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刀具的各种名辞,一直以来都有些含糊不清,本文试图做一个溯本清源,也希望能得到业内认同。

原则是这样的:现代刀具是外来的东西,名辞也基本都是翻译过来的,在这些翻译中,有的准确,有的不太准确,有的完全错误。但如果是已经被广泛接受的叫法,也就不再试图纠正。而有些翻译既错误,表达也不准确,也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叫法,还是要拨乱反正。

刀身形状

最大的区别在于刀尖。最基本、最简单的,应该算是直背型刀尖,刀背平直,刀刃为弧线。比较典型的如芬兰刀。

芬兰训鹿灵魂直刀

阿根庭刀匠曼纽尔·基罗加做的直背形小猎刀

直背型简单实用,但用的并不广泛。刀尖中最常见的,有clip point,背剪型刀尖,所谓博伊,都是这种刀尖,折刀中也很常用。

ABS刀匠德里克·乌尔夫做的博伊,博伊实际上就是指背剪型刀尖的大型直刀

有人把这种叫做刨削型,这个叫法不太妥当,既和原词毫无关联,也与这种刀形本身不沾边。所谓“刨削”是机械上的一种对平面的加工,不知道是怎么用到这里来的。“clip”这个词,是剪的意思,本意是它看起来像是在它的刀背的前端被“剪”去了一块。

还有人翻词典看clip有“回形针”的意思,于是就译为“回形刀尖”。这就属于生吞活剥了。

直背型和背剪型的比较,背剪型好像是在直背型的基础上被剪去了一块

巴克120直刀,很标准的背剪型刀尖

巴克110折刀,如果说折刀中的背剪型刀尖,大家一定第一时间想到它了

背剪型刀尖代表了一种历史的传统,美国人认为这是他们的民族英雄詹姆斯·博伊发明的;欧洲人说他们有这种刀型比博伊早多了;实际上,我们中国的大刀片,也是这种刀形。

中国大刀片

比这个更早的,还有宋代的手刀,也是这个形状。

和背剪型刀尖相比,另一种同样应用普遍的是水滴型刀尖。这个翻译实际上也不准确,原文为drop point,本意是刀背向刀尖方向下坠。但drop好歹也有水滴的意思,如果叫“下坠式”或“下沉式”刀尖,好像也不是特别令人满意。毕竟水滴形这个叫法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也就不用再改了。

水滴型刀尖出现的远比背剪型晚得多,它是现代制刀大师R·W·拉威利斯发明的,也就是几十年的历史。

美国刀匠丹·达格代尔做的猎刀 水滴形刀尖

拉威利斯做的水滴刀尖小直刀

再有一个主流的刀形就是剑形刀尖(dagger point)。这种刀尖的特征是刀形对称、两侧都开刃,中间多有一条脊线。

美国新进刀匠查尔斯·韦斯塔尔做的剑形刀尖双刃直刀

美国刀匠约翰·杨做的双刃直刀,典型的剑形刀尖

AKI大师柯特·埃里克森做的剑形刀尖双刃直刀

意大利制刀大师沃伦·奥斯本做的剑形刀尖双刃直刀

前面这几种都是最主流的刀形,非常容易辨别,但下面的一种,很多人往往弄不太明白,那就是spear point ,矛头形刀尖。实际上什么样的刀算spear point,英语国家的人也分不太清,有的人把它和剑形混为一谈。从一般人对矛头形刀尖的认识,总结来看,它应该是指不太符合剑形标准的剑形。比如,有的刀尖只是大致两边对称,又不完全对称;有的虽然也两边对称,但有一边是假刃;也有的两边对称也都开刃,但中间没有脊线,这些都常被称为矛头形刀尖。

拉威利斯“大熊”,矛头形刀尖

约翰·杨做的小直刀,也是矛头形刀尖

疯狗巫毒蛙,巫毒系列均为矛头形刀尖

中间无脊线而是平的,也被认为是矛头形刀尖

从功能上来讲,剑形无疑最利于穿刺,因为它的刀尖角度最小,通常作为战斗刀的首选,但它不利于切割,因为两侧开刃,刃角肯定比单侧开刃的要大。直背形较利于切割,而背剪形、水滴形是在保证切割功能的同时使刀尖角度更小一些,使穿刺功能更强。

