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可以穿越,在老北京的世界里,当您踏进去的时候,这里就是您那个时代的回忆,如今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时代里,要是想找到那个年代的记忆,还真是有点挺不容易的,在北京还真有这么一家老的副食店,如今还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就是赵府街副食店。

赵府街副食店是在1956年开业的,今天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来这里买东西的多半都是岁数大了的人,当走进这家副食店里,里面都是充满了小时候记忆的模样,在这个副食店里,一切都没有改变,还是小时候的海报,看着就是这么有满满的回忆。

走进里面,大概有40几平米,只要您进去,就能立马带您走进50年代的岁月里,进门您就能看见一个深棕色的一个木制的柜台,现在您就是跑遍四九城您都未必能找着这样的柜台,将近60年的时间里,这个木制的柜台也已经有时间的推进磨满了包浆。

往上一看,还能看见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推广宣传的水粉画,那会的水粉画在现在强大的科技面前,显得有的粗糙过时,但是在当时这可是挺新鲜的,而且这也是见证历史岁月走过来的,还有看见了四个大字,就是货真价实,现在看见这四个字,还真不多了,而且现在缺斤少两的现象特别多,这样的小店还一直保持着,货真价实,这个其实真的没有更多的语言是能表达出来的。

我们去的时候,进门的时候有一个已经上了岁数的老大爷来这个买点芝麻酱,跟大爷闲谈的时候,知道了,这个老板已经在这里将近40年了,可以这么说,掌柜的半辈子来守护着这家副食店,从跟掌柜的聊天说,现在基本都是上了岁数的还知道这里,年轻的很少能看见来我这,我这卖一斤的鸡蛋,差不多只有2毛多的利润,但是我依然要进货,为的就是可以方便左右的老住户,在柜台上,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咸菜,这个也是老板亲自腌制的,口味还不一样,有甜口的,还有咸口的,这家店有两个镇店之宝,就是不知道岁数的两口大缸,里面是黄酱和芝麻酱,这个可是老北京人缺不了的两样东西,在网上看见过,一瓶芝麻酱可以飙到60多,但是展柜的说,希望您到店里来购买,没必要花这么高的冤枉钱,在交谈中知道了掌柜的行李,我们就叫李师傅,还记得小时候家大人一看没有醋了,给几毛钱,拿这一个瓶,在这立马回想起那个年代,拿这瓶子打香油,打酱油的年月,李师傅还有一个特别准的名号,就是一勺准,不多不少,正好,您想想那个时候,计划经济,一家副食店只有400斤,住在左右附近的,分到每个人身上也就2两左右,在那个时候,真是一两都不能多给您。如今李师傅也岁数大了,马上就要面临的退休,可是这还有好多的街坊邻居住在这里,现在北京都是寸土寸金,谁能知道这家副食店以后还有没有这个谁也想不出来,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