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媒体报道说,加拿大电视台曝光了两名华裔妇女坐宝马领救济食物卡的新闻,引发网友指责,说这两位移民的中国有钱人素质不怎么地。但随后有记者调查发现,两位妇女领取食物礼品卡的行为应属正当,当地为补偿停电损失而提供食物礼品卡,与贫富无关,断电两天以上的家庭都可领取。况且,这两名妇女也无法被确认为华人。

虽说此事可能跟华裔富人没啥关系,但也间接地将富人素质问题摆上了台面。笔者在德国也听到过一个故事:德国的酒店和中国的差不多,大多数提供免费的自助早餐。某天早晨,小A在酒店吃早饭的时候,发现两个中国人在大声地谈笑,桌子上满满地摆着各种食物,但基本都是吃了一口两口就剩在了盘子里。但是,他们显然没有感觉这么做有什么不对,依旧继续从自助食品区拿更多的食物。这时一个德国老太太忍无可忍,走到他们的桌前,客气地说:先生,这食物虽然你们付过钱,但钱是你们的,资源是大家的。

在英国也有一个故事。英国国王爱德华到伦敦的贫民窟进行视察时,来到了一所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里边住着一位一贫如洗的老太太。国王问道: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一声询问,道破了贵族文化的真谛:人易富而难贵。有钱就可称富,但如果缺少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缺少了一种尊重他人的高贵理念,钱再多也只是个土包子。

贵族文化真谛:人易富而难贵

当人们在谋取自己的成功时,更应该注重自身精神高度的培养。只有精神层面与财富相匹配时,才达到了贵的高度。不信,请盘点近期网络世界最热的流行词,“土豪”无疑会高票杀入排行榜前列。这个原本带有明确历史内涵和贬义色彩的词,经过“网络造词运动”的重新赋义,如同病毒一般瞬间传遍网络。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土豪”一词在新浪微博中被提及5200余万次,而且迅速蔓延到了舆论场之中。

从以往案例看,一个词或一个短语之所以能成网络热词,往往是因为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映照了社会现实。“土豪”在网络上一出现就被广泛接受和传播,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人们发现这个词可以当作一个非常贴切的身份标签——在网络游戏中,“土豪”指的是无脑消费的游戏玩家;在现实世界里,“土豪”则是富而不贵的代名词。

贵族文化真谛:人易富而难贵

任何流行都有一定的理由,也都是我们观察时代的风向标。透过网络流行语这种文化现象,我们能窥见一个社会的民众心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土豪”这个词流行,并非是一场毫无意义的网络狂欢,而是生动地映照出了一些新富群体的“暴发户心态”。当“土豪”成为人人调侃的流行语,那些被贴上“土豪”标签或时常表现出“土豪style”的群体,是不是也该反思反思如何去改变富而不贵的现状?

贵族文化真谛:人易富而难贵

中国的家庭讲究继承,子承父业,继承了父亲多少钱,继承了母亲多少家当,讲究的是继承。

而放眼望去,西方的很多国家,那些贵族家族,他们讲究的是传承。那传承的是什么。传承的不是钱,不是一个行业,不是一个事业,传承的是贵族的思维方式。

富不过三代。富不过的是什么?富不过的是一个贵族的思维方式。

继承是一个点,传承是一个面,更广阔、更深远、更大的格局和影响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