在相同的刃材、刀身长度、宽度、厚度都相同的前提下,穿刺功能:

剑形>矛头形>背剪形、水滴形>直背形

但如果比较切割功能,则是反过来。当然也只能说大致如此,不是绝对的。

因此,战斗刀多采用剑形或矛头形,战术刀则背剪形最多,水滴形的也不少,因为战术刀要求多用途。

上面这些都可以算是主流刀形。其他非主流的,最多的是Tanto刀尖,现在也差不多成为主流了。Tanto这个词有人译为“几何刀尖”,这个没什么道理,难道还有什么“代数刀尖”、“微积分刀尖”吗?这个词的变化过程也是充满了误解。这个词本来是来自于日语里的“短刀”,Tanto是对它的音译,日语里“短刀”就是发这个音。但这里边的错误在于,这种形状的刀尖在日本刀中属于“镐造”,而镐造一般只用于太刀、打刀和长点的胁差,短刀多数都是平造,用镐造的不能说完全没有,也是少之又少。

镐造的日本刀,但这个不是短刀,和Tanto毫无关系。

这才是真正日本短刀,也就是Tanto的刀尖,这叫做“平造”

因此,Tanto这个词从日文到英文的过程中就被弄拧了。再从英文到中文,更是不知道差到哪去了。这种刀尖究其本源,应该叫“日式刀尖”。

AKI大师肯·斯泰格沃尔特做的折刀,日式刀尖

巴西刀匠古斯塔沃·塞奇尼做的折刀

巴西刀匠古斯塔沃·塞奇尼多用日式刀尖。这种刀背前端向下倾斜的日式刀尖又称为“美国日式刀尖”,或者叫“改良日式刀尖”,区别于原味的日本日式刀尖。

羊蹄形刀尖的多用小刀

羊蹄形刀尖:sheep foot point,这个翻译倒是没有问题,但这个刀形和羊蹄有什么关联?这个,关键还是角度。

从这个角度看,就有些相似了

AKI大师欧文·伍德做的折刀,羊蹄形刀尖

羊蹄形刀尖,主要是裁纸之类的应用比较方便。

上扬式刀尖:

这种刀尖的原词是trailing point,本意是拖着(上翘的)尾巴,如果叫“翘尾式”或“上翘式”可能更忠于原意,但“上扬式”可能感觉更文雅一些。上扬式的刀尖不利于穿刺,但刀刃弧线比一般的刀长,更利于切割,常用于猎刀中的剥皮刀。

疯狗“小犀牛”,上扬式刀尖,属于剥皮刀

凡是能叫得出名的,都是常规刀形,而无数的刀匠、设计师总是在创造各种非常规的刀形,那就很难归类了。

刀柄结构

下面我们说刀身延伸到刀柄中的部分,这个部分在英文中一律称为tang,而在汉语当中这个词无法直接译为一个对应的词。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把直刀的结构分为两类:全龙骨结构和穿芯柄结构。全龙骨结构中,tang 只能叫龙骨;穿芯柄结构中,顺理成章应该叫柄芯,但《英汉·汉英轻武器术语词典 》中,把这个词译为“柄脚”,现在还有人叫“刀舌”,这些叫法都不太合适,我们就不采纳了。

全龙骨结构的直刀

从结构上讲,全龙骨的刀最为坚固,但缺点是有时会造成刀柄重量过大,使整把刀的重心不平衡,因此又出现了镂空龙骨、楔形全龙骨。

上:全龙骨 下:镂空龙骨

镂空龙骨的刀坯

镂空龙骨

一般来讲镂空龙骨对刀的坚固性影响不大,但根据杠杆的原理,刀身、刀柄相接的位置往往是受力最大的区域,龙骨的开孔应尽量靠近尾端,不宜过于接近全刀中部,像上面这把就是因此而断裂了。

楔形龙骨的直刀和镂空龙骨一样都是为了减重,但楔形龙骨结构更为科学,龙骨向尾端逐渐变薄,但因越到尾部受力越小,所以对其坚固程度没有影响;但从加工角度上看,做成楔形龙骨的同时还要保持对称,难度较大,这样的刀也必然比较贵。这种结构也是拉威利斯发明的。

