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太原自古为政治军事战略要地,历史上被人评价:“国盛而后服,国衰而先叛。”充分可见太原的诸多特殊之处。也因此,历史上的太原可谓是命运多舛,起起伏伏,曾一度被迫转移到汾河东岸,成为新建立的一个小县,不但如此,还得时刻被人压制,更成为当时统治者认为镇压太原胜利的一个重要象征。

  资料图

  这一切就发生在宋初,赵匡胤、赵光义先后几次亲征太原,均在晋阳城受到顽强抵抗,宋军被大挫士气,且损兵折将。没想到,宋军接连失败的遭遇却给太原带来了沉重的代价,最终太原(当时的晋阳城)被毁,除当时的北汉割据势力投降宋并受赏后,百姓却遭遇宋统治者们大开杀戒,而流离失所,无奈四处转移避祸。

  资料图

  是否还让晋阳恢复原来的地位?显然是宋初统治者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他们最担心的,但为了稳定一方,还能时刻给予自己提醒和对外宣告镇压胜利的象征地,当时的统治者下令不允许任何人在原城区居住,因此另择地,在汾河东岸处,建立一个小县,命名平晋县。

  资料图

  更为特殊的是,太原府被废,降置并州,并迁州治所到榆次,原太原府下辖的广阳县、乐平县、交城县兼被划出,在当时的太原只设“紧州军事(军政合一)”,长期不再设地方建置。

  自唐五代以来,国家最高府级建置的北京太原府,在宋初不但遭遇被降的命运,而且直至州级中的“紧急州”,更被当时的统治者和外界看作是镇压太原胜利的重要象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原的地方客观因素难以忽略,不得不引起封建统治者们的再次重视,让太原回归重要位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