开学前接到一通声称有一笔2600元的助学金要发给她的电话,当天是最后一天,要求她通过ATM机将9900元学费汇入自己的账号,助学金连同学费将会在半小时内一起汇款回来。当她完成操作后,对方电话已经关机。反应过来自己受骗的公检法”的人员要求其将钱款打入“安全账号”,结果被诈骗卷走1760万元。

安全解读

通信诈骗是近年来比较普遍的一种新型网络犯罪行为。不法分子通常使用任意显号软件、网络电话等技术,利用电话、短信、QQ、微信、微博公众号等社交工具,冒充公检法机关,医保、社保、救助等政府部门和运营商、房东等,以牵涉司法事宜、资助金领取、电话欠费等进行诱拐或恐吓威胁,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

安全小贴士

1、凡是谈到银行账户信息,一律挂掉;

2、 凡是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 凡是短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4、 凡是微信发来的莫名链接,一律不点;

5、 凡是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掉;

6、 凡是自称领导、同事要求汇款的,一律不管;

7、 凡是告知“家属”出事需要先汇款的,一律举报;

8、 如不幸受骗:

(1)保存好汇款或转账时的凭证并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到当

地公安刑警队、派出所报案;

(2)向警方说清被骗经过,准确提供受害人姓名、受害人转出

现金的账户及开户行信息;

(3)向警方准确提供骗子的账号、账号用户名及账户开户行(银行柜台及银行客户均可以帮助查询);

(4)向警方提供汇款凭证或电子凭证截图。

二维码的正确扫描

二维码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只要掏出手机扫一下别人,或者被别人扫一下,我们就可以做到吃饭不带钱,认识好友不带名片,偶尔还可以领取不要钱的小礼品。泰兴市民倪女士在淘宝网上经营一家网店。前不久,一位淘宝买家购物后,利用旺旺与其交流,就在准备支付时,对方发来了一个消息,希望倪女士通过扫描二维码方式结算。倪女士为了得到对方的“好评”,便同意了对方的要求。掏出手机扫了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可等了一分钟左右也没显示成功,手机网页也变得很卡。倪女士觉得不对劲,马上用电脑登录支付宝账户,支付宝密码已被修改。随后发现网银上的9万元已被转走。

经调查发现,倪女士扫描的二维码被植入木马类病毒,手机中毒后服务密码被窃取。

安全解读

不法分子通常虚拟伪装一个网站,并生成二维码,实际上这个网站带有木马病毒。 受害人扫描该二维码后,不法分子通过云端软件获取了倪女士的身份证号、银行账号、手机号码等重要信息,并截取淘宝平台发来的信息如验证码等,便可轻松转走受害人卡里的钱。有的还将这些个人信息再次出售给其它渠道,从中二次获利。

安全小贴士

1、 不要贪图便宜随便扫描未知二维码;

2、 扫描后若要求填写个人账户信息,应当坚决拒绝,不要犹豫;

3、 手机安装正规防病毒软件,定期扫描手机安全性。

快递单的正确处理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淘宝”、“京东”等各大电子商务平台均受到大家的青睐,网络购物日益成为一种流行的消费形式。厦门市民夏女士,习惯把快递包装盒随意丢弃,包装盒上的快递单未经处理,泄漏了个人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掌握相关信息假扮快递公司员工,骗取夏女士信任,入室

实施抢劫。该事件公布后,某网站发起“你平时乱丢网购包装吗?”的调查,有1.8万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10526名网友表示“我经常乱丢网购包装,以后要注意个人信息”。

安全解读:

为了保证能收到快递,快递单往往要求准确填写收、寄件

人的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工作单位等信息。收件人收到快

递后,如果不对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进行擦除或撕毁等处理,

这些信息往往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