一般来讲,全龙骨结构的刀,龙骨的边缘是和柄材平齐的,但也有例外。有的刀,龙骨的尾端故意延长露出一部分,这种叫做“延伸式全龙骨”,它的用处作为工具主要是当铁锤使用,作为武器,可以实施非致命的击打。这里面比较典型的有温克勒的打击者和搜救队两款刀。

温克勒打击者,延伸式镂空全龙骨,它的龙骨不但没有像锲形全龙骨那样变薄,反而变厚,这样尾端外露部分更适宜当锤头,同时做成镂空以减轻重量。

温克勒搜救队,延伸式全龙骨,露出部分呈三角形,主要作为碎玻璃器使用,也可以在格斗中用于非致命性打击。

穿芯柄结构和龙骨结构的两侧柄材贴片不同,它是将整块柄材,中心开孔,“tang"从中穿过。对于穿芯柄结构的直刀来说,“tang”就不宜叫龙骨,而应该叫柄芯。柄芯又分为贯穿式柄芯(stick tang)和半穿式柄芯(partial tang)。

贯穿式柄芯结构,穿过柄材的部分,与柄首通过螺纹相互固定。

穿芯柄结构也可以在柄芯上开孔,以垂直刀面的铆钉固定,但这种柄芯就不能过窄,否则容易断裂。

贯穿式柄芯中有特别细长的,又称为鼠尾柄芯。

鼠尾柄芯

半穿式柄芯

穿芯柄结构从坚固性来说肯定不如全龙骨结构,但好处是较为节省钢材,另外对于一些高档刀来讲,穿芯柄结构可以使较大块的名贵柄材得以应用,并适合做某些整体性的雕刻。

折刀结构

对于折刀来讲,核心的概念就是锁定。最简单的当然是无锁折刀,无锁折刀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用途的刀具,比如铅笔刀、剃须刀等。

童年记忆中的铅笔刀,可算是最简单的折刀机构了,它只由刀片、刀柄、主轴三部分构成。

剃须刀的结构

手工订制大马士革钢剃须刀。

滑阻锁(slip joint)折刀一般也被视为无锁,不受相关法律限制,但实际上它是一种软锁定机构,关闭时背簧会形成一定的阻力,需要多用点劲才能解锁,多用于小型折刀。

滑阻锁机构

法国拉古欧勒折刀,是现代折刀的鼻祖,现在一般都采用滑阻锁。

克利斯里夫今年新出的“爬藤”(Impinda)滑阻锁折刀

女王(queen)折刀是美国人一般认为的滑阻锁折刀的典型代表。

而在世界范围上看,瑞士陆军小刀才是影响最大的。

和滑阻锁相比,背锁(lockback)才是真正的锁定,背锁对应的英文其实是“锁背”。背锁和滑阻锁的结构也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背锁是硬锁定,解锁时需要按压背锁连杆的尾端,使其前端抬起而解锁。

背锁可靠性非常好,缺点是解锁时必须用双手,无法单手解锁。

背锁机构

冷钢有一种改良的背锁,名为tri-ad,tri代表三,ad可能是advantage(有利、益处)的缩写,那么这种锁应该叫三利背锁,它的不同之外是在背锁连杆和刀身之间的锁定面之间增加了一个止动销。它的作用是加大了背锁连杆转动的回旋空间,使锁定面可以卡入更深;其次是使各部分受力更为均衡,使锁定更为坚固可靠;第三是可补偿锁定面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利背锁的结构

普通背锁(上)与三利背锁(下)的对比。

除了背锁之外,内衬锁(liner lock)是另一种非常普遍的锁定机构。很多人把它叫成“线锁”,这是错误的,这个错误源于最初的误译,头一个翻译这个名词的人,弄混了liner(内衬)和line(线)这两个英文单词。

内衬锁无论加工、应用都很简便,可单手解锁,可靠性、坚固性也不错,现在很可能早已成为使用最多的折刀锁定机构。

内衬锁的缺点是解锁时,拇指正好位于刀身关闭的路径上,稍微有一点点危险。

内衬锁机构,我们可以看到刀身下方支持面是向右下倾斜的,这样内衬锁片被磨损后支撑位置会向右侧移动,以补偿内衬锁片磨损掉的长度,使它可以保持一个较长的使用寿命。

鉴于普通内衬锁安全上的缺点,蜘蛛公司发明了一种compression lock,这个词直译是“压缩锁”,有点不知所云。实际上它仍然是内衬锁,只不过把内衬锁片的控制区转移到了刀柄的背部,因此它应该叫反向内衬锁。

