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各个城市展开争夺人才的落户大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很多人在质疑这是不是松绑楼市的时候,我反复强调房产就是城市的股票,城市的竞争力就是城市提供的各种公共配套设施对人才的吸引力,房价就是城市竞争力的货币体现。

购买房产就是购买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机遇。昨天,国家发改委的官方发布文件让全国的城市争夺大战进去入完全公平化竞争。

2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发改委宣布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对房价影响几何

《意见》指出: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意见》提出

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在落户政策方面,《意见》提出:

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这意味着,除了北京等少数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其他城市落户都将更加方便!

在土地政策方面,《意见》提出:

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这意味着,住宅用地等城市稀缺资源将更多向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集中,住房供应将会增加。

在医疗方面,《意见》提出:

支持中心城市三级医院异地设置分支机构。推动病历跨地区、跨机构互通共享,推动医学检验检查结果跨地区、跨机构互认。推动公共服务从按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允许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按同等城市标准配置教育医疗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布局三级医院,降低与大中城市公共服务落差。

在社会保障方面,《意见》提出:

建设涵盖各类社会保障信息的统一平台,加强都市圈异地居住退休人员养老保险信息交换,推广通过公安信息比对进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模式,加快实现养老补贴跟着老人走。

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鼓励有条件的中心城市与毗邻城市开展基本医疗保险异地门诊即时结算合作。加快推动都市圈医保目录和报销政策统筹衔接。异地养老和异地医保都将在都市圈范围内加速落地。

上面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意见,对房产投资的指导意义重大。我反复强调,房子的价值就是房子周边的各种公共配套设施的价值总和,房价的五大支柱就是教育、医疗、交通、商业、产业,而发改委最新意见,就让影响房价的五大支柱重新分配,带来的结果就是房价支撑的重新划分。

发改委宣布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对房价影响几何

所以,研究房价的走势也就是研究房价五大支柱的重新划分,带来的更直接结果就是通过人口的流入方向判断房产投资方向。下面,我总结出来几点房价走势,供大家参考。

01、城市圈的重点打造,让更多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向几大城市圈聚集。所以房产投资就向几大城市圈为核心方向,而偏远小城以及农村就会快速没落。

02、城市圈的打造,目的就是既能让城市圈接纳更多外来人口,同时让城市圈里的各个城市相对均匀。

03、城市圈的建立,必然让房价的五大支柱更加平衡均匀,防止人员大规模流动,职住平衡就是城市圈最重要的规划。带来的房价五大支柱的支撑顺序从教育、医疗、交通、商业、产业改变为产业、交通、商业、教育、医疗。也就是产业替代教育成为影响房价的第一要素。

04、城市圈内部很多配套资源的互认,比如社保的互认,居住年限的互认,让这种均匀更加平衡,带来的变化就是户口会逐步退出,居住工作证逐渐取代户籍。

05、户籍逐步被居住工作证代替,和户籍挂钩的一些福利政策就会弱化,比如限购令等等针对楼市的调控就会逐渐取消,供需平衡完全由市场价格来调节。

06、户籍逐步取消后,人口流动更加频繁,租房需求逐步增加,买房需求逐步降低,租售同权真正落地。

07、目前全世界仅仅中国和朝鲜还保留户籍政策,未来随着户籍政策的取消,决定中国房价的完全是租金,也就是跟美国的房产机会相同,决定中美房价主要差别的仅仅是房产税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