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2019年7月1日期《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双创”舞台上的政府与企业:“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记者 顾彦

6月13日上午,10位来自全国的老中青三代创新创业者代表在浙江省杭州市梦想小镇一起写下“众”字,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活动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的创业者们以这里为舞台,集中展现了一批创新创业创造最新成果、最新成效、最新突破。

“创新创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说。

让市场主体成为主角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在杭州市余杭区梦想小镇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是梦想小镇的创业口号,也是对创业者的一句郑重承诺,政府、孵化器、投资机构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人才、服务、政策等全方位服务,为创业者构建起积极的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系统。

成立4年多以来,这个由旧时粮仓改建而来的特色小镇,已累计引进深圳紫金港创客、良仓孵化器等知名孵化器,集聚创业项目1867个、创业人才16400名,融资总额达110.25亿元。

“双创”活动周期间,这里更是展现出浓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向记者介绍,本届双创周的亮点之一,就是突出市场主体,让创业者成为主角。

金鱼造型的吉祥物“杭杭”寓意着让创业者“如鱼得水”。“金鱼是杭州的代表性动物,希望每一位创业者都像一条金鱼一样,在市场的浪潮中自由游走。”陈卫强说。


“双创”舞台上的政府与企业:“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 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如鱼得水”广场。巨大的水幕下,166条金鱼自由遨游,象征着企业与政

众多活动中处处体现出市场主体的重要地位:启动仪式上,6位创业者代表共同唱响主题曲拉开序幕,马云、董明珠等10位企业家一同开启启动装置;“双创”活动周期间,阿里巴巴集团、浙大控股、万向集团等企业主办了一系列专业大赛、行业论坛;“双创”活动周前后,杭州各区县(市)和产业平台还将同步举办超过200场地方特色活动,实现活动全市联动、全域覆盖。

个人、企业等市场主体成为创新创业创造中坚力量,是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特点。民营资本和创业者从最小的、最不起眼的小商品生产开始起步,继而发展到各个行业,让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创业高地之一。“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根植于这片土地,在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中国传承至今。

“整个杭州市乃至全浙江省的创业氛围都非常浓厚。”银江集团CEO、创享+董事长徐理虹告诉本刊记者,“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民营经济发展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这里的人天然有一种创业的基因,更容易迈出这一步。”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官微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50898家,高新技术产业11931家。截至2019年3月底,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684.6万户,新增34万户,同比增长39.6%,每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为1162户,位居全国榜首。

“最多跑一次”改革激发创业活力

为打造适合市场主体发展的良好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浙江省委书记车俊介绍,浙江省在推进双创方面有“三招”,这“三招”都兼顾“既”和“又”。

第一招,“既无中生有又有中出新”。着力打造数字经济1号工程,2018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548亿元,增长13.1%,同时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有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数字经济被列为浙江的“一号工程”。2018年7月24日,浙江省政府召开数字经济发展大会,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形成数据资源驱动产业发展、数字经济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将浙江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世界级数字湾区。2018年10月,杭州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努力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策源地。

陈卫强介绍,杭州正在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数字产业化,就是让本地的很多数字企业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将产业链能够拉得更长、更广。产业数字化,就是让一些传统产业,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腾飞。城市数字化,就是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用在城市治理上,惠及更多市民。”

在数字经济新生态的基础上,这一领域的创新创业创造活动蓬勃发展。“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一批的互联网企业,给杭州乃至浙江带来了互联网产业的繁荣。我们这边入孵企业也是主要以IT领域为主,我们可以很快从本地完整的产业链中为他们对接到需要的资源。同时,智慧城市产业也是我们银江集团的核心主业,在技术上、市场上我们都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徐理虹说。

第二招,“既筑巢引凤又借鸡下蛋”。加快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未来科技城等建设,积极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大力改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多位当地创业者告诉记者,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了政府、园区、资本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司长陈洪宛介绍,杭州的创投机构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通过政府、创投机构、创新创业平台等多方位服务,杭州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企业。据市场机构统计,目前在杭州本土注册的创投机构数量已超过1800家,新增数量已超过北京、上海和深圳,位居全国第一,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第三招,“既苦练内功又招才引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向各类人才覆盖,努力提供最优的营商环境和人才生态,2018年杭州、宁波中高端人才净流入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

“其实企业最需要的可能不一定是资金,怎么管理好公司,怎么进行战略规划,怎么和政府联系沟通,怎么进行市场营销,都是创业过程中的痛点。‘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大程度地简化了办事流程,为创业者提供了便利,让他们可以把有限的精力专注在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上。”徐理虹说。


“双创”舞台上的政府与企业:“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 银江孵化器在孵企业杭州快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硅光芯片,目前处于设计研发到生产量化验证的阶

进一步打造“双创”升级版

不仅在杭州,近年来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升级,向着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创新创业创造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成果大量涌现,创业带动就业活力不断显现,创新创业创造已经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和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18年,我国营商环境总体评价跃居至全球46位,比上年提升32位;全国新登记企业670万户,全年日均新设企业1.8万户,同比分别增长10.3%和8.43%,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亿大关,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全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和8.9%,分别高出规模以上工业5.5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120家“双创”示范基地逐渐成为区域创新高地,众创空间数量超过69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4800家;截至2018年底,创业投资机构管理资本量约为2.4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双创”活动周、“创响中国”等活动成功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遍布全国,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掀起了创新创业创造热潮。

2019年,双创进入第五个年头,也迎来“升级版”。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从环境、动力、创业带动就业、科技支撑、平台服务、金融服务、资源集聚、政策落实8个方面提出了升级的举措。

在徐理虹看来,要推动创新创业创造高质量发展,需要像杭州一样结合当地的优势产业,充分调动和利用当地的创新资源。“要想能够孵化出一批好的项目,需要基于一定的市场生态,包括比较好的科技资源、人才储备、市场基础、融资条件等,这样企业就能更快发展起来。”

只有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发力,才能让创新资源真正活起来。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向本刊记者表示,曙光公司已先后在兰州、太原、徐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建设和运营先进计算中心,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速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实现政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着力扶持“双创”企业,助其发展壮大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杭州市科技局局党组成员、巡视员宋新剑说:“李克强总理在‘双创’活动周提出进一步提升‘双创’水平,更好发挥稳就业促创新增强新动能作用,这为‘双创’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做好‘双创’升级版这篇大文章,我们仍需联合各方创业创新力量,共同努力,深入创新,沉淀成果,促进创业生态持续发展。”


“双创”舞台上的政府与企业:“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