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林则徐,大家很自然地就能够想到他虎门销烟的事迹,而这也成了晚清屈辱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个亮点。在1839年的6月的虎门海滩,1183吨的害人鸦片,在石灰的作用和海浪的冲击下,经过23天的时间,终于被分解销毁了。

虎门销烟

可是,这下英国人不干了,因为通过流通鸦片,英国人在清朝大发横财,林则徐的销烟举动,无疑是断了很多英国商人的财路,而这些英国商人的背后,是当时还比较强盛的,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清朝当时因为政府软弱无能,在军事科技水平完全落后,每和英国打一次仗,清政府就做出一次让步。

林则徐剧照

而流通鸦片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白银流通到国外,对清朝的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并且因为那些吸食鸦片的人根本就戒不了这个害人的东西,造成鸦片的价格反而还增高,并且数量根本没有显著的下降。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当清政府查到源头时,发现对方是英国的商人。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英国的态度就相当暧昧,对于国内百姓,清政府还是保持着作为统治者的威严,但是在英国人面前,却没有展现出该有的样子。这样下来,那些不敢光明正大吸鸦片的人,就偷偷地吸。

鸦片战争

如此一来,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想要的禁烟效果,根本没有达到,终其原因,是清朝在英国面前矮了一截。于是,眼看着白银从清朝流失,清朝的国力更加衰弱,当时已经做到总督巡抚一级的林则徐,做出了一项艰难的提倡,那就是不进口鸦片,而是在清朝境内种植鸦片,这样就可以逐年减少向英国进口的鸦片量,最后不向英国进口。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林则徐当时的感受的话,这句话可以是:我变成了我曾经讨厌的样子。不过林则徐这么做实属无奈,因为清朝政府已经在英国的欺压下,在鸦片问题上是一点好办法没有。林则徐这么做,是为了清朝政府在考虑,并且通过鸦片种植收取的重税,也可补充清朝空虚的国库,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这一切,都要怪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要是晚清的清朝足够强大,那就不会出现被英国欺压的现象,也就更加不会出现英国通过鸦片赚钱,还毒害清朝百姓身体的事情发生。林则徐是禁烟英雄,这点毋庸置疑,但在最利于国家的时候,他也提出了一各对清朝有利的解决方案,从这一层面来讲,他也算得上是一个好官。

林则徐塑像

(如果您觉得笔者的文章写得还行的话,就请为笔者的文章点个赞吧,您的举手之劳,对笔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相关文章