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目前,香港本地重要的支付系统有5个,包括:4个币种(港元、美元、欧元、人民币)的即时支付系统以及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各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与关联系统之间的连接情况如下图:    (一)系统的营运主体。    港元等4个币种的实时全额支付系统均由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业结算公司)负责管理和营运;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由香港金管局管理,但其系统营运由同业结算公司负责。同业结算公司由香港金管局和香港银行公会于1995年共同成立(各占50%股份)负责开发并营运香港的主要金融基建设施,为参与的金融机构提供高效、安全及可靠的服务。同业结算公司建立了高标准的系统运行安全保障和维护管理机制,实行异地双机热备,并定期开展切换演练,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016年前6个月,同业结算公司运行的即时支付系统的日均业务量为61,500笔,总金额17,740亿港元。借助即时支付系统,同业结算公司还提供香港金融产品及零售支付媒介的资金净额结算平台,如港交所的股票交易、信用卡交易、柜员机支付等。

(二)系统的运行时序、参与者与结算安排。    港元即时支付系统(也称港元结算所自动转账系统,HKDCHATS)于1996年12月启用,提供港元实时全额结算服务。系统以香港金管局为结算机构,运行时间为8时30分至18时30分,每周一至周五运行,逢周六、周日及元旦不提供服务。目前,系统的直接参与者为157家持牌银行,没有间接参与者。2016年上半年,港元即时支付系统日均结算量28,000笔,结算金额5,710亿港元。    美元即时支付系统(也称美元结算所自动转账系统,USDCHATS)于2000年8月启用,提供美元实时全额结算服务,目的是提高香港及邻近地区在亚洲时段内的美元结算效率。系统以香港汇丰银行为结算机构,运行时间为8时30分至18时30分,每周一至周五运行,逢周六、周日及元旦不提供服务。香港的持牌银行可以作为直接参与者或间接参与者加入系统,其他的非本地银行只能作为间接参与者加入系统。目前,系统共有直接参与者104家,间接参与者113家。    2016年上半年,美元即时支付系统日均结算量20,000笔,结算金额2,000亿港元(等值)。    欧元即时支付系统(也称欧元结算所自动转账系统,EuroCHATS)于2003年4月启用,以香港渣打银行为结算机构,提供实时全额结算服务。目前,系统的直接参与者38家、间接参与者18家。欧元即时支付系统的业务量相对较小。2016年上半年,欧元即时支付系统日均结算量500笔,金额约30亿港元(等值)。    人民币即时支付系统(也称人民币结算所自动转账系统,RMBCHATS)于2007年6月启用,提供人民币实时全额结算服务,以中银香港(香港的人民币清算行)为结算机构。系统的运行时间为8时30分至次日5时,每周一至周五运行,逢周六、周日及元旦不提供服务。如逢中国大陆周六、周日因调休而变为工作日,系统照常运行,运行时间为8时30分至21时。目前,系统的直接参与者为218家,其中70家为海外直接参与者。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即时支付系统日均结算量13,000笔,结算金额10,000亿港元(等值),超过港元成为4个即时支付系统中结算金额最大的币种。    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于1990年启用,涵盖港币及非港币发行的债券。系统的运行时间为8时30分至次日5时,每周一至周五运行,逢周六、周日及元旦不提供服务。CMU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一级市场发债,二级市场交易,为香港政府及法定机构安排、托管、代理及管理发行债券,为其它地区中央证券托管机构跨境结算提供抵押品管理服务,银行同业间回购协议安排,投资基金平台服务等,参与者需为受香港监管机构监管的本地金融机构或是获金管局批准的本地或海外金融机构。CMU不设资金账户,通过与即时支付系统联网,债券结算可经成员在结算机构或清算银行开立的相关货币结算账户完成资金划转。

金融中心的未来系统

作为国际知名的金融中心,香港必须拥有世界级的金融基建支撑,而支付系统正是金融基建的核心组成部分。

过去几年,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在引入快速支付系统。快速支付系统首先需要的打破不同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之间的壁垒,这或许是香港推出「转数快」服务的重要原因。打通各个平台,让不同平台通过一个系统完成结算和支付。

有用户认为这其实是官方机构主导的「二次清结算」,政府官方组织为其背书,最后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和香港银行公会(银行公会)共同拥有的私营公司完成结算。

转数快交易流程

香港金融生态多元,即使是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积极推广的情况下,二者在香港的市场占有率相加仍未过半数。Android Pay、Apple pay、八达通、易票连、云闪付等支付平台都在积极推广其移动支付,但没有谁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各大平台积极争抢的过程中,香港移动支付的发展却十分缓慢。

而香港的官方组织也采取了行动,开始在移动支付的发展进程中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作为香港金融市场的管理者,金融管理局是这样形容「转数快」服务的:

「转数快」服务的推出,标志着组成香港金融基建核心部分的支付系统将进入一个新纪元,既为零售支付业带来新机遇,亦促进金融科技创新,为市民提供更多方便和新体验。

如果说,之前香港移动支付的发展尚算「落后」,那么「转数快」服务系统的推出,势必将让香港的移动支付进入新纪元。

网联监管下的网络支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