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经变法而由弱转强,东出与六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千古一帝秦始皇也留名万世。而秦二世而亡也验证了那句谣言,“亡秦者胡也”。这句话在秦亡之前就已流传,直到秦朝灭亡,我们发现,亡秦者,果真胡也!

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燕人卢生使人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为什么留出这句话?历史为什么会验证了这句话?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首先这句话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当时正值秦始皇从北部边境巡视归来。

秦始皇巡边的战略目的很明显,一是向天下展示自己的丰功伟绩,二是安抚边境,震慑蛮夷。

“胡”是秦朝对北部边境少数民族的通称。早年商汤伐纣也借助了胡人之力,商朝时候,把他们叫做犬戎。秦始皇以史为鉴,害怕历史重演,于是大举采取应对胡人的措施。首先发兵北境,主动出击胡人,先发制人;继而修筑长城,保家卫国,防止胡患。

但是,历史和秦始皇开了一个玩笑,流言亡秦者胡也中的胡,并不是指北方的少数民族。而是秦二世胡亥的胡。

秦始皇的儿子众多中,胡亥只是其中的第十八个儿子。所以始皇帝根本没把亡秦一事想到他身上。

而胡亥为什么能继承二世一位呢?原来是宦官赵高的阴谋。赵高害怕长子扶苏继位之后自己丞相位置不保,于是暗中计划,扶持胡亥。

胡亥继位之后,赵高为所欲为,指鹿为马,排除异己。更是在天下施以暴政,天下俱反。

赵高对秦二世说,先帝临制天下年久,所以群臣不敢发表不同的政见。现今陛下年轻,刚刚即位,如何在与公卿廷议决策大事时维护权威呢?如果所言有误,那么就在群臣面前暴露了短处,天子称“朕”,按字构成,要把自己关闭起来,就是说不能轻易让别人听到他的声音。

秦二世信从了他的话,于是常居于宫禁之中,只单独会见赵高决定朝事,后来公卿大臣也很少能够朝见。

胡亥对民间疾苦,政局走向毫不知情,所有关于外界的消息几乎全从赵高口中听来。

当时徭役严酷,百姓怨声载道,二世根本不知道这些。到之后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统治。说来也巧,陈胜吴广就是当初,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以防胡患时,征来的役足。

虽然当时秦朝上将章邯出兵镇压成功,但是各地义士在陈胜吴广的号召下揭竿而起,四处响应。其中就有公元前209年在沛城起兵的刘邦,之后一举入关,降子婴,灭秦朝。

“秦三世”子婴在位仅46天,时间极短,最终,亡秦者终胡也!

谣言其实是一种复杂造物的结果,来自历史,影响历史,更阐释历史。亡秦者胡也,于其说是谣言,不如说是当时秦国百姓的一种希望。有了这句话,积劳积怨的百姓就像是有了一个信仰,谣言无疑从侧面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