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满30吨谷物的巨型粮仓、还有堆满了田间地头的蔬果鲜花、更有以异形西瓜为代表的一批“新奇特”农产品首次与市民见面……这就是丰收季节的欢庆气象。今天(9月21日),第十四届中国南京农业嘉年华在南京栖霞区八卦洲陌上花渡开幕,在这里,市民和游客有得看、有得吃、有得玩,共享这场属于全民的丰收盛会。

  农民艺术家现场作10米彩色“丰收”长卷

  本届农业嘉年华展馆面积再扩容、配套功能再提升,小桥流水、田间阡陌、粮仓草垛都被“搬”到了室内展馆,伴随浓厚的丰收氛围扑面而来,记忆中熟悉的乡村场景一一重现。

  在今年新增创意农业展示的丰收畅想馆,近10米长的《欢庆丰收》画卷徐徐铺开,几位农民画家正手持画笔挥毫泼墨、忙着做最后的点缀。这幅作品需9人费时一个月方才能完成,五彩斑斓的配色、夸张艺术的画法,描绘出一副金秋丰收季真实景象,农民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南京农民画艺术中心主任胡斌说:“这边是丰收的鱼塘,这几个人正在拉网;岸上是新农村整齐划一的民居。丰收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很喜悦的事情,从画中每个人物的脸上都能看得出来。”

  新工艺新技术 展现农家新面貌

  重装升级的嘉年华主场馆,特设苏陕合作、苏台合作互动区域。在台湾展馆,一条根、黑糖、高粱酒等台湾知名特产悉数亮相,负责人吴欣亮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来:“这边有金门牛肉干,用来泡茶的黑糖,还有台湾特产肉松。一条根系列,可缓解老人家腰酸、风湿病。扣除运费,都跟台湾价格差不厂。”

  本届农业嘉年华还展出了循环农业等农业新技术,在看农机新设备“一展身手”之余,新时代新农人也展现出活力满满的新面貌。

  南京八卦洲本地农民王华家原有一片稻谷地,后期改种经济作物,十年前王华萌生了用麦秸秆作画的念头:给秸秆原料染色、构图、拼贴、再熨平,秸秆纤维粗,制作工序必须精益求精,王华边说边演示,参观者也有模有样学起来。除了传达丰收愿景,饱含环保寓意,秸秆画给农家生活增色不少。“有乡土气息,而且又环保。以往秸秆焚烧是很头疼的事,污染大气,现在却成了艺术。”

  线上线下互动嘉年华 全城打卡全民狂欢

  京农业嘉年华已走过十三年,本届活动从9月21日一直持续到11月22日,共举办系列活动30余场,既有载歌载舞的丰收之夜、也有竞技类的田园印迹定向赛;既有浪漫温情的帐篷音乐节、也有经典传统的老行当表演,每周末全南京八个区县将轮番上阵,形成全城打卡、全域旅游的态势。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农业嘉年华开设线上特色专题馆,尽兴体验后,线上选购,配送到家,解放双手,轻松游玩。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 编辑/玉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