蜘蛛的反向内衬锁

反向内衬锁第一是解锁时不用再耽心被刀“铡”到手指了,再一个它的强度也比一般的内衬所要大,因为它的锁片上方还有一个止动销在添加助力。

frame lock是内衬锁的变体,近年用得也越来越多了。它是将刀柄构架的一部分切割开,作为内衬锁片,而省掉了内衬这个部件。因此这种锁应该叫作构架锁。现在很多人叫框架锁,也对,但不如构架锁贴切。“框架”这个词容易让人联想到遗像的相框,似乎不太吉利。它还有一个名称为“integral lock”,一体锁,也没有问题。

构架锁

克利斯里夫标准版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构架锁的折刀,诞生于1990年。

构架锁比内衬锁结构更为简单,并且,由于它的支撑锁片要厚得多,因此也比内衬锁更为坚固。但由于锁片太厚,解锁时往往需要用更大的力量,不如内衬锁可以将弹力调节得恰到好处。这种机构也限制了柄材的应用,缺乏弹性的柄材不能采用构架锁。

之后零误差的 ZT 0777折刀又第一个采用了亚构架锁(subframe lock),它是采用碳纤维作为刀柄主体材料,而在构架锁的位置拼接一块钛合金。碳纤维重量轻、强度高但弹性不足,钛合金则弹性很好。这种设计后来被很多折刀所效仿。

有人说亚构架锁是零误差的首创,其实不是,零误差也是从手工刀匠那里学来的,它只是在量产刀中第一个采用这种结构。如果是它首创的话,它应该会像蝴蝶那样申请专利。而一般手工匠人没什么专利意识,即使有,也没那么多精力去申请、维护、随时准备和人打官司,很多创新都是任意共享,比的是谁做得更精。

ZT 0777

轴锁(axis lock)是蝴蝶公司的明星设计,它由比尔·麦克享利和詹姆斯·威廉姆斯设计的,于1998年首次应用到蝴蝶710折刀,到现在已经20年了。轴锁因为专利的原因,在蝴蝶以外的产品中看不到它。

轴锁的结构极为简单,只由一个圆柱形卡销和一个欧米茄簧(也有的型号用的是普通弹簧)构成。实际上轴锁和刀的“轴”没什么关系,它之所以叫这个名,可能是因为它的卡销看起来像一个“轴”。欧米茄簧是因为它的外形和希腊字母Ω相似而得名,在刀身打开的时候,欧米茄簧前推卡销而使刀身锁定,解锁时,用手将卡销回拉即可。

轴锁结构

蝴蝶710折刀

轴锁的缺点是欧米茄簧较为脆弱,使用寿命不如背锁或内衬锁。

为了绕开蝴蝶的专利,一些公司把轴锁改头换面,形成了一些衍生的锁定机构。比如蜘蛛就把卡销改成了钢珠,这种锁就叫作钢珠锁(Ball Bearing Lock)。

钢珠锁

蜘蛛C114wmp折刀 采用钢珠锁

按钮锁(button lock)普遍用于侧跳自动刀,结构非常简单,按下按钮后解锁,弹簧会将刀身自动开启。

按钮锁的侧跳自动刀。

法国的欧皮耐尔折刀采用与众不同的领圈锁(collar lock),打开后,旋转领圈即可锁定,关闭时,将领圈转回使刀身对正领圈的缺口。

欧皮耐尔主要作餐刀、水果刀之用,不需要战术刀、户外刀那样的自动锁定。相反,这种全手动的锁定方式显得更为悠闲、从容,有绅士风范。

和直刀一样,这里介绍的也仍然都是常见的折刀机构,设计都是出于实用考虑。而在手工刀匠中还有一类“机构大师”,他们设计的机构已经不全是为了使用上的便捷,而成了专门可供欣赏的艺术。这里边有我们介绍过的阿普莱顿父子,还有德国的斯泰格沃尔德等。后面再介绍给大家。

来源:《 刀剑情报局》公众号 作者 青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